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寧療護的歷史演進 安寧療護的歷史發展最早起源於羅馬時代,一位名叫Fabiola的人開設 旅店,照顧旅客,並成為病人臨終巡禮的地方;到中世紀時代,歐洲修道 院附設安寧院,用來做朝聖者或旅行者中途休息及補充體力的驛站,專門 提供異鄉旅客溫馨的照顧;十七世紀'法國教士聖保羅(St.Vincent de Paul) 與慈惠姐妹團(Sister of Charity),專門照顧孤兒、貧民、病人及臨終者; 到十八世紀,普魯士男爵Baron Von Stein與牧師Fliedner創設Kaiserswerth, 作為專門收容癌症末期病患的場所;1905年爱爾蘭慈惠姐妹團(Irish Sister of Charity)在都柏林(Dublin)及倫敦設聖若瑟安寧院(St.Joseph's Hospice);l967年英國女醫師桑德絲(Dame Cicely Saunders)在倫敦近郊 成立一家專門照顧癌症末期病患的安寧療護院所-Christopher's Hospice,也 開始將癌症末期病患的照護工作纳入醫療系統,自此世界各地對癌症末期 病患的照護才開始在醫界的專業領域中被重視;目前,英國已有一百多家 安寧照護機構,全世界也有十多個國家前往學習觀摩,台灣則是第18個建 立安寧安寧照護服務的地方(朱、吳,2009楊杜,2000;蔡,2004)。 0 ersi nf Science a形 二、安寧療護的定義 安寧療護的原義沿自中世紀時代之Hospice’是指作為朝聖者或旅行者 中途休息、補充體力的驛站;世界衛生組織對安寧療護所下的定義為:對 一位用當今科技已無法治癒的病患採取積極的、整體性的全人照顧,藉著 控制疼痛及緩解其他不適之症狀,减輕痛苦和增進其生活品質,並结合心 理、社會及靈性的照顧,提升與確保病患和家屬的最佳生活品質(安寧照 護基金會,20ll;賴,2006)。安寧療護(hospice care)與緩和療護(palliative care)兩名詞常交互使用,其照護重點均在強調緩解病患各種身心靈的痛 苦,而非治癒疾病延長生命,而安寧療護較著重於疾病末期階段的照護, 亦可說是緩和療護中的一環(楊,1999)。 14
14 一、安寧療護的歷史演進 安寧療護的歷史發展最早起源於羅馬時代,一位名叫 Fabiola 的人開設 旅店,照顧旅客,並成為病人臨終巡禮的地方;到中世紀時代,歐洲修道 院附設安寧院,用來做朝聖者或旅行者中途休息及補充體力的驛站,專門 提供異鄉旅客溫馨的照顧;十七世紀,法國教士聖保羅(St.Vincent de Paul) 與慈惠姐妹團(Sister of Charity),專門照顧孤兒、貧民、病人及臨終者; 到十八世紀,普魯士男爵 Baron Von Stein 與牧師 Fliedner 創設 Kaiserswerth, 作為專門收容癌症末期病患的場所;1905 年愛爾蘭慈惠姐妹團(Irish Sister of Charity)在都柏林(Dublin)及倫敦設聖若瑟安寧院(St. Joseph’s Hospice);1967 年英國女醫師桑德絲(Dame Cicely Saunders)在倫敦近郊 成立一家專門照顧癌症末期病患的安寧療護院所- Christopher’s Hospice,也 開始將癌症末期病患的照護工作納入醫療系統,自此世界各地對癌症末期 病患的照護才開始在醫界的專業領域中被重視;目前,英國已有一百多家 安寧照護機構,全世界也有十多個國家前往學習觀摩,台灣則是第 18 個建 立安寧安寧照護服務的地方。(朱、吳,2009;楊、杜,2000;蔡,2004)。 二、安寧療護的定義 安寧療護的原義沿自中世紀時代之 Hospice,是指作為朝聖者或旅行者 中途休息、補充體力的驛站;世界衛生組織對安寧療護所下的定義為:對 一位用當今科技已無法治癒的病患採取積極的、整體性的全人照顧,藉著 控制疼痛及緩解其他不適之症狀,減輕痛苦和增進其生活品質,並結合心 理、社會及靈性的照顧,提升與確保病患和家屬的最佳生活品質(安寧照 護基金會,2011;賴,2006)。安寧療護(hospice care)與緩和療護(palliative care)兩名詞常交互使用,其照護重點均在強調緩解病患各種身心靈的痛 苦,而非治癒疾病延長生命,而安寧療護較著重於疾病末期階段的照護, 亦可說是緩和療護中的一環(楊,1999)
