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查询信息。 (2)按决策层次分类,将管理信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 和业务信息。 企业是分层次进行管理的,不同层次的管理具有不同的职 能,需要不同的信息 战略信息:供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时使用,包括系 统內外、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 战术信息:供企业中级管理人员完成大量计划编制、资源分 配等工作时使用。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各种固定信息,历史情况与 现状信息、以及部分具体的外部信息。 业务信息: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执行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 生产或服务活动时使用。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业务活动有关的 反映当前情况的信息。 1.2.3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 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 输和提供五个方面 1信息的收集 根据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把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 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 原始信息收集:在信息或数据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息或 数据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或数据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手段 在某种介质上记录下来
③查询信息。 (2) 按决策层次分类,将管理信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 和业务信息。 企业是分层次进行管理的,不同层次的管理具有不同的职 能,需要不同的信息。 战略信息:供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时使用,包括系 统内外、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 战术信息:供企业中级管理人员完成大量计划编制、资源分 配等工作时使用。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各种固定信息,历史情况与 现状信息、以及部分具体的外部信息 。 业务信息: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执行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 生产或服务活动时使用。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业务活动有关的、 反映当前情况的信息。 1.2.3 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 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 输和提供五个方面: 1.信息的收集 根据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把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 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 原始信息收集:在信息或数据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息或 数据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或数据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手段 在某种介质上记录下来
二次信息收集:收集已记录在某种介质上,与所描述的实体 在时间与空间上已分离开的信息或数据。 二者区别: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地 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它要求时间性强、校验功能强、系统 稳定可*。 二次信息收集则是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的,其实质是 从别的信息系统得到本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它的关键问题在 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二是正确地解 释所得到的信息。 2信息的存储 在信息存储方面应考虑存储量、信息格式、使用方式、存储 时间、安全保密等问题 3信息的加工 对收集到的信息都要进行加工以便得到更加反映本质或更 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 从加工本身来看,可以分为数值运算和非数值处理两大类 (1)数值运算包括简单的算术与代数运算、数理统计中的各 种统计量的计算及各种检验、运筹学中的各种最优化算法以及模 拟预测方法等。 (2)非数值处理包括排序、合并、分类、选择、分配,常规 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等。 4信息的传输
二次信息收集:收集已记录在某种介质上,与所描述的实体 在时间与空间上已分离开的信息或数据。 二者区别: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地 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它要求时间性强、校验功能强、系统 稳定可*。 二次信息收集则是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的,其实质是 从别的信息系统得到本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它的关键问题在 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信息;二是正确地解 释所得到的信息。 2.信息的存储 在信息存储方面应考虑存储量、信息格式、使用方式、存储 时间、安全保密等问题。 3.信息的加工 对收集到的信息都要进行加工,以便得到更加反映本质或更 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 从加工本身来看,可以分为数值运算和非数值处理两大类: (1)数值运算包括简单的算术与代数运算、数理统计中的各 种统计量的计算及各种检验、运筹学中的各种最优化算法以及模 拟预测方法等。 (2)非数值处理包括排序、合并、分类、选择、分配,常规 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等。 4.信息的传输
信息的传输形成企业的信息流。信息传输应考虑信息的种 类、数量、频率、可*性要求等。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传输与信息存储是相联系的。当信息分 散存储于若干地点时,信息的传输量可以减少,但分散存储也会 带来存储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如安全性、一致性等,而且变得 难以解决。如果信息集中存储在同一地点,上述问题比较容易解 决,但信息传输的负担将大大加重。 5信息的提供 信息加工完成后,就应按管理工作的要求以各种形式,将信 息提供给有关单位和人员,在企业中提供的主要形式为各种计 划、统计报表、报告文件等。 1.2.4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 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可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经 济四个方面。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根据不同范畴的问题,需要进行不同的 决策,以及与之相应的信息。这些决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战略规划:确定企业的目标和方针,制定实现目标所需 要的资源配置计划。一般来说,战略规划所需要的信息是经过高 度概括的,主要是外部信息,信息的范围广泛多样。 (2)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经营管理人员按照战略规划确定 的方针策略,运用给定的资源,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3)日常业务管理:日常业务管理就是高效率执行特定业务
