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体部 头 鱼躯干 以鳃盖后缘的鳃孔(或 体 最后一对鳃裂)为界 尾 以肛门或泄殖腔孔为界 体长 头长 躯干长 眼后头长 眼 鳍棘 鳍条 鼻孔 背 侧线上 ,侧线一 柄高 胸鳍 侧线下鳞 尾鳍 臀鳍 鲈( Lateolabrax japonicus)的外形测量
2. 体部 头 躯干 尾 以鳃盖后缘的鳃孔(或 最后一对鳃裂)为界 以肛门或泄殖腔孔为界 鱼 体
3.鳍 背鳍 1)奇鳍:背鳍、臀鳍、尾鳍; 尾鳍 2)偶鳍:胸鳍、腹鳍; 3)鳍条构成: 臀鳍 胸鳍 腹鳍 根据鳍条是 否存在分节 硬棘(不分节) 「鳍条 分支鳍条 软鳍条(分节) 不分支鳍条 根据软鳍条末端 是否分支
3.鳍 1)奇鳍:背鳍、臀鳍、尾鳍; 2)偶鳍:胸鳍、腹鳍; 鳍条 硬棘 (不分节) 软鳍条(分节) 分支鳍条 不分支鳍条 根据鳍条是 否存在分节 根据软鳍条末端 是否分支 3)鳍条构成:
尾鳍类型 原尾:脊柱的末端平直,尾鳍上、下两叶完全对称(胚胎期及刚孵出 的仔鱼)。 歪尾:脊柱的末端折向上翘并伸入尾鳍上叶,歪尾内外均不对称(鲨 类、鲟类)。 正尾:脊柱的末端仍向上翘、但仅达尾鳍的基部,尾鳍的外形对称, 但内部不对称(大多数硬骨鱼类)。 原尾型 歪尾型 正尾型 鱼类尾鳍的几种类型
尾鳍类型 • 原尾:脊柱的末端平直,尾鳍上、下两叶完全对称(胚胎期及刚孵出 的仔鱼)。 • 歪尾:脊柱的末端折向上翘并伸入尾鳍上叶,歪尾内外均不对称(鲨 类、鲟类)。 • 正尾:脊柱的末端仍向上翘、但仅达尾鳍的基部,尾鳍的外形对称, 但内部不对称(大多数硬骨鱼类)
鳍式 一鳍的种类、鳍条构成和数目等是鱼类分类的依据之一。 鳍的种类、鳍条构成和数目的表达式即为鳍式。 以D、P、Ⅴ、A和C分别代表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大写罗马字表示硬棘,阿拉伯数字表示软鳍条,当硬棘和软鳍条连 续时以“一”表示,而硬棘和软鳍条分离时以“,”表示,鳍条数 目范围以“~”表示。 鲻鱼:D.ⅣV,I-8;A.Ⅲ-8;P.16~17;VI-5;C.14。 上述鳍式表示:背鳍2个,D1有4硬棘;D2有1硬棘后连8软鳍条; 臀鳍含3鳍棘后逹8软鳍条;胸鳍仅软鳍条16-17条;腹鳍1硬棘后 接5软鳍条;尾鳍软鳍条14条
鳍 式 ——鳍的种类、鳍条构成和数目等是鱼类分类的依据之一。 鳍的种类、鳍条构成和数目的表达式即为鳍式。 • 以D、P、V、 A和C 分别代表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 大写罗马字表示硬棘,阿拉伯数字表示软鳍条,当硬棘和软鳍条连 续时以“-”表示,而硬棘和软鳍条分离时以“ , ”表示,鳍条数 目范围以“~”表示。 • 鲻鱼:D. IV,I-8;A. Ⅲ-8;P. 16~17;V. I-5;C. 14。 • 上述鳍式表示:背鳍2个,D1有4硬棘;D2有1硬棘后连8软鳍条; 臀鳍含3鳍棘后连8软鳍条;胸鳍仅软鳍条16-17条;腹鳍1硬棘后 接5软鳍条;尾鳍软鳍条14条
鱼类的口型与生活 4.口的类型 空间与营养生态的 联系? 上位口 端位口 下位口
4.口的类型 下 位 口 端 位 口 上 位 口 鱼类的口型与生活 空间与营养生态的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