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岩溶多重介质环境的基本特点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系指岩溶地区的水体 (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碳酸盐岩(岩溶化程度不同的地表和地 下结构)、土体、生物及其它物质组成的复杂体系。岩溶多重介质环境 富钙,在地壳运动和岩溶的双重作用下,使其内的岩体、水体、土体、 生物群落具有层次结构,形成了特殊的岩溶—一水文—地貌——生态 系统
2.1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的基本特点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系指岩溶地区的水体 (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碳酸盐岩(岩溶化程度不同的地表和地 下结构)、土体、生物及其它物质组成的复杂体系。岩溶多重介质环境 富钙,在地壳运动和岩溶的双重作用下,使其内的岩体、水体、土体、 生物群落具有层次结构,形成了特殊的岩溶——水文——地貌——生态 系统
(1)岩溶作用强烈,地表、地下岩溶形态多重组合与复合,构建了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生态脆弱的基础。中国南方岩溶区地处亚热带,水热 条件较好,水岩作用强烈,碳酸盐岩空隙空间发育强度大且复杂多变 (2)降水丰沛,降水历时长,强度大。因下垫面透水性强,加上岩溶 多重介质环境内广泛发育岩溶地下河系,且岩溶地下河系多以地表江河 为排泄基准,致使岩溶多重介质环境内岩溶水文过程分为地表与地下两 大部分,通常地下岩溶水文过程占主导地位
► (1) 岩溶作用强烈,地表、地下岩溶形态多重组合与复合,构建了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生态脆弱的基础。中国南方岩溶区地处亚热带,水热 条件较好,水岩作用强烈,碳酸盐岩空隙空间发育强度大且复杂多变。 ► (2) 降水丰沛,降水历时长,强度大。因下垫面透水性强,加上岩溶 多重介质环境内广泛发育岩溶地下河系,且岩溶地下河系多以地表江河 为排泄基准,致使岩溶多重介质环境内岩溶水文过程分为地表与地下两 大部分,通常地下岩溶水文过程占主导地位
(3)岩溶地貌景观奇特,多类峰体(塔状、锥状)、多级(高中低位) 洼地、多层次化洞穴、谷地、平原等形态组合复杂,类型配置多样 (4)碳酸盐岩质地较纯,不溶成分少,成壤能力低,士层薄而贫瘠, 且分布零星。因特殊的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组合,使岩溶多重介质环 境中“水——土—石”呈多元结构,大多互为分层,相互独立,造成 石多土少,水源漏失,水分和土壤的可获性严重制约着植物的分布和覆 盖度,使生态系统功能有限,生产力低下,承灾易损,且难恢复
► (3) 岩溶地貌景观奇特,多类峰体(塔状、锥状)、多级(高中低位) 洼地、多层次化洞穴、谷地、平原等形态组合复杂,类型配置多样。 ► (4) 碳酸盐岩质地较纯,不溶成分少,成壤能力低,土层薄而贫瘠, 且分布零星。因特殊的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组合,使岩溶多重介质环 境中“水——土——石”呈多元结构,大多互为分层,相互独立,造成 石多土少,水源漏失,水分和土壤的可获性严重制约着植物的分布和覆 盖度,使生态系统功能有限,生产力低下,承灾易损,且难恢复
22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主要资源优势 与几个症结问题 岩溶地区是一种适于资源开发的区域,其环境资源优势明显表现在: (1)有可持续开发的水力资源与岩溶地下水资源。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南方岩溶区内拥有岩溶地下河系3000多个,总长度近14000km,总 流量达1500m3/5,其水资源潜力巨大。 (2)旅游资源丰富,地表、地下均有可供开发的诱人的岩溶景观。 (3)矿产资源多,且分布广。尤其非金属矿(碳酸盐岩)蕴藏量巨 大,易于开采,用途极广 (4)气候温暖湿润,且具垂直分带性,特别是岩溶山区多呈“岛屿 小气候,生物多样性明显,具有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广阔空间,适宜培育 和开发不同种属的植物群落及名特优经济作物
2.2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主要资源优势 与几个症结问题 岩溶地区是一种适于资源开发的区域,其环境资源优势明显表现在: ► (1) 有可持续开发的水力资源与岩溶地下水资源。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南方岩溶区内拥有岩溶地下河系3000多个,总长度近14000km,总 流量达1500m3 /s,其水资源潜力巨大。 ► (2) 旅游资源丰富,地表、地下均有可供开发的诱人的岩溶景观。 ► (3) 矿产资源多,且分布广。尤其非金属矿(碳酸盐岩)蕴藏量巨 大,易于开采,用途极广。 ► (4) 气候温暖湿润,且具垂直分带性,特别是岩溶山区多呈“岛屿” 小气候,生物多样性明显,具有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广阔空间,适宜培育 和开发不同种属的植物群落及名特优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