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各种能源的特征 EDo I-3-① 各种能源的特征 石油 便利性强·但资源量少·地区分布偏差大 天然气:在化石燃料中CO2排放少·地区分布偏差也小·但资源量少 煤 资源量多·地区分布偏差也小·但CO2排放多 原子能:CO2排放少·地区偏差性也小·但由于安全方面的原因选址较难 自然能源:CO2排放少·但经济性方面问题较多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原子能 自然能源 用途(便利性) 发电、热源 发电、热源 发电、热源 仅限发电主要用于发电 移动体利用易移动体利用可移动体利用难 资源量(可开采年数) 41年 67年 164年 85年 资源分布 OPEC6国约占总原苏联、中东、与石油丶天然气全世界广泛分极受自然条件 储量的3分之2其他国家各占总相比·地区分布布 左右 储量的约3分之1偏差性较小 经济性 10.0~144 58~6.2 50~5.3 48~54水力82 发电成本单价日元 风力10~24 木质生物质6~ 189 碳排放系数(tC/J) 18.66 1347 24.71 0 岀处:根据资源能源厅《能源白皮书》、综合能源调査会电气专业第9届成本等硏讨委员会资料、资源能源厅资料制作
10 Ⅰ-3-① 3.各种能源的特征 各种能源的特征 出处:根据资源能源厅《能源白皮书》、综合能源调查会电气专业第9届成本等研讨委员会资料、资源能源厅资料制作 发电、热源 仅限发电 主要用于发电 移动体利用难 发电、热源 移动体利用可 发电、热源 移动体利用易 用途(便利性) 碳排放系数(t-C/TJ) 18.66 13.47 24.71 0 0 水力 8.2 光伏 43 风力 10~24 木质生物质6~ 189 经济性 10.0~14.4 5.8~6.2 5.0~5.3 4.8~5.4 (发电成本单价日元 /kWh) 极受自然条件 左右 全世界广泛分 布 与石油、天然气 相比,地区分布 偏差性较小 原苏联、中东、 其他国家各占总 储量的约3分之1 OPEC6国约占总 储量的3分之2 资源分布 资源量(可开采年数) 41年 67年 164年 85年 -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原子能 自然能源 石油: 便利性强,但资源量少,地区分布偏差大。 天然气: 在化石燃料中CO2排放少,地区分布偏差也小,但资源量少。 煤: 资源量多,地区分布偏差也小,但CO2排放多。 原子能: CO2排放少,地区偏差性也小,但由于安全方面的原因选址较难。 自然能源:CO2排放少,但经济性方面问题较多
4.防止地球温暖化对策 EDo 地球环境的变化 颍计今后气温还捋继续升高。对环境的影响令人忧虑。 地球平均地表气温的变化 地球变暖影响的现状 平均气温整个20世纪上升约0.6℃ 0.5℃ 平均海面水位整个20世纪升高10~20cm 冰河大面积后退 积雪面积面积减少0(60年代以后) 0.5℃ 对地球变暖影响的预测 平均气温1990-2100年间将上升1.4~5.8℃ 101010100(平均海面水位1990-2100年之间将升高9~88 (注)表示1971年至2000年间相对于 气象现象洪水、干旱加剧;台风活动增强 平均值的偏差情况 生态系统卜部分动植物灭绝、生态系统迁移 据说如果海面上升1米,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的80%孟加拉国17.5%,荷兰6%的土地将被海水淹没 出处:气象厅数据、环境省《平成18年版环境白皮书》 11
11 平均气温 地球变暖影响的现状 平均海面水位 冰 河 积雪面积 整个20世纪上升约0.6℃ 整个20世纪升高10~20cm 大面积后退 面积减少10%(60年代以后) Ⅰ-4-① 4.防止地球温暖化对策 地球环境的变化 出处:气象厅数据、环境省《平成18年版环境白皮书》 预计今后气温还将继续升高。对环境的影响令人忧虑。 地球平均地表气温的变化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0.20 0.40 0.60 0.8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年) (℃) 0.5℃ △0.5℃ (注)表示1971年至2000年间相对于 平均值的偏差情况 平均气温 平均海面水位 气象现象 生态系统 对地球变暖影响的预测 1990~2100年之间将上升1.4~5.8℃ 1990~2100年之间将升高9~88cm 洪水、干旱加剧;台风活动增强 部分动植物灭绝、生态系统迁移 据说如果海面上升1米,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的80%,孟加拉国17.5%,荷兰6%的土地将被海水淹没
