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倒译--常用词语的理解与表达(二) 重点:日汉语的语序差异 难点:日语语序特点 第四章:分译与合译--同形汉字词的翻译( 重点:形同异义词的翻译 难点:词义不完全对应词的翻译 第五章:意译--坷形汉字词的翻译(二) 重点:凝练法 难点:词语的引申 第六章:加译--俗语、流行语的翻译 重点:俗语、流行语的翻译 难点:无对应词义的俗语的翻译 第七章:简译--成语的翻译 重点:成语的翻译 难点:谚语的翻译 第八章:变译--专有名词的翻译 重点:有关国情的名词的翻译 难点:无对应译名词的处理 第九章:反译--关联词语的翻译 重点:关联词语的翻译 难点:逆接关联词语的翻译 在以上述内容中,要重点掌握俗语、流行语的翻译,同形汉字词外来语专有 名词的翻译以及各种相关的翻译技巧,提高汉译日的能力。 四.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 在每一章节之后,安排课外作业,指导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翻译练习, 以了解学生对所讲述内容理解程度以及对各种翻译技巧的运用情况。 五.各个章节学时分配
6 第三章:倒译————常用词语的理解与表达(二) 重 点:日汉语的语序差异 难 点:日语语序特点 第四章:分译与合译————同形汉字词的翻译(一) 重 点:形同异义词的翻译 难 点:词义不完全对应词的翻译 第五章:意译————同形汉字词的翻译(二) 重 点:凝练法 难 点:词语的引申 第六章:加译————俗语、流行语的翻译 重 点:俗语、流行语的翻译 难 点:无对应词义的俗语的翻译 第七章:简译————成语的翻译 重 点:成语的翻译 难 点:谚语的翻译 第八章:变译————专有名词的翻译 重 点:有关国情的名词的翻译 难 点:无对应译名词的处理 第九章:反译————关联词语的翻译 重 点:关联词语的翻译 难 点:逆接关联词语的翻译 在以上述内容中,要重点掌握俗语、流行语的翻译,同形汉字词外来语专有 名词的翻译以及各种相关的翻译技巧,提高汉译日的能力。 四. 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 在每一章节之后,安排课外作业,指导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翻译练习, 以了解学生对所讲述内容理解程度以及对各种翻译技巧的运用情况。 五. 各个章节学时分配
各个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主要内容 备注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 小计 章汉译日总原则 章常用词语理解与表达 三章常用词语理解与表达4 四章|同形汉字词的翻译 五章同形汉字词的翻译 六章俗语、流行语的翻译4 七章|成语的翻译 八章外来语专有名词翻译4 九章关联词语的翻译 六.相关联的课程 预修课程 在开设本课程前学生需要学习综合日语、现代日语语法、日语修辞学、翻译 理论与实践课Ⅰ等课程。了解并掌握日汉语在词义、语序、句子结构、修辞手段 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和汉译日的基本技巧。 2后续课程 综合日语、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语口译等课程。学习本课程后,可为学生 后续学习以及工作、就业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日汉互译教程》高宁张秀华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7第二版 2、《汉日翻译教程》苏琦商务印书馆2008.10重排版 3、《漢訊日精編教程》陈岩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8第一版 2建议参考书目: 7
7 章节 主 要 内 容 各个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备 注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小计 一章 汉译日总原则 2 二章 常用词语理解与表达 4 三章 常用词语理解与表达 4 四章 同形汉字词的翻译 4 五章 同形汉字词的翻译 4 六章 俗语、流行语的翻译 4 七章 成语的翻译 4 八章 外来语专有名词翻译 4 九章 关联词语的翻译 2 合 计 32 六. 相关联的课程 1.预修课程 在开设本课程前学生需要学习综合日语、现代日语语法、日语修辞学、翻译 理论与实践课Ⅰ等课程。了解并掌握日汉语在词义、语序、句子结构、修辞手段 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和汉译日的基本技巧。 2.后续课程 综合日语、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语口译等课程。学习本课程后,可为学生 后续学习以及工作、就业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日汉互译教程》 高宁 张秀华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7 第二版 2、《汉日翻译教程》苏琦 商务印书馆 2008.10 重排版 3、《漢訳日精編教程》 陈岩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8 第一版 2.建议参考书目:
1、《日汉翻译理论与技巧》高烈夫商务印书馆1993.5第一版 2、《新编日汉翻译教程》庞春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第一版 3、《日汉翻译教程》髙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第一版 4、《简明日汉翻译教程》罗兴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9第一版 5、《实用汉日经济翻译教程》陈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第一版 八.成绩评定 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平时成绩或作业成绩占总成绩中的20-30%、期末 考核卷面成绩在总成绩中占70-80% 编写人(签字):。喜君_编写人职称:讲师 审阅人(签字):秦颖_审阅人职称:副教授 审批人(签字):刘俊民_审批人职务:副院长 本大纲启用日期:2013年9月1日
8 1、《日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高烈夫 商务印书馆 1993.5 第一版 2、《新编日汉翻译教程》庞春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3 第一版 3、《日汉翻译教程》 高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1 第一版 4、《简明日汉翻译教程》罗兴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9 第一版 5、《实用汉日经济翻译教程》 陈岩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6 第一版 八.成绩评定 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平时成绩或作业成绩占总成绩中的 20—30%、期末 考核卷面成绩在总成绩中占 70—80%。 