三、安寧療護的理念奥目標 安寧療護肯定生命的意義,也認同死亡是一種自然的過程,並不會加 速或延長死亡,尊重生命尊嚴及臨终者的權利,盡可能减輕痛苦及其他身 體不適症狀,以醫療團隊運作的方式照顧病患及家屬(李,2010),结合心 理、社會及靈性照顧,輔導癌症等疾病末期病患與家屬接受臨終事實,使 病患在死亡前能有最好的生活品質,家屬能在病患生病中及過世後的悲傷 期作適當的調適,順利度過哀傷期(賴,2006)。 四、安寧療護的照颜原則奥重要性 安寧療護秉持舒服(comfort)、專業能力(competence)、溝通 (communication)及持續性(continuity)四大照顧原則,解除病痛,盡量 讓病患舒服;盡專業能力·並給予同情值得病患與家屬信賴;傾聽及鼓 勵病患表達感受,雙向溝通;病况許可下盡量照常活動,保持生活的連貫 性,一切以病患為中心的醫療模式’且強調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 社區的五全照顧,所謂全人照顧是指身、心、靈的整體照顧,一般病房常 只有照顧病患的身體,但末期病患除了身體症狀外,亦出現許多心理、靈 性、家庭問題,每個層面均要顧及、醫治與照顧;末期病患最終走向死亡, 而死亡對整個家庭或家族來說是個創傷,家屬因為照顧病患也會出現許多 問題,所以安寧療護不只關心病患,也關心照顧家屬,解決體力、心理、 悲傷等問題,是謂全家照顧;而全程照顧是從病患接受安寧療護開始,包 括住院及居家照顧,一直到病患死亡,也幫助家屬度過整個憂傷期的過程; 全隊照顧則結合醫師、護理師、社工師、營養師、心理師、宗教人員、義 工等人員共同照顧臨終者及家屬,是一個團隊的工作;全社區照顧則结合 社區資源、志工共同協助個案及家屬,以提升末期病患生命的尊嚴及生活 的品質(李,2010;何等,2011;賴,2006) 15
15 三、安寧療護的理念與目標 安寧療護肯定生命的意義,也認同死亡是一種自然的過程,並不會加 速或延長死亡,尊重生命尊嚴及臨終者的權利,盡可能減輕痛苦及其他身 體不適症狀,以醫療團隊運作的方式照顧病患及家屬(李,2010),結合心 理、社會及靈性照顧,輔導癌症等疾病末期病患與家屬接受臨終事實,使 病患在死亡前能有最好的生活品質,家屬能在病患生病中及過世後的悲傷 期作適當的調適,順利度過哀傷期(賴,2006)。 四、安寧療護的照顧原則與重要性 安寧療護秉持舒服(comfort)、專業能力(competence)、溝通 (communication)及持續性(continuity)四大照顧原則,解除病痛,盡量 讓病患舒服;盡專業能力,並給予同情,值得病患與家屬信賴;傾聽及鼓 勵病患表達感受,雙向溝通;病況許可下盡量照常活動,保持生活的連貫 性,一切以病患為中心的醫療模式,且強調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 社區的五全照顧,所謂全人照顧是指身、心、靈的整體照顧,一般病房常 只有照顧病患的身體,但末期病患除了身體症狀外,亦出現許多心理、靈 性、家庭問題,每個層面均要顧及、醫治與照顧;末期病患最終走向死亡, 而死亡對整個家庭或家族來說是個創傷,家屬因為照顧病患也會出現許多 問題,所以安寧療護不只關心病患,也關心照顧家屬,解決體力、心理、 悲傷等問題,是謂全家照顧;而全程照顧是從病患接受安寧療護開始,包 括住院及居家照顧,一直到病患死亡,也幫助家屬度過整個憂傷期的過程; 全隊照顧則結合醫師、護理師、社工師、營養師、心理師、宗教人員、義 工等人員共同照顧臨終者及家屬,是一個團隊的工作;全社區照顧則結合 社區資源、志工共同協助個案及家屬,以提升末期病患生命的尊嚴及生活 的品質(李,2010;何等,2011;賴,2006)
