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题号 六七八总分 得分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把这份试卷比 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 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选出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硬面饽饽(b0)值更(geng)梆子(bang)跳踉( liang) B.万籁俱寂(lai)如垢入詈(li)殚智竭力(dan)嚎叫(hoo) C.自诩(yu) 坍(tan)塌肇(zhao)祸须臾(yu) D.窗棂(lng) 缓颊(ja)猱(no)升霰(xian)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坟墓拮据庇护荣华富贵B.桅杆堡垒妨范乔装打扮 C.原委屠宰匹配笑逐颜开D.规矩倒霉高耸张牙舞爪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2分) “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园。” 江苏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 C.开辟我国海洋事业新局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法》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D.墨西哥湾油井泄漏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没有成熟技术的保障呢,还是由于缺乏风险忧患意识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 2016-2017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把这份试卷比 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 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 1.选出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硬面饽饽(bō) 值更(gēng) 梆子(bāng) 跳踉(liáng) B.万籁俱寂(lài) 如垢入詈(lì) 殚智竭力(dān) 嚎叫(háo) C.自诩 (yú) 坍(tān)塌 肇(zhào)祸 须臾(yú) D.窗棂(líng) 缓颊(jiá) 猱(náo)升 霰(xiàn)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坟墓 拮据 庇护 荣华富贵 B.桅杆 堡垒 妨范 乔装打扮 C. 原委 屠宰 匹配 笑逐颜开 D.规矩 倒霉 高耸 张牙舞爪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2 分) A.“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园。” B.江苏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 C.开辟我国海洋事业新局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法》于 2010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D.墨西哥湾油井泄漏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没有成熟技术的保障呢,还是由于缺乏风险忧患意识
4.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B.那些字词念了五十来遍,早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 C我并不以为我的儿子会是无所不至、一无所能的白痴 D.那帮仗势欺人而又愚蠢可笑的恶少不知是计,果然中了圈套。 6.下面是对四部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小李广”花荣、“智多星” 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人是张飞、关羽、刘备。 D.《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宝玉缘》该书以贾 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 7.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黑信》一文中警察局长可能是个蠢人,但也可能是个聪明人,不惜以自己下台为代价,让 国王丢丑,让全国百姓都知道国王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华的傻瓜
呢? 4.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 ....着。 B.那些字词念了五十来遍,早已经能够倒背如流 ....了。 C.我并不以为我的儿子会是无所不至 ....、一无所能的白痴。 D.那帮仗势欺人 ....而又愚蠢可笑的恶少不知是计,果然中了圈套。 6.下面是对四部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小李广”花荣、“智多星” 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人是张飞、关羽、刘备。 D.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宝玉缘》该书以贾 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 7.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黑信》一文中警察局长可能是个蠢人,但也可能是个聪明人,不惜以自己下台为代价,让 国王丢丑,让全国百姓都知道国王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华的傻瓜
B.在《最后一片叶子》中,我们初见到的贝尔曼是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鹜远、郁郁 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C.梁实秋的《猫的故事》表现的对动物生命的珍视。 D.《满腔热血已经沸腾》对周久义和田立业这两个不同个性的英雄牺牲的描写手法是一样的 8.用语不得体的一句话是(2分)() A.您的一席话,对我帮助很大 B.李老师,请您再给我讲讲这道题吧! C.旅客须通过安全检查门,携带的行李物品须经仪器检查。 D.我们盛情地请您来参加演出,您一定感到很荣幸。 9.名句默写。(5分) (1) 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孟语录三则) (2) 于我如浮云。(孔孟语录三则)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一年一度秋风劲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5)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口语交际与运用(共5分) 考试结束后,小明和同学小强乘火车去上海看世博会 (1)在火车上,他俩和邻座的一位老大爷聊起了各自的家乡 小明对老爷爷说:“ 分)
B.在《最后一片叶子》中,我们初见到的贝尔曼是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 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C .梁实秋的《猫的故事》表现的对动物生命的珍视。 D.《满腔热血已经沸腾》对周久义和田立业这两个不同个性的英雄牺牲的描写手法是一样的。 8. 用语不得体的一句话是 (2 分) ( ) A. 您的一席话, 对我帮助很大。 B.李老师,请您再给我讲讲这道题吧! C.旅客须通过安全检查门,携带的行李物品须经仪器检查。 D.我们盛情地请您来参加演出,您一定感到很荣幸。 9.名句默写。(5 分) (1)------------------------------,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孟语录三则) (2)----------------------,于我如浮云。(孔孟语录三则)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4)一年一度秋风劲,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5)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二、口语交际与运用(共 5 分) 1.考试结束后,小明和同学小强乘火车去上海看世博会。 (1)在火车上,他俩和邻座的一位老大爷聊起了各自的家乡。 小明对老爷爷说:“ 。”(2 分)
小明说完,老爷爷微笑着点点头:“嗯,看来你们家乡的确很美,很有特色,有机会真想去 你们那儿看看。你刚才的介绍也很有文采嘛。不错!不错!” (2)到了上海,他们在X×宾馆318房间住下。为了便于父母跟自己联系,小明用房间的电 话拨通爸爸的手机,说 ”(3分) 三、阅读诗歌和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28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分)《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天净沙是 秋思是散曲的 2.(4分)《天净沙·秋思》作者 代著名 作家、 家。他与 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 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小明说完,老爷爷微笑着点点头:“嗯,看来你们家乡的确很美,很有特色,有机会真想去 你们那儿看看。你刚才的介绍也很有文采嘛。不错! 不错!” (2)到了上海,他们在××宾馆 318 房间住下。为了便于父母跟自己联系,小明用房间的电 话拨通爸爸的手机,说:“ 。”(3 分) 三、阅读诗歌和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28 分) (一)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 分)《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4 分)《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 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 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 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 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 动人心魄的力量。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 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二)阅读《狼》,完成下列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 之并驱如故。 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 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 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 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 动人心魄的力量。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 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二)阅读《狼》,完成下列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 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 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 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