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教育网-助教,小教,中考,高考,命题,试题,模拟,专题 浙江省萧山区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1-2题和7-10题改编,3-6题原创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提防(t)缄默(jian)称心如意(chen) B.阻遏(e)贮蓄(zhu)相形见绌(chu) C.仇隙(xi)混淆(xido)挑拨离间(jian) D.偃卧(yan)抽搐(x)咄咄逼人(duo)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端详甘败下风撒销出人头地 B.烦燥费尽心机斑斓淋漓尽致 C.题词迫不急待赌博直截了当 D.遐思 筹莫展告罄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面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成为东道主的中国也在努力挖掘着智慧。(发 掘) B.不少国有企业在注重收益的同时,利用相互支持、沟通、联络感情的名义,在企 业之间相互宴请、相互发钱、相互慰问。(勾通) C.《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D.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偃旗息鼓)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 几颗明星。 ,我的眼睛湿润了。 ①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赠予我一次祝福 www.bmjyw.com八闽教育网
八闽教育网-助教,小教,中考,高考,命题,试题,模拟,专题 www.bmjyw.com 八闽教育网 浙江省萧山区 2009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 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 一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 分)(1—2 题和 7—10 题改编,3—6 题原创)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提.防(tí) 缄.默(jiān) 称.心如意(chèn) B.阻遏.(è) 贮.蓄(zhù) 相形见绌.(chù) C.仇隙.(xì) 混淆.(xiáo) 挑拨离间.(jiān) D.偃.卧(yǎn) 抽搐.(xù) 咄.咄逼人(duō)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 分) A.端详 甘败下风 撤销 出人头地 B.烦燥 费尽心机 斑斓 淋漓尽致 C.题词 迫不急待 赌博 直截了当 D.遐思 一筹莫展 告罄 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 分) A. 面对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成为东道主的中国也在努力挖.掘.着智慧。(发 掘) B. 不少国有企业在注重收益的同时,利用相互支持、沟.通.、联络感情的名义,在企 业之间相互宴请、相互发钱、相互慰问。(勾通) C.《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D.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偃旗息鼓)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 几颗明星。 ,我的眼睛湿润了。 ①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赠予我一次祝福
小教,中考,高考,命题,试题,模拟,专题 ②望着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无数星子 ③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④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行星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D.①②④③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语道破了学习规律,成为千古名 B.对选举票上的候选人,代表可以表示赞成、反对、弃权,表示反对的,可以另 选他人,表示弃权的,不能另选他人。 C.东风悦达起亚作为2008欧洲杯官方赞助商起亚汽车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将围绕 旗下的众多车型,特别是狮跑、塞拉图欧风这两款新车开展各类有关欧洲杯的 互动活动,让国内消费者“畅享激情,体验欧洲杯”。 D.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 城市放映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④以天下之所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7.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②《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作者是我国汉代的 ③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笔下的“变色龙”如今成为见风使舵 善于应变、投机钻营的代名词。 8.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①不努力把这种思想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②这种思想实际上只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之中 ③一个人不努力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www.bmjyw.com八闽教育网
八闽教育网-助教,小教,中考,高考,命题,试题,模拟,专题 www.bmjyw.com 八闽教育网 ②望着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无数星子 ③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④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行星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D.①②④③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语道破了学习规律,成为千古名 句。 B.对选举票上的候选人,代表可以表示赞成、反对、弃权,表示反对的,可以另 选他人,表示弃权的,不能另选他人。 C.东风悦达起亚作为 2008 欧洲杯官方赞助商起亚汽车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将围绕 旗下的众多车型,特别是狮跑、塞拉图欧风这两款新车开展各类有关欧洲杯的 互动活动,让国内消费者“畅享激情,体验欧洲杯”。 D.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 城市放映。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 分) ①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 ④ 以天下之所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7.文学常识填空。(3 分) ①《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 》。 ②《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作者是我国汉代的 。 ③ 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笔下的“变色龙”如今成为见风使舵、 善于应变、投机钻营的代名词。 8.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① 不努力把这种思想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② 这种思想实际上只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之中。 ③ 一个人不努力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 分)
