引言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一)史前与本草时期国内:《诗经》(西周,公元前600年):200余种;《尔雅》(前476-221年):300余种;《神农本草经》(后汉,200)药用252种,药效分上品、中品、下品三类;《南方草木状》(西晋,304)热、亚热带80余种,分草、木、果、竹四类:《唐新修草本》(唐,659)药用844种,有插图,分草、木、果、菜、谷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1082)药物1748种;《本草纲目》(明,1590)药物1892、药植1195种,用纲、目、部、类、种;分5部:木部、果部、草部(山草、芳草、草、水草、蔓草、毒草)谷、蔬菜部;《植物名实图考》(清,1848)记植物1714种,附图,分:谷、蔬、山草、湿草、蔓草、水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等12类
二 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 (一)史前与本草时期 国内:《诗经》(西周,公元前600年):200余种; 《尔雅》(前476-221年):300余种; 《神农本草经》(后汉,200)药用252种,药效分上品、中品、下品三类; 《南方草木状》(西晋,304)热、亚热带80余种,分草、木、果、竹四类; 《唐新修草本》(唐,659)药用844种,有插图,分草、木、果、菜、谷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1082)药物1748种; 《本草纲目》(明,1590)药物1892、药植1195种,用纲、目、部、类、种; 分5部:木部、果部、草部(山草、芳草、隰草、水草、蔓草、毒草) 谷菽、蔬菜部; 《植物名实图考》(清,1848)记植物1714种,附图, 分:谷、蔬、山草、湿草、蔓草、水草、芳草、毒草、群芳、 果、木等12类。 引 言 二 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 植物系统分类学
引言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木(一)史前与本草时期国外: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希腊,前384-322),开展植物研究。切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us(前370一285)《植物的历史》HistoriaPlantarum,“植物学之父”《植物的研究》EnquiryintoPlants,记480种,引栽约500种分:乔木、灌木、半灌木、草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有限、无限花序,离瓣花、合瓣花,注意子房位置。马格纳斯A.Magnus(日耳曼人1193一1280):单子叶、双子叶格斯纳ConradGesner(瑞士1516一1565)分类首要“花、果”,提出Genera“属”的概念;却古斯 Charles de I'Elusee(1525-1609):提出Species形态学“种"的概念;等,孚克斯Fuchs(1501一1566)德.罗贝DeLobel(1538一1616)用体态、生长方式、经济用途分类“本草学”哲拉德Gerard(1545一1612)
二 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 (一)史前与本草时期 国外: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希腊,前384-322),开展植物研究。 切奥弗拉斯特 Theophrastus(前370-285) 《植物的历史》Historia Plantarum, “植物学之父” 《植物的研究》Enquiry into Plants,记480种,引栽约500种, 分:乔木、灌木、半灌木、草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 有限、无限花序,离瓣花、合瓣花,注意子房位置。 马格纳斯 A.Magnus(日耳曼人1193-1280):单子叶、双子叶 格斯纳 Conrad Gesner(瑞士1516-1565)分类首要“花、果”, 提出 Genera “属” 的概念; 却古斯 Charles de I`Eluse(1525-1609): 提出 Species 形态学“种”的概念; 孚克斯 Fuchs(1501-1566) 等, 德.罗贝 De Lobel(1538-1616)用体态、生长方式、经济用途分类。 哲拉德 Gerard(1545-1612) “本草学” 引 言 二 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 植物系统分类学
引言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植物系统分类学二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一)史前与本草时期(二)人为分类时期约.雷JohnRay:(英国1628-1705)著有《植物分类方法》,记述植物1800种林奈CarolusLinnaeus(瑞典1707-1778)根据植物雄蕊数目划分一雄蕊纲、二雄蕊纲等。被称为人为分类,由此建立的系统称之人为分类系统。著有:《自然系统》SystemaNaturae,1735,24纲(28岁)《植物属志》GeneraPlantarum,1737,描述935属(30岁)《植物种志》SpeciesPlantarum,1753.描述10000余种(46岁)特点:选定一个或少数几个特征,划分植物类群
约.雷 John Ray:(英国1628-1705) 著有《植物分类方法》,记述植物1800种; 林奈 Carolus Linnaeus(瑞典1707-1778) 根据植物雄蕊数目划分一雄蕊纲、二雄蕊纲. 等。被称为人为分类, 由此建立的系统称之人为分类系统。著有: 《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735,24纲(28岁) 《植物属志》Genera Plantarum,1737,描述935属(30岁) 《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1753,描述10000余种(46岁) 特点:选定一个或少数几个特征,划分植物类群。 二 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 (一)史前与本草时期 (二)人为分类时期 引 言 二 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 植物系统分类学
引言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一)史前与本草时期(二)人为分类时期(三)自然分类时期林奈,1751,《植物学的哲理》Philosophia Botanica,介绍了一个“自然系统的片段”。晚年致力于自然系统的建立,但终未能完成。朱西厄BernarddeJussieu(英1748一1836)植物属志德堪多尔 Augustin Pyramus de Candolle(瑞士1778—1841)肯定子叶、花部特征,维管束分门、纲艾希勒AugustWiIhelhEichler(德1839-1884)隐花植物:无节、苔藓、蕨类植物显花植物:裸子、被子(单、双:离、合)边沁GeorgeBentham(英1800-1884)多心皮、无花被,种子植物:双、裸、单子叶特点:多方面的特征进行客观分析比较,以植物相似性的程度决定植物的亲缘关系和排列
林奈,1751,《植物学的哲理》Philosophia Botanica ,介绍了一个 “自然系统的片段”。晚年致力于自然系统的建立,但终未能完成。 朱西厄 Bernard de Jussieu (英1748-1836)植物属志 德堪多尔 Augustin Pyramus de Candolle (瑞士1778-1841) 肯定子叶、花部特征,维管束分门、纲 艾希勒 August Wilhelh Eichler(德1839-1884) 隐花植物:无节、苔藓、蕨类植物 显花植物:裸子、被子(单、双:离、合) 边沁 George Bentham(英1800-1884) 多心皮、无花被,种子植物:双、裸、单子叶 特点:多方面的特征进行客观分析比较,以植物相似性的程度, 决定植物的亲缘关系和排列。 二 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 (一)史前与本草时期 (二)人为分类时期 (三)自然分类时期 引 言 二 植物分类学发展的历史及分类系统 植物系统分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