编写人(签字): 喜 君 编写人职称: 讲师 审阅人(签字): 秦颖 审阅人职称: 副教授 审批人(签字): 刘俊民 审批人职务: 副院长 本大纲启用日期:2013 年 9月 1日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A Survey of Japan 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4203016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总学分:2 总学时:32学时(理论课32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教育目标 日本概况是日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教育课程,可以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提 供有关日本国情的知识储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日本的历史、地理、政 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日本的国情知识。 、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 日本概况包括日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要求学生对每一章的内容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对其中的常识和一些基本的专门 术语须熟练掌握。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为高年级阶段专业知 识的学习打好基础;难点是如何在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去理 解日本的历史和经济等。另外,地名、人名和其他一些专有名词的读音不易掌握, 须加以强调。 第一篇日本的地理 教学要求
9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A Survey of Japan 一、 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4203016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开课学期:第 4学期 总学分:2 总学时:32学时(理论课 32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教育目标 日本概况是日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教育课程,可以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提 供有关日本国情的知识储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日本的历史、地理、政 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日本的国情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 日本概况包括日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要求学生对每一章的内容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对其中的常识和一些基本的专门 术语须熟练掌握。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为高年级阶段专业知 识的学习打好基础;难点是如何在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去理 解日本的历史和经济等。另外,地名、人名和其他一些专有名词的读音不易掌握, 须加以强调。 第一篇 日本的地理 一、教学要求
了解日本的地理环境和位置;掌握其面积及地区划分;大致了解日本的人口,气 候,日本列岛特征;熟悉日本资源状况和交通现状;简单了解日本各个地方的简 况等。 、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面积;日本的人口和气候;日本列岛:日本的资源; 日本的交通:日本的各个地方 第二篇日本社会 、教学要求 简单了解日本天皇、统治机构、中日关系,日本教育制度及科学技术;初步了解 战后日本经济现状,日本农业、水产业、工业、中小企业;探寻日本经济成功及 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能通过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状况,找到两者异同点; 了解日本文化的起源及特性,尤其是具有日本特色的传统文化;初步掌握日本的 风俗习惯以便更好的学好日语,与日本人交流等。 、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政治方面,如日本天皇、统治机构、中日关系等;日本教育制度及科 学技术;经济方面,如日本经济成功的原因、看日企内外、日本的企业经营:日 本的文化;风俗习惯;日本人等 第三篇日本历史 、教学要求 掌握日本历史的大致时代划分,简单了解大和,奈良,平安,镰仓,室町,江户, 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重大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当时产生的具有代表性 的论著。 、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日本的起源及古代国家的形成;律令国家的形成;贵族政治和国风文 化:武家社会的形成和成长;幕藩体制的成败兴衰;近代国家的成立及其和周边 的关系;近代日本与亚洲;战后日本的出发。 2.实验课教学内容
10 了解日本的地理环境和位置;掌握其面积及地区划分;大致了解日本的人口,气 候,日本列岛特征;熟悉日本资源状况和交通现状;简单了解日本各个地方的简 况等。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面积;日本的人口和气候;日本列岛;日本的资源; 日本的交通;日本的各个地方。 第二篇 日本社会 一、教学要求 简单了解日本天皇、统治机构、中日关系,日本教育制度及科学技术;初步了解 战后日本经济现状,日本农业、水产业、工业、中小企业;探寻日本经济成功及 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能通过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状况,找到两者异同点; 了解日本文化的起源及特性,尤其是具有日本特色的传统文化;初步掌握日本的 风俗习惯以便更好的学好日语,与日本人交流等。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政治方面,如日本天皇、统治机构、中日关系等;日本教育制度及科 学技术;经济方面,如日本经济成功的原因、看日企内外、日本的企业经营;日 本的文化;风俗习惯;日本人等。 第三篇 日本历史 一、教学要求 掌握日本历史的大致时代划分,简单了解大和,奈良,平安,镰仓,室町,江户, 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重大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当时产生的具有代表性 的论著。 二、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日本的起源及古代国家的形成;律令国家的形成;贵族政治和国风文 化;武家社会的形成和成长;幕藩体制的成败兴衰;近代国家的成立及其和周边 的关系;近代日本与亚洲;战后日本的出发。 2.实验课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