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第4项第(2)~(8)小项30株的值平均(可以以后计算),即为该样本各参数的平均值。2)把3株样株主茎叶和其他叶片长宽的乘积和除以1.2,得到样叶面积。即样叶面积=2(长度×宽度)=1.2(3)把样叶重、绿叶重、黄叶重相加,得到叶片总重。叶片总重和叶鞘重分别除以30,得单株叶片重和叶鞘重(4)叶面积指数的计算:叶面积指数=(样叶面积cm2-样叶重g)×绿叶总重g(样叶与绿叶相加)30×基本苗(株/m2)+100007.穗分化过程观察每2~3天从每块地取苗3~5株,观察穗分化进程,准确记载幼穗形态。此项观察一般从返青后开始,但对穗分化开始较早的偏春性品种,有的需要从冬前开始8.土壤调查(1)壤水分:一股按自土表向下0~10、10~20和20~40cm土层取土,用烘干法测定含水量。每块地取3~5点平均,了解越冬前王水分状况。如有特殊需要,取土深度可以再加深(2)土壤养分:如果需要,可以按以上方法取0~20cm土层的土壤,按植物营养学的方法测定土壤速效养分,包括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供以后施肥参考。(四)返青期调查1.详细记载各块地的返青期。2.目测田间死或死苗情况。死檗或死苗较严重且品种(地块)间有差异时,按越冬期调查点调查返青期总茎数及死茎数,并计算越冬分檗存活百分率。3.幼穗分化观察:每2~3天每块地取有代表性的苗,详细观察记载主茎穗的分化进程。(五)起身期调查1.调查时间:起身期。标准:春2叶伸出,春1叶与越冬叶的叶耳距达到1.5cm左右。2.田间调查:准确记载不同地块的起身期。先到起身期的先进行调查。(1)总茎数:以地块为单位,在调查基本苗时所定的样点上计数总茎数(主茎和分)。标准同越冬前
(1)将第4项第(2)~(8)小项30株的值平均(可以以后计算),即为该样本各参数的平均 值。 (2)把3株样株主茎叶和其他叶片长宽的乘积和除以1.2,得到样叶面积。即样叶面积=Σ(长 度×宽度)÷1.2 (3)把样叶重、绿叶重、黄叶重相加,得到叶片总重。叶片总重和叶鞘重分别除以30,得单株 叶片重和叶鞘重。 (4)叶面积指数的计算: 叶面积指数=(样叶面积cm ÷样叶重g)×绿叶总重g(样叶与绿叶相加)÷30×基本苗 (株/m )÷10000 7.穗分化过程观察 每2~3天从每块地取苗3~5株,观察穗分化进程,准确记载幼穗形态。此项观察一般从返青后开 始,但对穗分化开始较早的偏春性品种,有的需要从冬前开始。 8.土壤调查 (1)土壤水分:一般按自土表向下0~10、10~20和20~40 cm土层取土,用烘干法测定含水 量。每块地取3~5点平均,了解越冬前土壤水分状况。如有特殊需要,取土深度可以再加深。 (2)土壤养分:如果需要,可以按以上方法取0~20 cm土层的土壤,按植物营养学的方法测定 土壤速效养分,包括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供以后施肥参考。 (四)返青期调查 1.详细记载各块地的返青期。 2.目测田间死蘖或死苗情况。死蘖或死苗较严重且品种(地块)间有差异时,按越冬期调查点 调查返青期总茎数及死茎数,并计算越冬分蘖存活百分率。 3.幼穗分化观察:每2~3天每块地取有代表性的苗,详细观察记载主茎穗的分化进程。 (五)起身期调查 1.调查时间:起身期。标准:春2叶伸出,春1叶与越冬叶的叶耳距达到1.5 cm左右。 2.田间调查:准确记载不同地块的起身期。先到起身期的先进行调查。 (1)总茎数:以地块为单位,在调查基本苗时所定的样点上计数总茎数(主茎和分蘖)。标准 同越冬前。 2 2