信息的传输形成企业的信息流。信息传输应考虑信息的种 类、数量、频率、可*性要求等。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传输与信息存储是相联系的。当信息分 散存储于若干地点时,信息的传输量可以减少,但分散存储也会 带来存储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如安全性、一致性等,而且变得 难以解决。如果信息集中存储在同一地点,上述问题比较容易解 决,但信息传输的负担将大大加重。 5.信息的提供 信息加工完成后,就应按管理工作的要求以各种形式,将信 息提供给有关单位和人员,在企业中提供的主要形式为各种计 划、统计报表、报告文件等。 1.2.4 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 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可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经 济四个方面。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根据不同范畴的问题,需要进行不同的 决策,以及与之相应的信息。这些决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战略规划:确定企业的目标和方针,制定实现目标所需 要的资源配置计划。一般来说,战略规划所需要的信息是经过高 度概括的,主要是外部信息,信息的范围广泛多样。 (2)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经营管理人员按照战略规划确定 的方针策略,运用给定的资源,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3)日常业务管理:日常业务管理就是高效率执行特定业务
的过程。由于业务的内容、目标、所用资源等都是在管理控制过 程中确定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判断的过程不多。所 需要的信息绝大部分是企业内部发生的,信息内容既明确又详 细 1.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1.31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阶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即广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其发展 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电子数据处理(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 这一阶段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 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业务信息。EDP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 人员处理日常业务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节省人力和降低 工作费用。这一阶段还可以再分为两个子阶段:数据单项处理和 数据综合处理。 2.数据的系统处理 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 m,MIS)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计算机已普遍地应 用于各种业务管理,这时开始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为实现 企业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 供业务信息和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MIS有以下特点: (1)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 (2)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
的过程。由于业务的内容、目标、所用资源等都是在管理控制过 程中确定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判断的过程不多。所 需要的信息绝大部分是企业内部发生的,信息内容既明确又详 细。 1.3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1.3.1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阶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即广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其发展 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l.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 这一阶段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 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业务信息。EDP 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 人员处理日常业务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节省人力和降低 工作费用。这一阶段还可以再分为两个子阶段:数据单项处理和 数据综合处理。 2.数据的系统处理 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 m,MIS) 阶段。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计算机已普遍地应 用于各种业务管理,这时开始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为实现 企业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 供业务信息和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MIS 有以下特点: (1) 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 (2) 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
3)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4)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即可以利用一定的规则和公式 来解决例行的和反复进行的、有章可循、可以“委托”给计算机 处理的问题,如用线性规划求解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等问题。 这种决策主要面向企业中、低层管理人员 3支持决策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在企业中,高、中层管理决策问题 具有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特征,即:决策的目标和评价标准经 常变动;支持决策的信息不能完全获得;支持决策的信息具有不 确定性和模糊性;决策规则依决策者或决策环境而变化。为支持 或辅助管理中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的决策,岀现了以下各种 支持决策的系统。 (1)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Ds S是在半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 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 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 统 DSS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主要针对管理人员经常面临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②系统主要应用数据和模型进行决策分析研究,需要模 型库的支持。 ③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会话的方式来使用
(3) 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4) 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即可以利用一定的规则和公式 来解决例行的和反复进行的、有章可循、可以“委托”给计算机 处理的问题,如用线性规划求解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等问题。 这种决策主要面向企业中、低层管理人员。 3.支持决策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在企业中,高、中层管理决策问题 具有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特征,即:决策的目标和评价标准经 常变动;支持决策的信息不能完全获得;支持决策的信息具有不 确定性和模糊性;决策规则依决策者或决策环境而变化。为支持 或辅助管理中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的决策,出现了以下各种 支持决策的系统。 (1)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DS S 是在半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 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 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 统。 DSS 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 主要针对管理人员经常面临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② 系统主要应用数据和模型进行决策分析研究,需要模 型库的支持。 ③ 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会话的方式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