五、台灣安寧療護的發展奥現况 台灣開始照顧末期病人是以居家照顧的方式實行,安寧療護在台灣的 萌芽期於1970年代,但「安寧」這名詞還不曾被提及;1982年康泰醫療教 育基金會開始推動癌末病人的居家照護與教育訓練;1990年馬偕醫院開設 台灣第一所安寧病房,安寧照顧基金會亦於同年成立;1991年孫逸仙醫院 居家護理納入末期病患之照護;1993年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成立癌末照顧 中心,此為專為癌末病患提供服務的居家照顧單位;1994年台灣安寧照顧 協會成立;1996年衛生署將安寧居家療護納入給付與補助;1999年台灣 安寧緩和醫學會成立,1995年至1999年可說是安寧療護在台灣的發展期, 而蓬勃期自2000年開始,安寧緩和醫療立法,首度制定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DNR)的法源,並通過健保「安寧療護整合型照顧試辦計畫」,2OO3年 癌症防治法第四條提供癌症末期患者安寧療護,截至2011年11月止,全 國已有68個住院醫療單位?共同為推動安寧療護及提供安寧服務而努力(安 寧照顧基金會,2011) 8709所a5e2e4n0 第三節芳香療法 依據相關文獻查證後,本節將分别由芳香療法之歷史演進、芳香療法 之作用原理、芳香療法之注意事項、芳香療法於臨床應用之相關研究與芳 香療法應用於癌症之相關研究等方面進行介紹· 一、芳香療法之歷史演進 芳香療法有著長遠的歷史,早在數千年前人類就利用植物的特性來治 療身體上的疾病。芳香性植物應用於傳統醫學的歷史相當悠久,考古學家 證實,西元前4000年古蹟石版記錄著蘇美人使用芳香性植物,距今3000 多年的古埃及法老王墳墓也發現芳香性的物質,許多資料都顯示埃及人早 已將芳香療法視為生活的一種,除了廣泛應用在醫療、宗教儀式及屍體防 6
16 五、 台灣安寧療護的發展與現況 台灣開始照顧末期病人是以居家照顧的方式實行,安寧療護在台灣的 萌芽期於 1970 年代,但「安寧」這名詞還不曾被提及;1982 年康泰醫療教 育基金會開始推動癌末病人的居家照護與教育訓練;1990 年馬偕醫院開設 台灣第一所安寧病房,安寧照顧基金會亦於同年成立;1991 年孫逸仙醫院 居家護理納入末期病患之照護;1993 年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成立癌末照顧 中心,此為專為癌末病患提供服務的居家照顧單位;1994 年台灣安寧照顧 協會成立;1996 年衛生署將安寧居家療護納入給付與補助; 1999 年台灣 安寧緩和醫學會成立,1995 年至 1999 年可說是安寧療護在台灣的發展期, 而蓬勃期自 2000 年開始,安寧緩和醫療立法,首度制定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DNR)的法源,並通過健保「安寧療護整合型照顧試辦計畫」,2003 年 癌症防治法第四條提供癌症末期患者安寧療護,截至 2011 年 11 月止,全 國已有 68 個住院醫療單位,共同為推動安寧療護及提供安寧服務而努力(安 寧照顧基金會,2011)。 第三節 芳香療法 依據相關文獻查證後,本節將分別由芳香療法之歷史演進、芳香療法 之作用原理、芳香療法之注意事項、芳香療法於臨床應用之相關研究與芳 香療法應用於癌症之相關研究等方面進行介紹。 一、 芳香療法之歷史演進 芳香療法有著長遠的歷史,早在數千年前人類就利用植物的特性來治 療身體上的疾病。芳香性植物應用於傳統醫學的歷史相當悠久,考古學家 證實,西元前 4000 年古蹟石版記錄著蘇美人使用芳香性植物,距今 3000 多年的古埃及法老王墳墓也發現芳香性的物質,許多資料都顯示埃及人早 已將芳香療法視為生活的一種,除了廣泛應用在醫療、宗教儀式及屍體防
