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束层理论 LOGO ?该理论也认为在基体和增强之间存在一个 松弛应力的过渡层。但是过渡区的结构不 是柔性的变形层,而是模量介于基体和增 强剂之间的界面层,起到了均匀传递应力 的作用。 YOUR SITL
LOGO YOUR SITE HERE 拘束层理论 ❖该理论也认为在基体和增强之间存在一个 松弛应力的过渡层。但是过渡区的结构不 是柔性的变形层,而是模量介于基体和增 强剂之间的界面层,起到了均匀传递应力 的作用
公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界面 2.1概述 LOGO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俗称玻璃钢 是由玻璃纤维和基体树脂组成的复合材 料。 YOUR SITE HERE
LOGO YOUR SITE HERE ❖ 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界面 2.1 概述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俗称玻璃钢, 是由玻璃纤维和基体树脂组成的复合材 料
常用玻纤 LUGU 冬无碱E玻纤: 含碱性氧化物小于0.5%; &中碱A玻纤: 含碱金属氧化物 11.5N12.5/%. YOUR SITE HERE
LOGO YOUR SITE HERE 常用玻纤 ❖无碱E玻纤: 含碱性氧化物小于0.5%; ❖中碱A玻纤: 含碱金属氧化物 11.5~12.5%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 LOGO “冻结的液体”:各向同性,无固定 熔点,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光滑的圆柱体,直径5~20μ 密度2.4N2.7g/cm3.; ?拉伸强度1500~4000MPa,直径 越细,强度越高。(表8一2)。 模量7×104,只有钢铁的1/3. YOUR SITE HERE
LOGO YOUR SITE HERE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 ❖ “冻结的液体”:各向同性,无固定 熔点,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 光滑的圆柱体,直径5~20μ 密度2.4~2.7g/cm3 . ; ❖ 拉伸强度1500~4000MPa,直径 越细,强度越高。(表8-2)。 ❖ 模量7×104,只有钢铁的1/3
2.2偶联剂 LOGO 所谓偶联剂是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性质基团的 化合物,其中一种基团可与增强材料发生化学 或物理的作用,另一种基团可与基体发生化学 或物理作用。通过偶联剂的偶联作用,使基体 与增强材料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从而显著提 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YOUR SITE HERE
LOGO YOUR SITE HERE ❖ 2.2 偶联剂 所谓偶联剂是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性质基团的 化合物,其中一种基团可与增强材料发生化学 或物理的作用,另一种基团可与基体发生化学 或物理作用。通过偶联剂的偶联作用,使基体 与增强材料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从而显著提 高复合材料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