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成像理论(原理)实验指导 影像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一、X线机输出量的测量实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原理)实验指导 一、X 线机输出量的测量实验 影像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目的】 1.掌握X线照射量的测量方法。 2.熟悉X线机输出量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与设备】 具有透视功能的医用诊断X线机、照射量仪。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将照射量仪电离室置于X线机透视床面板后射线束中心轴距床面板2℃m处 2.将照射量仪调节到照射量率测量档,并选择适当量程。 3.选择不同管电压、管电流,分别测量X线机输出照射量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 将实验步骤3中测得的X线机输出照射量率填入表3-2 ◇量率与光条件 kV和m4s之间的关系。 表3-2不同曝光条件下飞线量表 曝光条件(血A) 60/2 60/3 -70/380/280/3 X线输出量(c·g1·s) 个 【实验目的】 L,加深理解铅当 2.学习铅当量 像技术 激光准直器、测试仪、米尺、透射光密度计、待测试料(铅橡皮 诊视床板、铅玻璃、水泥板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1.按图3-7摆放实验器材 图3-7铅当量测试装置 2.用激光准直器将X线管焦点、铅当量测武仪准直圆孔的中心和电离室的有效中心调整 在同一条直线上。 3.使焦点至铅当量测试仪准直圆孔的中心的距离为40℃m,标准铅片至电离室有效中心 的距离为10cm
【实验目的】 1. 掌握 X 线照射量的测量方法。 2. 熟悉 X 线机输出量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与设备】 具有透视功能的医用诊断 X 线机、照射量仪。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将照射量仪电离室置于 X 线机透视床面板后射线束中心轴距床面板 2cm 处。 2.将照射量仪调节到照射量率测量档,并选择适当量程。 3.选择不同管电压、管电流,分别测量 X 线机输出照射量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 将实验步骤 3 中测得的 X 线机输出照射量率填入表 3-2 中,分析照射量率与曝光条件 kV 和 mAs 之间的关系。 表 3-2 不同曝光条件下 X 线机输出量表 曝光条件(kV/mA) 60/2 60/3 70/2 70/3 80/2 80/3 X线输出量(c·kg-1 ·s) 二、铅当量的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铅当量的概念。 2.学习铅当量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与设备】 X 线机、标准铅片、激光准直器、测试仪、米尺、透射光密度计、待测试料(铅橡皮、 诊视床板、铅玻璃、水泥板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1.按图 3-7 摆放实验器材。 2.用激光准直器将 X 线管焦点、铅当量测试仪准直圆孔的中心和电离室的有效中心调整 在同一条直线上。 图 3-7 铅当量测试装置 3.使焦点至铅当量测试仪准直圆孔的中心的距离为 40cm,标准铅片至电离室有效中心 的距离为 10cm。 影像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4.调节照射野的大小,有用线束在标准铅片处的照射直径不大于4cm。 5.选定kW和m4s。 6.测定没有铅片(d=0)时测试点处的照射量率。 7.由薄到厚依次在准直孔内加入铅片,分别记录测试点处的照射量率 8.将各种不同厚度试料插入准直孔内,用上述的几何条件和照射条件,分别测量透射照 射量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将实验步骤7中测得测试点处的照射量率X填入表3-3中,在以铅片厚度为横坐标 X线透射照射量率为纵坐标的半对数坐标纸上做出铅的吸收曲线。 表3-3不同厚度铅片的照射量率 标准铅厚度dm) 0 透射照射量率X (CKgs) 2.