八闽教育网-助教,小教,中考,高考,命题,试题,模拟,专题 ①漫步在秦皇岛的街头,美丽的城市面貌让人心动,夹带着蔷薇和草木的香气 的清凉海风,扑面而来。②作为唯一的协办奥运地级市,秦皇岛同样承担着推广和 展示中国礼仪文化的重任。③秦皇岛也将依靠自己的“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 的城市优势,和其他几个承办城市一起,为承办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弘扬奥 运精神,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蜂采的是花,酿造的是蜜;①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学习了科学知识,就不应只是前人智慧的重复,而应该是科学 的创造。 现代文阅读(30分)(11-14题2008年中考模拟卷摘录,15-18题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山的呼唤 琼瑶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热爱山,热爱山,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旖旎与神奇。 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 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枝,高大的 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 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悼念着那些松果, 竟日的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颗巨大的松枝,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 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着山风过松林发岀簌簌的声响,幻想着它 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最初的、 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声簌、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 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 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 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 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 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器、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 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www.bmjyw.com八闽教育网
八闽教育网-助教,小教,中考,高考,命题,试题,模拟,专题 www.bmjyw.com 八闽教育网 ①漫步在秦皇岛的街头,美丽的城市面貌让人心动,夹带着蔷薇和草木的香气 的清凉海风,扑面而来。②作为唯一的协办奥运地级市,秦皇岛同样承担着推广和 展示中国礼仪文化的重任。③秦皇岛也将依靠自己的“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 的城市优势,和其他几个承办城市一起,为承办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弘扬奥 运精神,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 分) 蜂采的是花,酿造的是蜜;① , ;② , ;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学习了科学知识,就不应只是前人智慧的重复,而应该是科学 的创造。 二 现代文阅读(30 分)(11—14 题 2008 年中考模拟卷摘录,15—18 题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8 题。 (一) 山的呼唤 琼 瑶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从小,热爱山,热爱山,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旖旎与神奇。 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 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枝,高大的 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 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悼念着那些松果, 竟日的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颗巨大的松枝,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 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着山风过松林发出簌簌的声响,幻想着它 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最初的、 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声簌、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 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 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 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 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 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 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器、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 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八闽教育网-助教,小教,中考,高考,命题,试题,模拟,专题 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 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人云,松树 伸展着枝桠,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 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 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 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 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 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 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 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 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 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 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来 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给你带来些什么?来吧!来吧!”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因为那山在呼唤我! 11.结合语段内容,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 的梦 ②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座山 12.文中作者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使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种景象 的特征。(4分) 13.联系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乡的山和后来攀登玉山,其目的有什么不同?(4分) 14.本文描写景物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任选一个角度,简要分 析其写法上的特点。(4分) (二) 我国为什么洪灾频繁 罗祖德 洪涝灾害的发生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集中程度,我们 称其为上界面:二是地表对过多的水的蓄、泄、堵的容量和能力大小,我们称之为下垫 www.bmjyw.com八闽教育网
