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50乘以校正系数 4030201510 1.021.051.131.181.28 (5)垂直管 流动方向与自然对流方向一致,c+15% 流动方向与自然对流方向相反,a-15%
(4) l/d>50 乘以校正系数 40 30 20 15 10 1.02 1.05 1.13 1.18 1.28 (5) 垂直管 流动方向与自然对流方向一致,+15% 流动方向与自然对流方向相反,-15%
3、圆形直管过渡流 Re=2300~10000间,用湍流公式乘以 6×10 <1 Re 1.8 4、弯曲圆管内: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加速 湍动产生二次环流 a=a|1+1707,a为圆形直管中的a R
3、圆形直管过渡流 Re=2300~10000之间,用湍流公式乘以 4、弯曲圆管内: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加速 湍动产生二次环流 5 1.8 6 10 1 1 Re = − ' 1 1.77 d R = + , 为圆形直管中的
5、非圆形管 d=4流动截面积/浸润周边 套管环隙: M=0.02(d1/d2 0.53 0.8 Re, p. 1/3 r (空气一水) Re=12000~220000 d1/dl2=1.65~1.7定性尺寸为d
5、非圆形管 0.53 0.8 1/ 3 1 2 1 2 4 0.02( / ) Re Pr ( ) Re 12000 ~ 220000 / 1.65 ~ 1.7 e e e d d Nu d d d d d = = = = = 流动截面积/浸润周边 套管环隙: 空气-水 定性尺寸为
四、流体在管外强制对流的α 1、管外流体平行流过:d的计算。 2、管外流体垂直流过 1)单管 边界层增厚 边界层脱离 Re小时,层流边界层个(低点)脱离a个 Re大时,层流边界层↑(低点)湍流边界 层α个→境厚α→>脱离个
四、流体在管外强制对流的 1、管外流体平行流过:de的计算。 2、管外流体垂直流过 1)单管 边界层增厚 边界层脱离 Re小时,层流边界层(低点)脱离 Re大时,层流边界层(低点)湍流边界 层→境厚→脱离
2)管東 直列:M=(Re"Pr4)M=026RePr03 错列:M=0.33R6P03 Re>3000 d,m取最狭处:2(t-a) 定性温度(1+t2)/2 排数不为10,乘以校正系数
2) 管束 Re>3000 do,u取最狭处: 定性温度 排数不为10,乘以校正系数。 ( ) 0.4 0.6 0.33 0.6 0.33 Re Pr 0.26Re Pr 0.33Re Pr n Nu Nu Nu = = = 直列: 错列: ( ) 1 2 o o x d t d − − 1 2 ( )/ 2 t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