将实验步骤8中测得各种试料测试点处 猴量率填入表3一-4中,从铅的吸收 曲线上找出与各种试料相同的照射量率数值, 》入对应的铅的厚度即为这些试料的铅当 安 不同试料的铅当量 试料名称 试料厚度(m) 透射照射量率X (C.Kgs) 铅当量(mmPb) 三、半价层的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半价层的基本概念 2.掌握半价层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与设备】 X线机、照射量仪、不同厚度标准滤过铝片、铅准直器、水准仪、米尺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4.调节照射野的大小,有用线束在标准铅片处的照射直径不大于 4cm。 5.选定 kV 和 mAs。 6.测定没有铅片(d=0)时测试点处的照射量率X0 。 7.由薄到厚依次在准直孔内加入铅片,分别记录测试点处的照射量率 X。 8.将各种不同厚度试料插入准直孔内,用上述的几何条件和照射条件,分别测量透射照 射量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将实验步骤 7 中测得测试点处的照射量率 X 填入表 3-3 中,在以铅片厚度为横坐标、 X 线透射照射量率为纵坐标的半对数坐标纸上做出铅的吸收曲线。 表 3-3 不同厚度铅片的照射量率 标准铅厚度 d(mm) 0 透射照射量率 X (C•Kg-1•s-1) 2. 将实验步骤 8 中测得各种试料测试点处的透视照射量率填入表 3-4 中,从铅的吸收 曲线上找出与各种试料相同的照射量率数值,这些数值对应的铅的厚度即为这些试料的铅当 量。 表 3-4 不同试料的铅当量 试料名称 试料厚度(mm) 透射照射量率 X (C•Kg-1•s-1) 铅当量(mmPb) 三、半价层的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半价层的基本概念。 2.掌握半价层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与设备】 X 线机、照射量仪、不同厚度标准滤过铝片、铅准直器、水准仪、米尺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影像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1.按图3-8所示放置测量仪器。 图3-8半价层的测量示意图 2.利用水准仪调整X线管焦点、准直器圆孔中心及探头中心之位置,使其在一条直线 上. 3.利用米尺测量焦点到标准滤过片(准直器圆孔中心位置)距离为40m,焦点到探测 器有效中心位置为50cm。 4分别预选照射条件,管电压k化管电流4及曝光时间s。 5.在铅准直器内分别放置不同厚度标准铝滤过片,测量对应不同吸收铝片时透射X线强 6变换照射条件,观察半价层与照射条件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分析】 将实验步骤5中测得数据填入表3-5中,以表中吸收镯 为横坐标,以测量的透射 X线量为纵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标准铝片吸收典羲,标准铝片吸收曲线确定透射 线量为没有吸收铝片时射线强度一半所对应的铝片 卿在该照射条件下的半价层厚度。 表3-5不同标准吸收铝 谢线量(c/kg·s) 吸收铝片 00.40.81.01.4 2.02.42.83.03.43.63.84.0 (m) 透射线量 (c·kg·s) 像技 、管电压在X线摄影中的作用实验 通过选用不同的管电压对铝梯进行摄影,将铝梯照片的密度值作图39所示的坐标图观 察,掌握管电压在X线摄影中所起的作用。 图3-9铝梯X线照片密度曲线 【实验器材与设备】 X线机、X线照片密度仪、暗盒、胶片、铝梯、铅橡皮、铅号码、坐标纸。 【实验方法与步骤】 L.将装有10”×12”X线胶片的暗盒用铅笔在长轴方向分成五等份,分别标记为I、Ⅱ
1.按图 3-8 所示放置测量仪器。 2. 利用水准仪调整 X 线管焦点、准直器圆孔中心及探头中心之位置,使其在一条直线 上。 图 3-8 半价层的测量示意图 3.利用米尺测量焦点到标准滤过片(准直器圆孔中心位置)距离为 40cm,焦点到探测 器有效中心位置为 50cm。 4.分别预选照射条件,管电压 kV、管电流 mA 及曝光时间 s。 5.在铅准直器内分别放置不同厚度标准铝滤过片,测量对应不同吸收铝片时透射 X 线强 度。 6.变换照射条件,观察半价层与照射条件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分析】 将实验步骤 5 中测得数据填入表 3-5 中,以表中吸收铝片厚度为横坐标,以测量的透射 X 线量为纵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标准铝片吸收曲线。由标准铝片吸收曲线确定透射 线量为没有吸收铝片时射线强度一半所对应的铝片厚度,即在该照射条件下的半价层厚度。 