将每个地块3个点的总茎数平均,即为总茎数的值。总茎数除以该块地的平均基本苗,即为单株茎数。(2)分生长情况:注意观察分藥长势。部分分藥的心叶生长缓慢或停止,呈喇叭口状空心藥的,应结合调查田间水分和养分状况,考虑是否需要提前施肥浇水表2小麦起身期单株考察表户主(或地点):品种(或处理):年月日主茎春生叶长/宽单次主茎叶(cm)株株生株高3株样株其它叶片号茎根长/宽(cm)(cm)总可春生春生2-数数见叶可见展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将每个地块3个点的总茎数平均,即为总茎数的值。总茎数除以该块地的平均基本苗,即为单株 茎数。 (2)分蘖生长情况:注意观察分蘖长势。部分分蘖的心叶生长缓慢或停止,呈喇叭口状空心蘖 的,应结合调查田间水分和养分状况,考虑是否需要提前施肥浇水。 表2 小麦起身期单株考察表 户主(或地点): 品种(或处理): 年 月 日 株 号 株高 (cm) 主茎叶 单 株 茎 数 次 生 根 数 主茎春生叶长/宽 (cm) 3株样株其它叶片 总可 长/宽(cm) 见叶 春生 可见 春生 展开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平均其它数据:基本苗(株/m2):总茎数(个/m2):样叶干重:(g/3株)绿叶干重(g/27株):叶鞘干重(g/30株):叶面积指数:3.取样和分样:在同一块地上多点取样50株左右,带回室内。将全部苗按单株茎数多少分开按不同茎数的苗占样本总株数的比例取30株,作为考苗样本。同时要使30株考苗样本的平均单株茎数与由间调查的单株茎数大致相等,以便将来群体与个体调查的数据互相对应。取舍方法见越冬期调查。4.考苗:将分好的样本逐株考察以下内容,并填入起身期单株考察表(表2)。(1)株号、株高、主茎总可见叶数、单株茎数、次生根条数、主茎春生叶的长度和宽度的测定方法,同越冬前。(2)主茎春生可见叶数:春生叶的确定标准是,第1春生叶与冬前的第1叶相似,叶片基部和顶部的宽度相似。(3)主茎春生展开叶数(4)把3株样株除主茎春生叶以外的其他叶片的长度和宽度也逐叶测定(只测定绿叶,3/4长度变黄的叶子视为黄叶,不测量),并分别记载。未展开的叶子只测定已伸出叶鞘的部分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平 均 其它数据:基本苗(株/m ): 总茎数(个/m ): 样叶干重:(g/3株) 绿叶干重(g/27株): 叶鞘干重(g/30株): 叶面积指数: 3.取样和分样:在同一块地上多点取样50株左右,带回室内。将全部苗按单株茎数多少分开, 按不同茎数的苗占样本总株数的比例取30株,作为考苗样本。同时要使30株考苗样本的平均单株茎 数与田间调查的单株茎数大致相等,以便将来群体与个体调查的数据互相对应。取舍方法见越冬期 调查。 4.考苗:将分好的样本逐株考察以下内容,并填入起身期单株考察表(表2)。 (1)株号、株高、主茎总可见叶数、单株茎数、次生根条数、主茎春生叶的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方法,同越冬前。 (2)主茎春生可见叶数:春生叶的确定标准是,第1春生叶与冬前的第1叶相似,叶片基部和顶 部的宽度相似。 (3)主茎春生展开叶数。 (4)把3株样株除主茎春生叶以外的其他叶片的长度和宽度也逐叶测定(只测定绿叶,3/4长度 变黄的叶子视为黄叶,不测量),并分别记载。未展开的叶子只测定已伸出叶鞘的部分。 2 2
