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系统的三级总绲结构 RAM ROM 8255 8253 CPU 局部总线 总线控制逻辑 CPU系统板 系统总线 总线「存储器「打印机丨「显示器|「磁盘 扩展板」扩展板」接口板」接口板」接口板 通信 总线
微机系统的三级总线结构 RAM ······ 总线控制逻辑 CPU系统板 CPU 局部总线 ROM 8255 8253 系统总线 通信 总线 总 线 扩展板 存储器 扩展板 打印机 接口板 显示器 接口板 磁 盘 接口板 ······
8.12总能类型和总线标准 2.总线标准 ◆总线标准是国际上计算机厂家和计算机用户公认的、按照某种约 定的总线互联标准 ◆总线标准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机械结构规范、功能结构规范、 电气规范。 (1)功能结构规范:是总线标准的核心,确定引脚名称、功能及相互 作用的管理规则。包括:数据线、地址线、读/写控制逻辑线 时钟线、电源线和地线等;中断机制;总线主控仲裁;复位、自 启动、联络、休眠维护等应用逻辑 (2)机械结构规范:规定模块尺寸、总线插头、边沿联结器等规格 (3)电气规范:规定信号逻辑电平、负载能力及最大额定值、动态转 换时间等
8.1.2 总线类型和总线标准 2. 总线标准 ◆ 总线标准是国际上计算机厂家和计算机用户公认的、按照某种约 定的总线互联标准。 ◆ 总线标准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机械结构规范、功能结构规范、 电气规范。 ⑴ 功能结构规范:是总线标准的核心,确定引脚名称、功能及相互 作用的管理规则。包括:数据线、地址线、读/写控制逻辑线、 时钟线、电源线和地线等;中断机制;总线主控仲裁;复位、自 启动、联络、休眠维护等应用逻辑。 ⑵ 机械结构规范:规定模块尺寸、总线插头、边沿联结器等规格。 ⑶ 电气规范:规定信号逻辑电平、负载能力及最大额定值、动态转 换时间等
8.1.3总线技术 总线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物理连接技术和信号连接技术 ◆总线的物理连接技术—总线的“硬”技术,包括电缆的 选择与连接;用于缓冲的驱动器、接收器的选择与连接; 酌情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技术,把高速的内部总线与较长的 物理总线相隔离;传输线的屏蔽、接地和抗干扰等。 ◆总线的信号连接技术—总线的“软”技术,除了解决信 号传输的缓冲、匹配等基本连接外,主要指总线判决、总 线握手和中断控制等连接信号相互间的定时和逻辑控制技 术
8.1.3 总线技术 总线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物理连接技术和信号连接技术。 ◆总线的物理连接技术——总线的“硬”技术,包括电缆的 选择与连接;用于缓冲的驱动器、接收器的选择与连接; 酌情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技术,把高速的内部总线与较长的 物理总线相隔离;传输线的屏蔽、接地和抗干扰等。 ◆总线的信号连接技术——总线的“软”技术,除了解决信 号传输的缓冲、匹配等基本连接外,主要指总线判决、总 线握手和中断控制等连接信号相互间的定时和逻辑控制技 术
8.1.3总线技术 1.总线传输周期 总线是模块与模块之间信息传输的公共通道,因此,总线最基本的 任务就是要保证信息能在总线上高速而可靠地传输。总线完成一个 传输周期,一般分成四个阶段 ◆总线请求和判决阶段 需要使用总线的主模块提出总线请求,由总线判决机构确定把下一个 传输周期的总线使用权分配给哪一个请求源 ◆寻址阶段 取得使用权的主模块通过总线发出本次要访问的从模块的地址和有 关命令,让参与本次传输的从模块开始启动。 ◆传数阶段 主模块和从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数据由源模块发岀,经数据总线传 输到目的模块。 ◆结束阶段 主、从模块的有关信息均从总线上撤除,让出总线
8.1.3 总线技术 1. 总线传输周期 总线是模块与模块之间信息传输的公共通道,因此,总线最基本的 任务就是要保证信息能在总线上高速而可靠地传输。总线完成一个 传输周期,一般分成四个阶段: ◆ 总线请求和判决阶段 需要使用总线的主模块提出总线请求,由总线判决机构确定把下一个 传输周期的总线使用权分配给哪一个请求源。 ◆ 寻址阶段 取得使用权的主模块通过总线发出本次要访问的从模块的地址和有 关命令,让参与本次传输的从模块开始启动。 ◆ 传数阶段 主模块和从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数据由源模块发出,经数据总线传 输到目的模块。 ◆ 结束阶段 主、从模块的有关信息均从总线上撤除,让出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