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结构的基本原理 跑、跳、叫、桌子、苹果…都是这一类的“码”,是某种现实现象的 符号,用以指称现实中的具体现象。这些“码”如何“编”成话语,进 行交际,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归根结底,实质上都是 现实规则测的反映,例如猫、狗等有生命的事物能够跑、跳、叫…因 而可以组成“猫叫(了)”、“狗跳(了)”这样的简单向,而天、地、桌 子,苹果等无生命的事物就不能与跑、跳、叫这一类表行为动作的 “码”组合,“叫天天不应”似乎“天”可以与“叫”组合,其实这里“叫” 的是“人”。所以语言的“码”和组“码”造的规则都会直接或间接 地受现实规则的制约,或者简单地说,就是现实规则的投射。不同 语言接受这种投射的方式虽然千差万别,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构, 但它们都是现实规则的这样那样的投射,是现实的编码体系,这一 性质相互间不会有实质的差别,不然不同语言之间也就很雉通过 翻译进行思想交流了。 语言对公式中的第二个“现实”的关系可以简单地说是用码, 就是人们用语言去认知现实,复原和揭乐隐含于现实中的规律。 用码也属于编码的范畴,但是为了达别和第一个“现实”的关系,这 里使用“用码”这个字眼儿。用码就是说话,表达对现实的认识,人 类创造语的月的就在于这种“用”,使之成为人类适应和改造现 实的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说话的行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想说 就说;说出来的话无穷无尽,不可计量,但是说话时所用的“码”和遵 循的规则是有限的。几千个常用的“码”(例如汉语1500一2000个 常用字)就能应付常的交际,至于组“码”的规则数量就更少了,现 在语言学著作中经常谈到的就只有“主谓”、“述宾”、“述补”、“偏 正”、“联合”五种,各种各样的句子基本上都是这些基本规则的灵 活运用。比方说下面的几个句子: 小玉看书。 妹妹读报。 哥哥抽烟。 猴子吃花生。 叔叔开拖拉机
第】讲什么是语言 这些不同的句子实际上就是同一条规则的运用。人们运用语言进 行交际就是以有限生成无限,用有限的规则造出无穷的话语。语 言的奥秘就在于此,语言学的目标就是要揭示这种以有限生成无 限的奥秘。 1.2.3“现实一一语言·思维一一现实”这个公式,如果说前 半段是将现实转化为语言,使之成为现实的编码体系,是一种质的 飞跃,那么公式的后半段,就是人类如何用语言去认知现实,复原 和揭示现实的规则,就是一个更高层次的飞跃,可以为改造和征服 现实开辟前进的道路。可以设想一下,人类要是没有语言,那就无 异于生活在黑暗中,只能是现实的奴隶,无法成为现实的主人。这 一公式中的“语言”和“思维”处于等同的地位,因为“编码”与“用 码”一定需要有思维能力的主体去实现,这就是人,或者说,是生活 在社会中的人群,其他动物没有这种能力。-一般动物的叫喊在同 类物种中虽然也能传递一定的信息,表示暴怒、惊恐、警告、觅食、 求稱等意思,但这不是“码”。为什么?因为“码”的形成需要县备 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重复使用,服从一定的规则,灵 活组配,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还不受时空条件的 限制。例如“人”字,它是汉语中的一介“码”,可以和其他的“码”相 组配,构成如人才、人品、人格、人民、人了等,也可以从这些组配的 构件上拆下来,再和其他的“码”相组配,构成如工人、男人,女人、 美人、主人、旁人等等。什么地方或什么时候要用这种“码”,完全 决定于交际的需要,不受什么特定时空条件的限制。一般动物的 叫喊虽然也能重复使用,但不能作为一种“码”与其他的“码”进行 灵活组配,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些叫喊都是受当时当地的刺激 引发的,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反映,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向 同伴告知发生于过去的事情,也不能设想未来。只有人类才能用 “编”出来的“码”说古道今,表达深邃的哲理,翻翔于丰富的想像, 思想驰骋到哪里,它就能如影随形地跟随到哪里。人类的语言和 其他动物的叫喊为什么有这些原侧的区别?就是山于人类具有对
汉语结构的基本布原理 现实现象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必须借助于语 言才能实现。所以,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英 国语言学家克里斯特尔(1997,1)在《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的一开头 就说:“语言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使人着迷的研究对象呢?或许是 因为它具有概括人类思维和人类奋斗历程的独特功能。我们环顾 四周,不禁为表现杂然纷是的世界观、生活方式以及数千种语言和 方言所惊愕。回顾既往先辈们的思想,我们发现只能了解语言允 许的程度;展望未来,我们发现只能通过语言才能设计我们的蓝 图:面对芒茫的字宙太空,我随同宇宙飞船发射通讯符号,以期 向可能存在的想了解我们的外星人解释我们是谁。同时,语言的 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作为我们理解自己、解决人际冲突与紧张关 系的手段。”这是对语言性质的具体解释,也是对“语言是现实的编 码体系”的一种阐述。 1.3“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 独特的世界观” 1.3.1“语言是现实的编码体系”这个定义中的核心是一个 “编”字。要“编”,既要有工具,又要有“编”的能力,因而能进行 “编”的只能是人。能力和工具相互依持,缺一不可,这就是“现 实-一-语言·思维一一现实”这一公式中的“语言·思维”这两者 的相互关系。要了解语言的性质和特点,就必须了解它与思维的 紧密联系。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与思想不同。思想是人 类运用大脑机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成果,而思维则是认识现实世界 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 识现实的能力。人类面对的自然界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生理构 造也一样,因而具有共同的思维能力。任何复杂的现象不同民族 的人都有能力认识它。这一点不应该有任何怀疑,宣扬民族有高 低优劣之分的首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但是,不同民族有共同的 6