NEDO I-4-②世界CO2排放的变化与预测 导致气温升高的最大因素是CO2排放。我们预测·从2004年到2030年 该排放增加量中约有一半将会来自亚洲·而中国将占其中的一半。 炭折合亿吨 114亿吨 +40亿吨 100 其他[16 74亿吨 +8亿 亚洲 80 (除中国以外) 12亿Z 10 12% 中国 2% 3% 40 欧洲21% 20 +6亿吨 北美 2004 出处: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亚洲/世界能源展望2006》
12 Ⅰ-4-② 世界CO2排放的变化与预测 出处: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亚洲/世界能源展望2006》 导致气温升高的最大因素是CO2排放。我们预测,从2004年到2030年, 该排放增加量中约有一半将会来自亚洲,而中国将占其中的一半。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04 2030 (炭素換算億トン) その他 中国 アジア (中国除く) 北米 欧州 24% 28% 13% 12% 10% +6億トン 21% 21% 22% 22% 16% 74億トン 114億トン +3億トン +11億トン +12億トン +8億トン +40億トン 其他 亚洲 (除中国以外) 中国 欧洲 北美 74亿吨 +40亿吨 114亿吨 炭折合亿吨 +8亿吨 +12亿吨 +11亿吨 +3亿吨 +6亿吨
EDo I-4-@京都议定书的概要 为应对此种态势·京都议定书得到通过并生效 ○在1997年的京都会议COP3上得到通过,2005年起生效。 O缔约国:162个国家与EU ○温室效应气体:CO2丶N2O丶甲烷及其他3种用于取代含氦氟 烃的卤烃等6种 ○减排目标 以1990年为基准,至2012年全部发达国家减排约5% (U-8%、日本丶加拿大-6%、(美-7%未批准)俄±0%等) 无义务国家∶中国丶印度丶韩国及其他 ○京都机制:有减排目标的国家可利用在其他国家的减排成果 及排放限额来促进本国目标实现的3大机制(CDM丶联合履 行、排放贸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在日本京都)
13 Ⅰ-4-③ 京都议定书的概要 ○在1997年的京都会议COP3上得到通过,2005年起生效。 ○缔约国:162个国家与EU ○温室效应气体:CO2、N2O、甲烷及其他3种用于取代含氯氟 烃的卤烃等 6种 ○减排目标: 以1990年为基准,至2012年全部发达国家减排约5% (EU-8%、日本、加拿大-6%、(美-7%未批准)、俄± 0%等) 无义务国家:中国、印度、韩国及其他 ○京都机制:有减排目标的国家可利用在其他国家的减排成果 及排放限额来促进本国目标实现的3大机制(CDM、联合履 行、排放贸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在日本 京都) 为应对此种态势,京都议定书得到通过并生效
EDo I-4一④ CO2)减排技术的重要性 削减CO2排放量的尖键在于技术的开发与普及 ○要在削减CO2排放的同时又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技术的开发与普及是尖键。 ○具体来说·下列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尤为重要 节能 新能源 原子能 ○此外·煤炭方面·尽管其储量丰富但由于环境负荷较大·因而也需要开发 清洁且有效的煤炭利用技术 ○国际方面·重在合作开展“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APP)所 倡导的技术开发、普及和转移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负有CO2减排义务的国家的排放量仅占世界总排放 量的约3成·美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CO2减排也相当重要
14 Ⅰ-4-④ CO2减排技术的重要性 削减CO2排放量的关键在于技术的开发与普及 ○ 要在削减CO2排放的同时又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技术的开发与普及是关键。 ○ 具体来说,下列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尤为重要。 ・ 节能 ・ 新能源 ・ 原子能 ○ 此外,煤炭方面,尽管其储量丰富但由于环境负荷较大,因而也需要开发 清洁且有效的煤炭利用技术。 ○ 国际方面,重在合作开展“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新伙伴计划”(APP)所 倡导的技术开发、普及和转移。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负有CO2减排义务的国家的排放量仅占世界总排放 量的约3成,美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CO2减排也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