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五、注意 (四)注意的特性 (1)注意的广度。注意广度是指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能知觉的 注意对象的数目。 (2)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选择性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3)注意的持续性。注意持续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 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性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第二节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五、注意 (四)注意的特性 (1)注意的广度。注意广度是指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能知觉的 注意对象的数目。 (2)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选择性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3)注意的持续性。注意持续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 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性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五、注意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的选择功能 (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 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 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 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 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2)衰减理论。基于日常生活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结果,特瑞 斯曼(Treisman,1964)提出了衰减理论。衰减理论主张,当信 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 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第二节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五、注意 1.注意的选择功能 (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 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 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 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 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2)衰减理论。基于日常生活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结果,特瑞 斯曼(Treisman,1964)提出了衰减理论。衰减理论主张,当信 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 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第二节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五、注意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的选择功能 (3)后期选择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所有进来的信息都被 加工。当信息达到工作记忆时,开始选择获得进一步加工的信 息。因为进一步加工的选择是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的,即对信息 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多阶段选择理论。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及后期选择 理论都假设,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 上。约翰斯顿等人(Johnston&Heinz,1978)提出了一个较 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
第二节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五、注意 1.注意的选择功能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3)后期选择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所有进来的信息都被 加工。当信息达到工作记忆时,开始选择获得进一步加工的信 息。因为进一步加工的选择是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的,即对信息 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多阶段选择理论。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及后期选择 理论都假设,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 上。约翰斯顿等人(Johnston& Heinz,1978)提出了一个较 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