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重难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点一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转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 流一 一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 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 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 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核心重难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点一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转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 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 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 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 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 提示:希望通过李鸿章,促进清政府变法雅新,使中国走上富 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与目的而 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提示: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办法),之后 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没有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的主张,之后主 张建立共和国
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 提示:希望通过李鸿章,促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 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与目的而 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提示: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办法),之后 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没有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的主张,之后主 张建立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