第1讲什么是语言 思维能力不等于他们有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能力指能不能认识现实,这一点不同的民 族没有什么差异,即思维能力是全人类相同的,而思维方式是指如 何实现这种能力,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是不一一样的,即思维方式因与 它相联系的语苦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民族特点。 人们可能会就此提出疑问:先生,您是不是在做概念游戏,大 脑是个暗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动脑筋的过程也无法用图像 显示,您怎么知道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侧的回答 是:靠语言,可以从不同语言的结构中去悟察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 的差异。“现实-一思维·语言一现实”这一公式显示,思维与 语言在实现编码的时候形影相随,相互依存。思维实现对现实现 象的分类、抽象和概括,而语言则将这种认识活动的成果转化为 “码”,使人」能运用这种“码”去交流思想。思维和语萏,少了其中 的任何一个方面,就无法实现对现实的认识,也无法将人与其他动 物区别开来。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语言中的表现就是音义结 合,“义”通向思维,而“音”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义”物质化,使 人们能感知到思维活动的成果。正由于此,音义关系也就成为语 言研究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思 维是语言通向现实的桥梁,而语言则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我们 可以通过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的运用情况去观察某一个语言社团的 思维方式。这就是说,语言是观察思维方式的窗口,甚至可以说是 -个惟一的窗口。洪堡特(1826)“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 的世界观”的论断完全抓住了这两者关系的关键。 1.3.2“语言是现实的编码体系”的核心既是一个“编”字,那 么如何“编”?这就涉及洪堡特所说的“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 独特的世界观”的问题。人类面对的现实是相同的,但从哪一个角 度去观察现实、进行编码?不同的语言社团由于受地理环境、生活 条件、风俗习惯等等的差异的影响,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 就会使语言呈现出认识现实、表现现实的不同方法,形成不同的语 言结构,产生“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问题
汉语结构的基市原理 洪堡特(1767一1835)是德国人,初为外交官,懂得的语言很 多,后因与当权派的政见不合,就转向语言研究。由于他懂的语言 多,就进行不同语言结构的异同的比较研究,从理论上解释语言的 特性和共性的关系,成为语言学史上第一位普通语言学家,“每一 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就是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语 言理论观点,对后世的语言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世界观属于 思维的范畴,“语言世界观”说明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依存性和一致 性,成为“现实一语言·思维·现实”这一公式中联系两个“现 实”的中介和桥梁。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坠人一个现成的语 言网络,不知不觉地学会·个独特的语言世界观,形成从一个特定 视角去观察现实的乃法。这种世界观的形成是如此自然,以至人 们根本感觉不到它与世界观有什么关系。但是,·当我们学习一 种外语,就会发生两种语言世界观的碰撞,感觉外语难学。所以洪 堡特说、要摆脱一种语言世界观的束缚,惟一的办法就是熟练地学 会另一种语言,能自然地用这种语言思维。我们学习外语的时候 都会有这种体会,恩考或说话的时候要用这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 语言才能张口说话,他的外语一定还没有学好,因为两种语言世界 规还在碰撞,没有达到自由转换思维方式的水平。 语言世界观实际上就是语言与思维的一种统一体,因而对哲 学家、语苦学家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后来追随洪堡特的·些 学者对“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理论继续进行 阐发和研究,对语言的性质进行了一些富有启示性的解释。德国 语言学家魏斯格贝尔(I.Weisgerber)根据洪堡特的这一论断,认 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差别具有巨大的哲学意义、语言学意义、文化 史的意义甚至美学意义和法学意义,“假如人类只有一种语言,那 么,语言的主规性就会一成不变地固定认识客观现实的途径。语 言一多就防止了这种危险:语言多,就等于实现人类言语能力的途 径多,它们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多种多样的观察世界的方法。这 样一来,为数众多的语言就以其世界观的卡富多样同惟一的一种 语言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对立起来,这也就可以防止把某·种认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