表 3-5 不同标准吸收铝片对应透射线量(c/kg·s) 吸收铝片 (mm) 0 0.4 0.8 1.0 1.4 1.6 1.8 2.0 2.4 2.8 3.0 3.4 3.6 3.8 4.0 透射线量 (c·kg-1·s) 四、管电压在 X 线摄影中的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选用不同的管电压对铝梯进行摄影,将铝梯照片的密度值作图 3-9 所示的坐标图观 察,掌握管电压在 X 线摄影中所起的作用。 图 3-9 铝梯 X 线照片密度曲线 【实验器材与设备】 X 线机、X 线照片密度仪、暗盒、胶片、铝梯、铅橡皮、铅号码、坐标纸。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将装有 10〞×12〞X 线胶片的暗盒用铅笔在长轴方向分成五等份,分别标记为Ⅰ、Ⅱ、 影像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Ⅲ、Ⅳ、V五个区。将暗盒置于摄影台上,使暗盒长轴垂直于摄影台长轴(不采用暗盒长轴 平行于摄影台长轴的原因是避免阳极效应的影响)。 2将铝梯置于暗盒的第I区中间,用铅橡皮遮盖Ⅱ、Ⅲ、Ⅳ、V区,调整X线管位置使 焦-片距为100cm,X线中心线通过第I曝光区中心垂直入射,曝光条件为40kV、50mAs,用 铅号码做好标记“1”。 3.移动铅橡皮遮盖两边,改换曝光区Ⅱ,调整X线管位置使焦一片距为100cm,中心X 线通过第Ⅱ曝光区垂直入射,曝光条件为60kV、5mAs,用铅号码做好标记“2”。 4.移动铅橡皮遮盖两边,改换联光区Ⅲ,调整X线管使焦一片距为100m,中心X线通 过第Ⅲ降光区垂直入射,屡光条件为80kW、2.5As,用铅号码做好标记“3”。 5.移动铅橡皮遮盖两边,改换联光区N,调整X线管使焦一片距1G心m,中心X线通 过第V曝光区垂直入射,曝光条件为100k、1As,用铅号码做记 6.移动铅橡皮遮盖已光区,改换躁光区V,调整X >片距为100cm,中心X 线通过第V曝光区垂直入射,曝光条件为12OkV、1m 码做好标记“5”。 7,对胶片进行暗室冲洗处理。 8.用X线照片密度仪测出五种铝梯照片 梯的密度值D。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步 画测密度值填入表3-6中。 表3 淘摩光条件各阶铝梯的密度值 曝光条件 铝梯照片上各阶对应的密度值 KV mAs 1 2 3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4050 60 802.5 1001 120 2.用m坐标纸,在以铝梯阶数为横坐标(5m代表一阶入、密度值D为纵坐标(1cm 代表密度0.2)的坐标系内,用不同线条分别作出五条密度曲线。根据曲线分析管电压在X 线摄影中的作用。 【思考题】
Ⅲ、Ⅳ、Ⅴ五个区。将暗盒置于摄影台上,使暗盒长轴垂直于摄影台长轴(不采用暗盒长轴 平行于摄影台长轴的原因是避免阳极效应的影响)。 2.将铝梯置于暗盒的第Ⅰ区中间,用铅橡皮遮盖Ⅱ、Ⅲ、Ⅳ、Ⅴ区,调整 X 线管位置使 焦-片距为 100cm,X 线中心线通过第Ⅰ曝光区中心垂直入射,曝光条件为 40kV、50mAs,用 铅号码做好标记“1”。 3.移动铅橡皮遮盖两边,改换曝光区Ⅱ,调整 X 线管位置使焦-片距为 100cm,中心 X 线通过第Ⅱ曝光区垂直入射,曝光条件为 60kV、5mAs, 用铅号码做好标记“2”。 4.移动铅橡皮遮盖两边,改换曝光区Ⅲ,调整 X 线管使焦-片距为 100cm,中心 X 线通 过第Ⅲ曝光区垂直入射,曝光条件为 80kV、2.5mAs,用铅号码做好标记“3”。 5.移动铅橡皮遮盖两边,改换曝光区Ⅳ,调整 X 线管使焦-片距为 100cm,中心 X 线通 过第Ⅳ曝光区垂直入射,曝光条件为 100kV、1mAs,用铅号码做好标记“4”。 6.移动铅橡皮遮盖已曝光区,改换曝光区Ⅴ,调整 X 线管使焦-片距为 100cm,中心 X 线通过第Ⅴ曝光区垂直入射,曝光条件为 120kV、1mAs,用铅号码做好标记“5”。 7.对胶片进行暗室冲洗处理。 8.用 X 线照片密度仪测出五种铝梯照片中各阶铝梯的密度值 D。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步骤 8 中所测密度值填入表 3-6 中。 表 3-6 不同曝光条件各阶铝梯的密度值 曝光条件 铝梯照片上各阶对应的密度值 KV mA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40 50 60 5 80 2.5 100 1 120 1 2.用 mm 坐标纸,在以铝梯阶数为横坐标(5mm 代表一阶)、密度值 D 为纵坐标(1cm 代表密度 0.2)的坐标系内,用不同线条分别作出五条密度曲线。根据曲线分析管电压在 X 线摄影中的作用。 【思考题】 影像技术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