腐技術上,也運用在烹調食物上以增加消化。之後希臘人也沿襲了埃及的 藥草傳統,但更加發揮在治病及養生上,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著作所 載的藥草處方有三百多種用途,希臘運動員在比賽時會將芳香油擦拭在身 體上用來提神。待羅馬征服希臘後,羅馬軍醫狄奥斯柯瑞迪在其五大冊的 草藥醫書中,列舉了藥草處方達五百種,之後翻譯成多國文字而逐漸奠定 了西方藥草醫學的傳統(卓,2010;胡、黃,2006;張,2005;黃等,2007; 蔡、馬、陳,1997)。 而在中國,中醫經典「神農本草經」蒐集了三百六十五種藥用植物,, 西元前三千年中國黄帝所著作之「黄帝內經」記载許多草藥醫治疾病的方 法,而至明朝李時珍编撰的「本草綱目」更記载了兩千多種藥材與八千多 種配方,是現代藥草學家的指南與重要参考資料。另外同一時期,著名的 古印度醫學阿育吠陀療法(Ayurveda)與植物經典Vedas吠陀經中也記载許 多芳香植物使用在醫療及宗教上的用途(卓,2010;胡、黄,2006;萬等, 2006)。 十至十一世紀'羅馬帝國滅亡後,一位阿拉伯醫生阿維森納(Avicenne) 的著作中記錄了八百種以上的植物對人體的效用,並發明了蒸餾法來萃取 植物中芳香精油的技術。到了十二世紀十字軍東征,將蒸餾技術及阿拉伯 香水带回歐洲,第十四世紀時黑死病蔓延歐洲與亞洲,人們燃燒一些芳香 植物試圖阻止瘟疫蔓延,而似乎也發揮了功效。到了十九世紀,一位法國 科學家Rene-Maurice Gattefosse在一次的實驗爆炸意外中灼傷了手,刷好身 邊有薰衣草精油,直接浸入其中後發現疼痛情形消除且傷口癒合良好,未 留有疤痕,於是在1928年首創『芳香療法Aromatherapy』一詞並發表他的 研究·發現芳香性的揮發成分可經由呼吸或皮膚吸收,植物精油因其極佳 的滲透性,而能達到肌膚的深層組織,在30分鐘到12小時被吸收到全身 循環,而達到治療功效,且在1937年出版法文《Gattefosse's Aromatherapy》 一書,而被稱為現代芳香療法之父’並吸引更多科學家加入研究。西元1964 17
17 腐技術上,也運用在烹調食物上以增加消化。之後希臘人也沿襲了埃及的 藥草傳統,但更加發揮在治病及養生上,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著作所 載的藥草處方有三百多種用途,希臘運動員在比賽時會將芳香油擦拭在身 體上用來提神。待羅馬征服希臘後,羅馬軍醫狄奧斯柯瑞迪在其五大冊的 草藥醫書中,列舉了藥草處方達五百種,之後翻譯成多國文字而逐漸奠定 了西方藥草醫學的傳統(卓,2010;胡、黃,2006;張,2005;黃等,2007; 蔡、馬、陳,1997)。 而在中國,中醫經典「神農本草經」蒐集了三百六十五種藥用植物,, 西元前三千年中國黃帝所著作之「黃帝內經」記載許多草藥醫治疾病的方 法,而至明朝李時珍編撰的「本草綱目」更記載了兩千多種藥材與八千多 種配方,是現代藥草學家的指南與重要參考資料。另外同一時期,著名的 古印度醫學阿育吠陀療法(Ayurveda)與植物經典 Vedas 吠陀經中也記載許 多芳香植物使用在醫療及宗教上的用途(卓,2010;胡、黃,2006;萬等, 2006)。 十至十一世紀,羅馬帝國滅亡後,一位阿拉伯醫生阿維森納(Avicenne) 的著作中記錄了八百種以上的植物對人體的效用,並發明了蒸餾法來萃取 植物中芳香精油的技術。到了十二世紀十字軍東征,將蒸餾技術及阿拉伯 香水帶回歐洲,第十四世紀時黑死病蔓延歐洲與亞洲,人們燃燒一些芳香 植物試圖阻止瘟疫蔓延,而似乎也發揮了功效。到了十九世紀,一位法國 科學家 Rene-Maurice Gattefosse 在一次的實驗爆炸意外中灼傷了手,剛好身 邊有薰衣草精油,直接浸入其中後發現疼痛情形消除且傷口癒合良好,未 留有疤痕,於是在 1928 年首創『芳香療法 Aromatherapy』一詞並發表他的 研究,發現芳香性的揮發成分可經由呼吸或皮膚吸收,植物精油因其極佳 的滲透性,而能達到肌膚的深層組織,在 30 分鐘到 12 小時被吸收到全身 循環,而達到治療功效,且在 1937 年出版法文《Gattefosse’s Aromatherapy》 一書,而被稱為現代芳香療法之父,並吸引更多科學家加入研究。西元 1964
