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550m高烟囱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大气稳定度 最大浓度出现位置(相当于烟囱高度的倍数) 不稳定 中性 20左右 稳定 40以上
表3.5 50m高烟囱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大气稳定度 最大浓度出现位置(相当于烟囱高度的倍数) 不稳定 5 ~ 10 中性 20左右 稳定 40以上
,米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 间 者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 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
五、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 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 ▪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 间。 ▪ 二者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 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
表3.6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 监测项目 采样时间和频率 二氧化硫 隔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h 每月14~16d,每年12个月 二氧化氮 同二氧化硫 (或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 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h 每月5~6d,每年12个月 灰尘自然沉降量每月采样30±2d,每年12个月 硫酸盐化速率 每月采样30±2d,每年12个月
表3.6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 监测项目 采样时间和频率 二氧化硫 隔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 每月14~16 d,每年12个月 二氧化氮 (或氮氧化物) 同二氧化硫 总悬浮颗粒物 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 每月5~6 d,每年12个月 灰尘自然沉降量 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硫酸盐化速率 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3.7污菜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 污染物 取值时间二 数据有效性规定 sO2、NO、NO2 年平均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TSP、PM10、Pb 年平均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 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SO2、NO、NO2、CO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 ISP、PM10、B(a)P、Pb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 SO2、NO2、NO2、CO、O31小时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45mn的采样时间 Pb 季平均 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 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月平均 每月至少采样15d以上 植物生长季平均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70%个月平均值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 1小时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表3.7 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 污染物 取值时间 数据有效性规定 SO2、NOx、NO2 年平均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TSP、PM10、Pb 年平均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 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SO2、NOx、NO2、CO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8 h的采样时间 TSP、PM10、B(a)P、Pb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 SO2、NOx、NO2、CO、O3 1小时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 Pb 季平均 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 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F 月平均 每月至少采样15 d以上 植物生长季平均 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70%个月平均值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 1小时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
,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和质重保近 根据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浓度、理化性质及监 测方法选择采样方法和仪器 尽可能选择国家标准方法《空气和废气监 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合
六、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 根据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浓度、理化性质及监 测方法选择采样方法和仪器。 尽可能选择国家标准方法——《空气和废气监 测分析方法》(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