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充血、出血、水肿 一、充血 目的:通过肉眼观察和镜检,能够认识动脉充血(简称充血)、静脉充血 (即淤血)的形态表现,并以形态表现联系到它的发生原因、机制及其对机体 的毖响。 材料: 标本:肺充血、颈静脉淤血、马传贫急性型肺淤血出血、马传贫槟榔 肝。 切片:肝淤血(观察) 肺充血(示教) 观察: (1)肺充血:充血的肺脏呈弥漫的鲜红色,比正常肺稍肿大,质地较实 在。镜检肺动脉和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充盆着红细胞,血管数量显 著增多(图1-1、图1-2)。必须说明的是:尸体剖检时,通常不易见到动脉 充血。这是由于:①家畜临死时,全身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发生反射性收缩, 血液被排挤出动脉:②充血变化短暂,一般仅出现于炎症初期,随着病理过 程的进一步发展,常常被其他变化(如淤血)替换:③动物死后,血管壁的周 有机能消失,失去紧张性,血液受重力影响而下沉,出现所谓“沉降性充 血”,改变了原有动脉充血状态。④死于心力衰竭的动物,常因全身淤血掩 盖了生前动脉充血表现。 图1-2肺充血10×10H 毛细血管数量增多,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2)肝淤血:眼观,肝肿大、被膜紧张,边缘变钝颜色紫红,切面流出 多量暗红色血液。久之,由于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隙呈红棕色(淤血),周 围部呈淡灰黄色,红黄相间,颇似槟榔切面的花纹,故淤血肝常有“槟榔 肝”之称(图1-3)。 图1-3槟榔肝 镜检,肝小叶中央静脉、窦状隙、叶下静脉高度扩张,充多量红细胞 (图1-4、图1-5、图1-6)。肝细胞肿胀,胞浆内有空泡。如果继发肝水 肿,则肝细胞与窦状隙之间的淋巴腔(狄氏隙)略有扩张。 图14肝淤血10X10HE 黄色箭头所示,中央静脉周围窦状隙扩张充满红细胞, 此处肝细胞受压迫而发生菱缩消失
图1-5肝淤血10×40H5 中央静脉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 肝突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 图1-6肝淤血10×40E 小叶间静脉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 二、出血 目的:认识出血的形态学变化 材料: 标本:肾点状出血、皮肤点状出血、膀胱点状出血、空肠小点出血、会 厌软骨小点出血、肠淤斑、胃底淤血、淋巴结出血、脑出血、心肌内膜(外 膜)出血、心包积血。 切片:淋巴结出血(观察 肠出血(示教)
观察: 渗出性出血,由于出血细微,一般表现为出血点、出血斑和溢血。破裂 性出血,多形成血肿或腔出血。 (1)肠出血:眼观,肠黏膜上散在着很多红色小点。镜检,可见小肠黏 膜固有层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血管周围组织中有大量散在或积聚的红细 胞。固有层有出血灶,红细胞堆积呈一片红染,红细胞形态模糊。其中固有 层结构消失。 (2)淋巴结出血:主要表现在囊下窦区域和小梁淋巴窦区域出血,所以 呈大理石样外观。镜检,可见以上区域出现程度不一的红细胞,与此同时, 可见到浆液纤维蛋白和炎症细胞的渗出,淋巴细胞减少(图1-7、图1-8)。 严重者,出血可波及所有区域,血管充血,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图1-7淋巴结出血10X10HE 小梁周突充满大量红细胞 三、水肿 目的:了解各器官水肿时形态学特点。 材料: 标本:肺水肿、皮肤水肿、胃壁水肿、盲肠黏膜水肿、心包积水 切片:肺水肿(观察) 观察: 市水肿时,外观半透明,表面湿润 质地较正常实在,切面流出含有许 多气泡的淡红色血水。胸膜下和小叶间隙增宽,呈胶陈样,重量增加。镜 检,肺泡腔内所积存的水肿液呈均质粉红色,为含蛋白性物质,其中混有上 皮细胞及个别嘻中性白细胞,以及较多的红细胞。肺泡间隔增宽,毛细血管 扩大,高倍镜观察时管壁不消,毛细血管内充盈有大量红细胞,小叶中较大 的血管都扩张,充盆大量红细胞 8
图1-8淋巴结出血10X40吧 淋巴小结中充满大量红细胞。被膜下突充满大量红细胞。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