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衍应对案例 案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 闻一以知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与颜回比,谁强?” 子贡回答说:“我哪敢比颜回?他听一件事便推 知十件事;我听一件事,才推知两件事。” 孔子说:“是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 客观、诚恳的回答
案例(一)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 “你与颜回比,谁强?” 子贡回答说: “我哪敢比颜回?他听一件事便推 知十件事;我听一件事,才推知两件事。 ” 孔子说: “是不如他 ;我与你都不如他。 ” 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 闻一以知二。 ” 子曰: “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 客观、诚恳的回答
三、学习分应对案例 亲例(二) 个外国友人曾问周恩来总理:“你们中国一共有多 少钱?”周总理想了想,说:“我们中国一共有18元8角8 分。”因为当时中国的人民币面值是10元、5元、2元、1元 5角、2角、角、5分、2分、|分,合起来正好是18元8角8 分。 什么技巧? 换概念 这一应对,巧妙机智,避免 了尴尬,又保守了国家秘密
案例(二) 一个外国友人曾问周恩来总理: “你们中国一共有多 少钱?”周总理想了想,说: “我们中国一共有18元8角8 分。 ”因为当时中国的人民币面值是10元、5元、2元、1元、 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合起来正好是18元8角8 分。 什么技巧? 转换概念 这一应对,巧妙机智,避免 了尴尬,又保守了国家秘密。 三、学习分析应对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