年,奥地利裔的法國外科護士摩利夫人(Marguerite Maury)是第一位將植 物精油以按摩方式使用的開創者,她將自身經驗與心得匯集,出版了《摩 利夫人的芳香療法Marguerite Maury's Guide to Aromatherapy》法文版,成 為將芳香療法引進英國與美容界的先驅,而有芳香療法之母稱號(卓, 2010;胡、黄,2006;黄等,2007;蔡等,1997)。 西元l985年英國國際芳香療法師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romatherapists)創立,西元1990年德國芳療協會Forum Essenzia創立, 西元l996年法國醫師潘威爾(Daniel Penoel)與化學家法蘭共(Pierre Franchomme)合著之《精確的芳香療法L'aromatherapie exactment》被奉為 最具學術價值的芳療聖經(黃等,2007;Wildwood,1996/2004)。 二、芳香療法之作用原理 芳香療法是指運用從植物中所萃取出來的精油,透過呼吸道、皮膚接 觸、口服吸收等方法進入人體,使身體感到舒適進而得到心理上的放鬆。 根據研究,精油具有療效是因為具有複雜結構的化學成分,其芳香因子經 由鼻腔吸入,透過鼻黏膜刺激嗅覺神經傳遞到腦神經的邊緣系統,視丘下 部,促進止痛物質即腦內啡(endorphine)釋出,以作用在身體各器官,來 達到降低緊張或焦慮的治療效果。邊緣系統在感覺及記憶功能扮演很重要 的角色,此系統內的扁桃體(Amygdala)處理發怒等情緒問題,中膈區 (septum pellucidum)處理愉快的情绪,海馬區(Hippocampus)調理外來 的情緒及記憶。又因嗅覺神經有很強的記憶力,當吸入歡愉的芳香劑後, 嗅覺細胞會立刻傳達這個指令到達腦部的記憶,於啟動記憶的過程中,聞 到的味道馬上與情緒结合,而表達在外在的行為上,喜怒哀樂或性吸引則 完全因個人而定。有些動物聞到異性的費洛蒙味道會馬上引起性興奮,芳 香療法就是利用這種特殊的嗅覺神經系統來達到功效(蔡等,1997)。 觸覺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記载有 18
18 年,奧地利裔的法國外科護士摩利夫人(Marguerite Maury)是第一位將植 物精油以按摩方式使用的開創者,她將自身經驗與心得匯集, 出版了《摩 利夫人的芳香療法 Marguerite Maury’s Guide to Aromatherapy》法文版,成 為將芳香療法引進英國與美容界的先驅,而有芳香療法之母稱號(卓, 2010;胡、黃,2006;黃等,2007;蔡等,1997)。 西元 1985 年英國國際芳香療法師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romatherapists)創立,西元 1990 年德國芳療協會 Forum Essenzia 創立, 西元 1996 年法國醫師潘威爾(Daniel Penoel)與化學家法蘭共(Pierre Franchomme)合著之《精確的芳香療法 L’aromatherapie exactment》被奉為 最具學術價值的芳療聖經(黃等,2007;Wildwood, 1996/2004)。 二、 芳香療法之作用原理 芳香療法是指運用從植物中所萃取出來的精油,透過呼吸道、皮膚接 觸、口服吸收等方法進入人體,使身體感到舒適進而得到心理上的放鬆。 根據研究,精油具有療效是因為具有複雜結構的化學成分,其芳香因子經 由鼻腔吸入,透過鼻黏膜刺激嗅覺神經傳遞到腦神經的邊緣系統,視丘下 部,促進止痛物質即腦內啡(endorphine)釋出,以作用在身體各器官,來 達到降低緊張或焦慮的治療效果。邊緣系統在感覺及記憶功能扮演很重要 的角色,此系統內的扁桃體(Amygdala)處理發怒等情緒問題,中膈區 (septum pellucidum)處理愉快的情緒,海馬區(Hippocampus)調理外來 的情緒及記憶。又因嗅覺神經有很強的記憶力,當吸入歡愉的芳香劑後, 嗅覺細胞會立刻傳達這個指令到達腦部的記憶,於啟動記憶的過程中,聞 到的味道馬上與情緒結合,而表達在外在的行為上,喜怒哀樂或性吸引則 完全因個人而定。有些動物聞到異性的費洛蒙味道會馬上引起性興奮,芳 香療法就是利用這種特殊的嗅覺神經系統來達到功效(蔡等,1997)。 觸覺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記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