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来源和分类(4) 二是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当一 种产品对于给定占有者和消费者的价值或效用与这一产品其他使 用者数量显著正相关时,经济学家认为存在网络效应( Network Effects)3。 ·很多传统产品没有网络效应或网络效应很弱。例如,到麦当劳吃 便餐,用餐人数与你的效用反而成反比;名牌衬衫也没有网络效 应。有的产业或产品则不同。例如计算机应用软件产品具有很强 的网络效应。微软操作系统使用人数达到一定临界点后,人们发 现使用它具有更大的便利,并且使用微软产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 更高价值,结果有更多人使用这类软件;而随着使用人数增加, 上述吸引更多人数的效果更加显著和有力。这一已有使用者人数 与新的使用者之间的互相支持的正反馈作用,导致微软在视窗操 作系统市场的近乎垄断局面。微软的崛起应当是现代信息产业中 网络效应导致垄断的经典案例
垄断来源和分类(4) • 二是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当一 种产品对于给定占有者和消费者的价值或效用与这一产品其他使 用者数量显著正相关时,经济学家认为存在网络效应 (Network Effects)”。 • 很多传统产品没有网络效应或网络效应很弱。例如,到麦当劳吃 便餐,用餐人数与你的效用反而成反比;名牌衬衫也没有网络效 应。有的产业或产品则不同。例如计算机应用软件产品具有很强 的网络效应。微软操作系统使用人数达到一定临界点后,人们发 现使用它具有更大的便利,并且使用微软产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 更高价值,结果有更多人使用这类软件;而随着使用人数增加, 上述吸引更多人数的效果更加显著和有力。这一已有使用者人数 与新的使用者之间的互相支持的正反馈作用,导致微软在视窗操 作系统市场的近乎垄断局面。微软的崛起应当是现代信息产业中 网络效应导致垄断的经典案例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5) 网络效应原因之一是“集体转变成本( Collective Switching Costs)。它 指当大众消费者习惯了某种技术产品后,转而采用新技术(即便是更 好的新技术)需要支付与过去学习和习惯相联系的成本。 ·有人对网络效应提出了数量估计的粗略法则, thernet发明人以他名字 提出“ Metcalfe's law”:一个网络的价值量与它的使用人数平反成正比。 虽然这不是严格规律而只是一个粗略规则( a rule of thumb),但它对理 解网络效应特点确有启示作用。 ·如果某个网络共有N个使用者,并且该网络对于每个使用者的价值与 其他使用者人数成比例(实际上不完全是线性关系),那末,整个网 络即所有使用者的价值必然与(NXN-1])=N2-N成比例。而当N很 大时,N2-N略等于N2。假定每个网络使用者对于其他使用者的价值 为1元,当只有10个使用者时,网络总共价值是100元;100个使用者时, 网络总共价值是1万元;1万个使用者时,网络总共价值是1亿元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5) • 网络效应原因之一是“集体转变成本(Collective Switching Costs)。它 指当大众消费者习惯了某种技术产品后,转而采用新技术(即便是更 好的新技术)需要支付与过去学习和习惯相联系的成本。 • 有人对网络效应提出了数量估计的粗略法则, Ethernet发明人以他名字 提出“Metcalfe’s Law” :一个网络的价值量与它的使用人数平反成正比。 虽然这不是严格规律而只是一个粗略规则(A rule of thumb),但它对理 解网络效应特点确有启示作用。 • 如果某个网络共有N个使用者,并且该网络对于每个使用者的价值与 其他使用者人数成比例(实际上不完全是线性关系),那末,整个网 络即所有使用者的价值必然与(N X [N - 1]) = N2 - N成比例。 而当N很 大时,N2 _ N略等于N2 。 假定每个网络使用者对于其他使用者的价值 为1元,当只有10个使用者时,网络总共价值是100元; 100个使用者时, 网络总共价值是1万元; 1万个使用者时,网络总共价值是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