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0(续)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EcRcC2RbXo+URL基本组成如下:一三 极 管T:起放大作用。负载电阻Rc、R.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换为电压输出7偏置电路Ec、Rs:使三极管有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从而工作在线性放大区,给输出信号提供能量。耦合电容C、C2:起隔直作用;对交流起耦合的作用
11/210 Uo Ui EC 一、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续) 基本组成如下: –三 极 管T:起放大作用。 –负载电阻RC 、RL: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换为电压输出 –偏置电路EC 、Rb:使三极管有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从 而工作在线性放大区,给输出信号提供能量。 –耦合电容C1 、C2:起隔直作用;对交流起耦合的作用
12/210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U,=O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直流工作状态。静态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值IBo、IcoUcEo,即静态分析静态工作点Q。静态工作点的位置直接影响放大电路的质量。静态分析方法(1)角解析法(2)图解分析法Ec1.解析法Rc借助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来求直流通路是能通过直流的通道R问题:如何画直流通路?将电路中的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开路,即可得到
12/210 二、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工作原理 静态 Ui=0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也称直流工作状态。 静态分析 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值IBQ、ICQ、UCEQ,即 静态工作点Q。静态工作点的位置直接影响 放大电路的质量。 静态分析方法(1)解析法(2)图解分析法 1. 解析法 借助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来求。 直流通路是能通过直流的通道。 Uo Ui EC 问题:如何画直流通路? 将电路中的耦合电容和旁路电 容开路,即可得到
13/210工作原理1.解析法(续)(1)首先画出直流通路oEc(2)求静态值Rc求解顺序是先求IBo—lcQ→UcEQRbIcQEc-UBEQIBQIBQ =TR,UcEQUBEQ其中 UBEQ为二极管导通电压:Si管: UBEQ=0.6V~0.7VGe管: UBE0=0.2V~0.3VIco = βIBQUcEQ-Ec-IcQRc
13/210 工作原理 1. 解析法(续) EC IBQ ICQ UBEQ UCEQ 其中 UBEQ为二极管导通电压: Si管:UBEQ=0.6V~0.7V Ge管: UBEQ=0.2V~0.3V b C BEQ BQ R E U I (2)求静态值 I CQ βI BQ (1) 首先画出直流通路 求解顺序是先求IBQ→ICQ→UCEQ UCEQ =EC -ICQRC
14/2102.图解法(1)由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入直流负载线求IBO、UBEQIB = f(UBE)→输入特性曲线[UBE=Ec-IBRb→输入回路直流负载线画出直流负载线,直流负载线和输入特性曲线的交点即是静态工作点Q,由Q可确定IBQ、UBEQ·Ec直流负载线斜率.1/RIBRcE/RbR11特性曲线工UcEIBQ福BEUBEO EUBE
14/210 2. 图解法 (1)由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入直流负载线求IBQ、UBEQ EC IB IC UBE UCE → 输入特性曲线 → 输入回路直流负载线 IB UBE Ec /Rb Ec IBQ UBEQ Q 直流负载线斜率- 1/Rb 画出直流负载线,直流负载线和输入特性曲线的交点即是 静态工作点Q,由Q可确定IBQ、UBEQ。 BE C B b B BE U E I R I f U 特性曲线
15/210(2)由输出特性曲线和输出回路直流负载线求Ico、UcEQ[lc= f(UcE)/B=IBQ → 输出特性曲线一→输出直流负载线UcE = Ec - IcRc求直流负载线两点坐标(Ec,0),(0,Ec/R)直流负载线和输出特性曲线的有多个交点。只有与IB=IBQ对应的那条曲线的交点才是静态工作点。ic/mAoEc臣Rc1Rb斜率IRcBTUCEIcQBQUBEUucE/VUCEQEc
15/210 → 输出特性曲线 → 输出直流负载线 (2)由输出特性曲线和输出回路直流负载线求ICQ、UCEQ EC IB IC UBE UCE 求直流负载线两点坐标(EC ,0), (0 ,EC /Rc ) 直流负载线和输出特性曲线的有多个交点。只有与IB =IBQ 对应的那条曲线的交点才是静态工作点。 CE C C C B BQ C CE U E I R I f U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