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原 2)主要技术指标 (4)输入特性:包括耦合方式(DC、AC)、触发电平(可 调)、灵敏度(10~100mV)、输入阻抗(509低阻和M Ω/25pF高阻)等。 虚位器一一电子调实验,日电子计酸 (5)闸门时间测频): 5800虚仪器 电子计数器 退出 有1ms、10ms、10ms、1s、10s·m1m9m0 (6)时标(测周): 10008 有10ns、100ns、1ms、10mm (7)显示: 自动 包括显示位数及显示方式等。 10=/x10000 州门时间/网期倍乘 时标透 第6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6页 2)主要技术指标 (4)输入特性:包括耦合方式(DC、AC)、触发电平(可 调)、灵敏度(10~100mV)、输入阻抗(50 Ω低阻和1M Ω//25pF高阻)等。 (5)闸门时间(测频): 有1ms、10ms、100ms、1s、10s。 (6)时标(测周): 有10ns、100ns、1ms、10ms。 (7)显示: 包括显示位数及显示方式等
电子测量原 3)电子计数器的发展 ◆测量方法的不断发展:模拟→数字技术→智能化。 ◆测量准确度和频率上限是电子计数器的两个重要指 标,电子计数器的发展体现了这两个指标的不断 提高及功能的扩展和完善。 例子: 通道:两个22MH通道,也可日 选择第三个12.4GHz通道。 ●每秒12位的频率分辨率、150ps的时间间隔分辨率。 测量功能:包括频率、频率比、时间间隔、上升时间、下 降时间、相位、占空比、正脉冲宽度、负脉冲宽度、总和、 峰电压、时间间隔平均和时间间隔延迟 ●处理功能: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和标准偏差。 第7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7页 3)电子计数器的发展 ◆测量方法的不断发展:模拟→数字技术→智能化。 ◆测量准确度和频率上限是电子计数器的两个重要指 标,电子计数器的发展体现了这两个指标的不断 提高及功能的扩展和完善。 ◆ 例子: ●通道:两个225MHz通道,也可 选择第三个12.4GHz通道。 ●每秒12位的频率分辨率、150ps的时间间隔分辨率。 ●测量功能:包括频率、频率比、时间间隔、上升时间、下 降时间、相位、占空比、正脉冲宽度、负脉冲宽度、总和、 峰电压、时间间隔平均和时间间隔延迟。 ●处理功能: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和标准偏差
电子测量原 42时间与频率标准 4.21时间与频率的原始标准 1)天文时标 ◆原始标准应具有恒定不变性。 ◆世界时( UT Universal Time):以地球自转周期(1天)确 定的时间即1/(24×60×60)=1/86400为1秒。其误差 药为10量级。 基于天文观测的宏观标准用于测试计量中的不足 设备庞大、操作麻烦;观测时间长;准确度有限。 第8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8页 4.2 时间与频率标准 4.2.1 时间与频率的原始标准 1)天文时标 ◆原始标准应具有恒定不变性。 ◆世界时(UT,Universal Time):以地球自转周期(1天)确 定的时间,即1/(24×60×60)=1/86400为1秒。其误差 约为10-7量级。 基于天文观测的宏观标准用于测试计量中的不足 ➢ 设备庞大、操作麻烦;观测时间长;准确度有限
电子测量原 2)原子时标 ◆原子时标(AT)的量子电子学基础 原子(分子)在能级跃迁中将吸收(低能级到高能 级)或辐射(高能级到低能级)电磁波,其频率是 恒定的。 1967年10月,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 了秒的新定义:“秒是C51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 细结构能级之间跃迁频率相应的射线束持续 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 秒的定义由天文实物标准过渡到原子自然标准,准确 度提高了4~5个量级,达5×1014(相当于62万年 土1秒),并仍在提高。 第9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9页 2)原子时标 ◆原子时标(AT)的量子电子学基础 原子(分子)在能级跃迁中将吸收(低能级到高能 级)或辐射(高能级到低能级)电磁波,其频率是 恒定的。 1967年10月,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 了秒的新定义:“秒是Cs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 细结构能级之间跃迁频率相应的射线束持续 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 。 秒的定义由天文实物标准过渡到原子自然标准,准确 度提高了4~5个量级,达5×10-14(相当于62万年 ±1秒),并仍在提高
电子测量原 422石英晶体振荡器 输出频率1MHz、2.5MHz、5MHz、10MHz。 日浪动:2×1010日老化:1×1010;秒 稳5×1012。 输出瘕形:正弦浪;输出幅度:0.5Vm5(负载50g)。 第10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0页 4.2.2 石英晶体振荡器 输出频率:1MHz、2.5MHz、5MHz、10MHz。 日波动:2×10-10 ;日老化:1×10-10;秒 稳:5×10-12 。 输出波形:正弦波;输出幅度:0.5Vrms(负载5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