八闽教育网-助教,小教,中考,高考,命题,试题,模拟,专题 www.bmjyw.com 八闽教育网 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 “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人云,松树 伸展着枝桠,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 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 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 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 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 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 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 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 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 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 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来 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给你带来些什么?来吧!来吧!” 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因为那山在呼唤我! 11.结合语段内容,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① 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 的.梦.。 ② 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 12.文中作者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使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种景象 的特征。(4 分) 13.联系全文看,作者童年登家乡的山和后来攀登玉山,其目的有什么不同?(4 分) 14.本文描写景物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任选一个角度,简要分 析其写法上的特点。(4 分) (二) 我国为什么洪灾频繁 罗祖德 洪涝灾害的发生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集中程度,我们 称其为上界面;二是地表对过多的水的蓄、泄、堵的容量和能力大小,我们称之为下垫
八闽教育网-助教,小教,中考,高考,命题,试题,模拟,专题 面或地生态。一旦暴雨骤降或梅雨连连,降到地表的水超过了蓄水的容量和排水的能力, 河、湖有没有足够高和坚固的堤坝保岸拦水,于是河湖横溢,导致洪水泛滥。实际上 上界面(天)和下垫面(地)共同构成了洪涝灾害的成灾机制。即使暴雨倾盆,甚至是百年 遇,只要地面生态好,有足够的蓄、泄和防的能力,也往往可以化险为夷,有惊无险。 相反,即使雨量不大,地生态不佳,蓄不下,泄不出,有无良好的堤坝防护,也会“阴 沟里翻船”,酿成灾难。 地生态的优劣取决于人,人在这天地之间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灾害专家把灾害 定为天、地、人这三大系统不协调的产物,或者说“天灾八九是人祸”是颇有哲理的。 那么,近年来我国洪涝为什么如此频繁呢?洪淓灾害频繁,既有“天”即大自然的 原因,也有人的因素。要说天,地球大气圈进入活跃期,大气环流异常、太阳黑子爆发、 热带风暴频发等,够可构成持续的梅雨或特大暴雨,这在目前人们还难以控制。要说人 的因素,那是人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至今还在吃40年前 “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到湖中央”造成的苦果 开荒开到山顶上,山成了濯濯童山。一有降雨,水土流失,一滴水也留不住,以太 湖流域为例,其周边山地由于滥砍乱伐,不仅山地蓄水功能大减,还以每年2毫米的速 度加剧了太湖和通向太湖的河川淤浅。与此同时,湖泊大量缩小或湮没,太湖流域累计 围了530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围掉了100平方千米,太湖面积日益减少,蓄水量大 减,至少减少10亿立方米。山林、湖泊蓄不了过多的水,大江大河和密如蛛网的小河 小溪还是能把盛不下的水泄出去排入大海的。问题是人们除了伐木开荒、围湖造田、连 大江大河、小江小溪也不放过在河流的河漫滩,乃至堂而皇之在河流拦河作坝,侵河成 地。太湖原有泄水河道300条,现在只剩下219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54条。 就连这些河道也大多泄水不畅。 河流泄水不畅,稍有山洪暴发,水位即猛升。湖南的浏阳河,30年一遇的径流,涨 起了50年一遇的水位;广西西江流域30年一遇的径流,酿成百年一遇的高水位。 除了地生态的因素之外,我们还得重视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全球变化、温室效应 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首先会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 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而由其引起的风暴潮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或是摧毁江胡 海堤岸,或是携带海水越堤而过。90年代以来,广东湛江、浙江温州就多次因台风、风 暴潮酿成重灾 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 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入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据专 家预测,到2030年,全球气温上升之后,上海临近的东海海面将要上升51厘米,加上 上海市地面还在持续沉降,那么上海的内涝也将是不可轻视的一个洪灾隐患。 (选自《好望 角》,有删改) 15、根据文章“天灾八九是人祸”的观点,说说哪些“人祸”导致近年来我国洪灾频繁? (4分 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2分) www.bmjyw.com八闽教育网
八闽教育网-助教,小教,中考,高考,命题,试题,模拟,专题 www.bmjyw.com 八闽教育网 面或地生态。一旦暴雨骤降或梅雨连连,降到地表的水超过了蓄水的容量和排水的能力, 河、湖有没有足够高和坚固的堤坝保岸拦水,于是河湖横溢,导致洪水泛滥。实际上, 上界面(天)和下垫面(地)共同构成了洪涝灾害的成灾机制。即使暴雨倾盆,甚至是百年 一遇,只要地面生态好,有足够的蓄、泄和防的能力,也往往可以化险为夷,有惊无险。 相反,即使雨量不大,地生态不佳,蓄不下,泄不出,有无良好的堤坝防护,也会“阴 沟里翻船”,酿成灾难。 地生态的优劣取决于人,人在这天地之间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灾害专家把灾害 定为天、地、人这三大系统不协调的产物,或者说“天灾八九是人祸”是颇有哲理的。 那么,近年来我国洪涝为什么如此频繁呢?洪涝灾害频繁,既有“天”即大自然的 原因,也有人的因素。要说天,地球大气圈进入活跃期,大气环流异常、太阳黑子爆发、 热带风暴频发等,够可构成持续的梅雨或特大暴雨,这在目前人们还难以控制。要说人 的因素,那是人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至今还在吃 40 年前 “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到湖中央”造成的苦果。 开荒开到山顶上,山成了濯濯童山。一有降雨,水土流失,一滴水也留不住,以太 湖流域为例,其周边山地由于滥砍乱伐,不仅山地蓄水功能大减,还以每年 2 毫米的速 度加剧了太湖和通向太湖的河川淤浅。与此同时,湖泊大量缩小或湮没,太湖流域累计 围了 530 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围掉了 100 平方千米,太湖面积日益减少,蓄水量大 减,至少减少 10 亿立方米。山林、湖泊蓄不了过多的水,大江大河和密如蛛网的小河 小溪还是能把盛不下的水泄出去排入大海的。问题是人们除了伐木开荒、围湖造田、连 大江大河、小江小溪也不放过在河流的河漫滩,乃至堂而皇之在河流拦河作坝,侵河成 地。太湖原有泄水河道 300 条,现在只剩下 219 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 54 条。 就连这些河道也大多泄水不畅。 河流泄水不畅,稍有山洪暴发,水位即猛升。湖南的浏阳河,30 年一遇的径流,涨 起了 50 年一遇的水位;广西西江流域 30 年一遇的径流,酿成百年一遇的高水位。 除了地生态的因素之外,我们还得重视 20 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全球变化、温室效应 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首先会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 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而由其引起的风暴潮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或是摧毁江胡 海堤岸,或是携带海水越堤而过。90 年代以来,广东湛江、浙江温州就多次因台风、风 暴潮酿成重灾。 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 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入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据专 家预测,到 2030 年,全球气温上升之后,上海临近的东海海面将要上升 51 厘米,加上 上海市地面还在持续沉降,那么上海的内涝也将是不可轻视的一个洪灾隐患。 (选自《好望 角》,有删改) 15、根据文章“天灾八九是人祸”的观点,说说哪些“人祸”导致近年来我国洪灾频繁? ( 4 分) 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