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测试卷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同步 九年级语文(上 第六单元 NO 9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听力(10分) 1听写:学好语文九个字。请听好了,用楷书或行书把这九个字规范、 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认真听一段短文,完成(1)-(4题。(8分) (1)奥运精神倡导的是 (2)中国有一个申奥的口号是 (3中国文化的 、道家的不争,与奥运 精神有很多契合之处。 (4)本文的中心认为2008奥运要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3仿照例句的句式和所用修辞,写出你对“家”的感受。(4分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家是温 暧的港湾,家也是永远的岸。 仿句:如果 ,那么_, 4填空。(10分,选填10处 (1)春蚕到死丝方尽,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千嶂里 (4)《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诸葛亮一片赤诚忠心的名句是:
113 NO.9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听力(10 分) 1.听写:学好语文九个字。请听好了,用楷书或行书把这九个字规范、 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 分) 2. 认真听一段短文,完成(1)—(4)题。(8 分) (1)奥运精神倡导的是: (2)中国有一个申奥的口号是: (3)中国文化的 、 、道家的不争,与奥运 精神有很多契合之处。 (4)本文的中心认为 2008 奥运要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 。 二、积累与运用(30 分) 3.仿照例句的句式和所用修辞, 写出你对“家”的感受。(4 分)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家是温 暧的港湾,家也是永远的岸。 仿句:如果 ,那么 , , 。 4.填空。(10 分,选填 10 处) (1)春蚕到死丝方尽, 。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3)千嶂里, 。 (4)《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诸葛亮一片赤诚忠心的名句是: , 。 第六单元 九 年 级 语 文 (上)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战争激烈紧张场面 的句子是 6)《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7)莫道不消魂,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明自己壮志的句子是: (9)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揭示词人和征夫心理矛盾,抒发思乡之 情的句子是: 5名著考查。(12分 1)下面是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故事,请你在 括号里填上一位相应的人物。(3分 ①三调芭蕉扇( ②大战流沙河( ③倒拔垂杨柳( ④智取生辰纲( ⑤误入白虎堂( ⑥拳打镇关西( (2)《鲁宾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本书由三部分 构成,第一部分写鲁宾孙离家出走到巴西经营种植园,第二部分为 作品最精彩扣人部分,描写的是 第三部分 。鲁宾孙在岛上共生活 年,他还救了一个徒弟叫 。②2分) (3)《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一共游历了四个地方,这四个地方是: ,慧马国。(3分) 4)你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或一篇作品,一个人物)是 你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不少于30字)(4分)
114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战争激烈紧张场面 的句子是: , 。 (6)《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7)莫道不消魂, , 。 (8)《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明自己壮志的句子是: , , 。 (9)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揭示词人和征夫心理矛盾,抒发思乡之 情的句子是: , 。 5.名著考查。(12 分) (1)下面是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故事,请你在 括号里填上一位相应的人物。(3 分) ①三调芭蕉扇( ) ②大战流沙河( ) ③倒拔垂杨柳( ) ④智取生辰纲( ) ⑤误入白虎堂( ) ⑥拳打镇关西( ) (2)《鲁宾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本书由三部分 构成,第一部分写鲁宾孙离家出走到巴西经营种植园,第二部分为 作品最精彩扣人部分,描写的是 ,第三部分 描写 。鲁宾孙在岛上共生活 了 年,他还救了一个徒弟叫 。(2 分) (3)《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一共游历了四个地方,这四个地方是: , , ,慧马国。(3 分) (4)你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或一篇作品,一个人物)是 , 你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不少于 30 字) (4 分)
6汉字天地: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bian策 琐xie 学j 孤芳自 shang tui唐 shuai落 聪hui 义愤填ying 三、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 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 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 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 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 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 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 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 亲陈王者。 7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2分)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8.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故天下传之 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 言陈王故情 辍耕之垄上 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已为王 此教我先威众耳 王陈 115
115 6.汉字天地: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 biān 策 琐 xiè 学 jí 孤芳自 shǎng ( ) ( ) ( ) ( ) tuí 唐 shuāi 落 聪 huì 义愤填 yīng ( ) ( ) ( ) ( ) 三、阅读理解(50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 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 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 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 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 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 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 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 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 亲陈王者。 7.用“/” 给文中画线句断句。(2 分) 陈 王 出 遮 道 而 呼 涉 陈 王 闻 之 乃 召 见 载 与 俱 归。 8.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故.天下传之 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 A. B. 言陈王故.情 辍耕之.垄上 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已为王. C. D. 此教我先威.众耳 王.陈
9翻译句子。(3分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10.“燕雀”和“鸿鹄”各比喻什么?“燕雀”在文中指的是谁?(4分) 1.[甲][乙]两段分别表现了陈涉的什么品质?两段文字均选自于 《史记·陈涉世家》,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21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 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 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1) 及 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 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愁以咨之,然后施 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 此后 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116
116 9.翻译句子。(3 分)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10.“燕雀”和“鸿鹄”各比喻什么?“燕雀”在文中指的是谁?(4分) 11.[甲][乙]两段分别表现了陈涉的什么品质?两段文字均选自于 《史记• 陈涉世家》,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21 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 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 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1) 及 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 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愁以咨之,然后施 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2)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 ,此后 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在文中画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语句。(直接填在文中横线上)(3分) 13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以塞忠谏之路也 (2)性行淑均 3试用于昔日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5)臣本布衣 (6)先帝不以臣卑鄙 14下列各项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恢弘志士之气 A此皆良实 (B)有所广益 (C)愿陛下亲之、信之 D欲穷其林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4)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5吴广以为然 (6扶苏以数谏故 A(1)2)/(3)6)/(4(5) (B(1)(5)/(2)(3)(6)/(4) C)(1)/(2(3)/(4)(5)/(6) (D(1)(3)/(2)(6)/(4)(5) 16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蜀汉当时的形势。(4 (1)不利条件 (2有利条件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17
117 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在文中画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语句。(直接填在文中横线上)(3 分) 13.解释下列加点词。(3 分) (1)以塞.忠谏之路也 (2)性行淑.均 (3)试用..于昔日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5)臣本布衣.. (6)先帝不以臣卑鄙.. 14.下列各项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恢弘..志士之气 (A)此皆良实.. (B)有所广益.. (C)愿陛下亲.之、信之 (D)欲穷.其林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4)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5)吴广以.为然 (6)扶苏以.数谏故 (A)(1)(2) / (3)(6) / (4)(5) (B)(1)(5) / (2)(3)(6) / (4) (C )(1) / (2)(3) / (4)(5) / (6) (D)(1)(3) / (2)(6) / (4)(5) 16.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蜀汉当时的形势。(4 分) (1)不利条件: (2)有利条件: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