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状态。试验记录表(4)圆锥下试样沉深度盒加湿盒加干液限塑限盒号盒质量含水量编号土质量h土质量aLO(g)(%)(g)(mm)(g)(%)(%)112233塑性指数I,土的分类土的状态液性指数I6
6 的状态。 (4)试验记录表 试样 编号 圆锥下 沉深度 h (mm) 盒号 盒质量 (g) 盒加湿 土质量 (g) 盒加干 土质量 (g) 含水量 (%) 液限 ωL (%) 塑限 ωp (%) 1 1 2 2 3 3 塑性指数 Ip 土的分类 液性指数 IL 土的状态
实验三压缩试验(快速固结法)1.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变形和压力或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绘制压缩曲线,以便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压缩模量E等压缩性指标。2.仪器设备固结仪;电子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表、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修土刀等。3.试验步骤(1)切取土样根据前述实验一方法,用环刀切取原状土样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测定出土样的初始含水量、初始密度及比重。(2)试样安装在固结仪底板上放洁净而润湿的透水石一块(大于环刀内径),并将带环刀的土样和护环放在容器内。然后在王样上置洁净而润湿的透水石一块(略小于环刀内径)。加小导环,使小压土板对准小透水石,将小压土板放于透水石上。(环刀和土,即样圈放入容器前应上下各贴一块润湿的薄型滤纸)。(3)检查设备检查加压设备是否灵敏,调整杠杆使之水平。(4)安装量表将装好试样的压缩容器放在加压台的正中,将传压钢珠与加压横梁的凹穴相连接。然后装上量表,调节量表杆头使其可伸长的长度不小于8mm,并检查量表是否灵活和垂直。(5)施加预压施加1kPa的预压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分之间接触良好,然后调整测微表的读数,使其大小指针均对准零点或以某正数作为起初读数,并记录。(6)加压观测卸去预压荷载,施加第一级荷载,其大小可视土的软硬程度或工程情况,一般采用12.5、25或50kPa。压缩稳定标准一般规定为每级荷重下压缩24小时,7
7 实验三 压缩试验(快速固结法) 1.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变形和压力或孔隙比和 压力的关系,绘制压缩曲线,以便计算土的压缩系数 a、压缩模量 Es等压缩性指 标。 2.仪器设备 固结仪;电子天平(称量 200g,最小分度值 0.01g);表、电热鼓风恒温干 燥箱、修土刀等。 3.试验步骤 (1)切取土样 根据前述实验一方法,用环刀切取原状土样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测 定出土样的初始含水量、初始密度及比重。 (2)试样安装 在固结仪底板上放洁净而润湿的透水石一块(大于环刀内径),并将带环刀的 土样和护环放在容器内。然后在土样上置洁净而润湿的透水石一块(略小于环刀 内径)。加小导环,使小压土板对准小透水石,将小压土板放于透水石上。(环刀 和土,即样圈放入容器前应上下各贴一块润湿的薄型滤纸)。 (3)检查设备 检查加压设备是否灵敏,调整杠杆使之水平。 (4)安装量表 将装好试样的压缩容器放在加压台的正中,将传压钢珠与加压横梁的凹穴相 连接。然后装上量表,调节量表杆头使其可伸长的长度不小于 8mm,并检查量表 是否灵活和垂直。 (5)施加预压 施加 1kPa 的预压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分之间接触良好,然后调整 测微表的读数,使其大小指针均对准零点或以某正数作为起初读数,并记录。 (6)加压观测 卸去预压荷载,施加第一级荷载,其大小可视土的软硬程度或工程情况,一 般采用 12.5、25 或 50kPa。压缩稳定标准一般规定为每级荷重下压缩 24 小时
或量表读数每小时变化不大于0.01mm认为稳定。教学试验采用快速固结法,各级压力施加后1h的变形量作为稳定变形量。测记压缩稳定读数后,施加第二级荷重。依次逐级加荷至试验结束。由于试验教学时间的关系,本试验加荷顺序为50kPa、100kPa、200kPa、400kPa。(7)拆除仪器试验结束后,迅速顺次拆去测微表,卸除码,取下容器,拿出护环,小心地取出带环刀的试样。4.成果整理(1)计算试样的初始孔隙比e = (I+α,)G,Pa-1Po式中,是试样初始孔隙比;G,是土颗粒的比重;是试样初始含水量;Po是试样的初始密度。(2)计算各级压力下固结稳定后的孔隙比eAhe,=eo-(1+e)h式中,h.是某压力下试样的变形值,等于初读数减去该压力下沉降稳定时的测微计读数,再减去仪器本身在该压力下的变形量;ho是试样初始高度。(3)绘制压缩曲线,即孔隙比对压力的曲线,横坐标为压力,纵坐标为孔隙比。(4)计算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由试验所得压缩曲线,按下式计算压力为100kpa~200kpa段的压缩系数ai-2及压缩模量Eg1-2°ai-2 =-e,Pz-Pi_1+eEs1-2 =ai-2式中,P代表100kPa;P代表200kPa;ei、e分别为对应p、p的孔隙比。(5)试验记录表8
8 或量表读数每小时变化不大于 0.01mm 认为稳定。教学试验采用快速固结法,各 级压力施加后 1h 的变形量作为稳定变形量。测记压缩稳定读数后,施加第二级 荷重。依次逐级加荷至试验结束。由于试验教学时间的关系,本试验加荷顺序为 50kPa、100kPa、200kPa、400kPa。 (7)拆除仪器 试验结束后,迅速顺次拆去测微表,卸除砝码,取下容器,拿出护环,小心 地取出带环刀的试样。 4.成果整理 (1)计算试样的初始孔隙比 0 0 0 (1 ) 1 Gs e 式中,e0是试样初始孔隙比;Gs 是土颗粒的比重;w0是试样初始含水量;0 是试样的初始密度。 (2)计算各级压力下固结稳定后的孔隙比 ei 0 0 0 (1 ) i i h e e e h 式中, i h 是某压力下试样的变形值,等于初读数减去该压力下沉降稳定时 的测微计读数,再减去仪器本身在该压力下的变形量;h0是试样初始高度。 (3)绘制压缩曲线,即孔隙比对压力的曲线,横坐标为压力,纵坐标为孔隙比。 (4)计算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 由试验所得压缩曲线,按下式计算压力为 100kpa~200kpa 段的压缩系数 a1-2及 压缩模量 Es1-2。 1 2 1 2 2 1 e e a p p 1 1 2 1 2 1 s e E a 式中,p1代表 100kPa;p2代表 200kPa;e1 、e2分别为对应 p1、p2的孔隙比。 (5)试验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