5.干物质测定:处理方法与冬前相同。6.计算:计算项目和方法与越冬前相同。7.穗分化过程观察:每2~3天从每块地取苗3~5株,继续观察穗分化进程,准确记载幼穗形态。8.土壤调查:必要时进行。内容和方法同越冬前。(六)拨节期调查1.调查时间:拔节期。标准:约在春生第3叶展开,第4叶露尖,茎基部第1伸长节间将近定长,第2伸长节间迅速伸长时。当伸长的节间伸出地面1.5~2.0cm时称为拔节,全田50%的主茎达到此标准是定为拔节期。2.田间调查:准确记载不同地块的拔节期。先到拔节期的先进行调查。(1)总茎数:以地块为单位,在调查基本苗时所定的样点上计数正在生长着的总茎数(因心叶生长停止,已呈喇叭口状的缩心茎不计在内)。将每个地块3个点的总茎数平均,即为总茎数的值。总茎数除以该块地的平均基本苗,即为单株茎数。(2)大数:在计数总茎数的同一样点内,再数一次已见到春生第4叶的茎数,并换算成每平方米大茎数。这个数值与最后成穗数接近,对预测穗数有参考价值。(3)封垄情况:可以分为3级。一为封垄:顺麦行向前看,行间的麦叶交织在一起,很难看到地面或根本看不到地面,即为封垄。拔节期封垄的麦田叶面积指数一般在4以上,群体较大,田间过于郁闭,后期易因倒伏而减产。对此类麦由应推迟拔节期肥水,并减少施肥量。二是半封垒(搭叶):顺麦行向前看,相邻行的麦叶有部分叶尖交织,但还能见到行间地面呈“远望一大片,近看几条线,搭叶不封垄,俯视见地面”的长相。这种长相的麦田叶面积指数在3~4之间,是丰产不到的长相。表3小麦拔节期单株考察表户主(或地点):品种(或处理):年月日株株高单次3株样株其它叶片主茎春生叶长/宽主茎叶株(cm)S(cm)生长/宽(cm)
5.干物质测定:处理方法与冬前相同。 6.计算:计算项目和方法与越冬前相同。 7.穗分化过程观察:每2~3天从每块地取苗3~5株,继续观察穗分化进程,准确记载幼穗形 态。 8.土壤调查:必要时进行。内容和方法同越冬前。 (六)拔节期调查 1.调查时间:拔节期。标准:约在春生第3叶展开,第4叶露尖,茎基部第1伸长节间将近定 长,第2伸长节间迅速伸长时。当伸长的节间伸出地面1.5~2.0 cm时称为拔节,全田50%的主茎达 到此标准是定为拔节期。 2.田间调查:准确记载不同地块的拔节期。先到拔节期的先进行调查。 (1)总茎数:以地块为单位,在调查基本苗时所定的样点上计数正在生长着的总茎数(因心叶 生长停止,已呈喇叭口状的缩心茎不计在内)。 将每个地块3个点的总茎数平均,即为总茎数的值。总茎数除以该块地的平均基本苗,即为单株 茎数。 (2)大蘖数:在计数总茎数的同一样点内,再数一次已见到春生第4叶的茎数,并换算成每平 方米大茎数。这个数值与最后成穗数接近,对预测穗数有参考价值。 (3)封垄情况:可以分为3级。 一为封垄:顺麦行向前看,行间的麦叶交织在一起,很难看到地面或根本看不到地面,即为封 垄。拔节期封垄的麦田叶面积指数一般在4以上,群体较大,田间过于郁闭,后期易因倒伏而减产。 对此类麦田应推迟拔节期肥水,并减少施肥量。 二是半封垄(搭叶):顺麦行向前看,相邻行的麦叶有部分叶尖交织,但还能见到行间地面, 呈“远望一大片,近看几条线,搭叶不封垄,俯视见地面”的长相。这种长相的麦田叶面积指数在 3~4之间,是丰产不到的长相。 表3 小麦拔节期单株考察表 户主(或地点): 品种(或处理): 年 月 日 株 号 株高 (cm) 主茎叶 单 株 次 生 主茎春生叶长/宽 (cm) 3株样株其它叶片 长/宽(cm)
茎根总可春生春生23415数数见叶可见展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茎 数 根 数 总可 见叶 春生 可见 春生 展开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