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畜牧场生产工艺与场地规划和布局 畜牧场是从事动物生产的主要场所,是家畜进行生产的重要外界环境条件,畜牧场环境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畜舍内空气环境质量和畜牧生产的组织。良好的畜牧场环境应具备的条件是: 1.保证场区具有良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畜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 2.消毒设施健全,便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 3.畜牧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职工劳动生产率 4.便于畜禽粪便和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5.便于原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 因此,建立一个畜牧场,必须从场址选择、场区规划布局以及场内卫生防疫设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合理设计,为家畜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一节畜牧场及其分类 、畜牧场的概念 畜牧( Animal Husbandry)意为进行动物管理,从事动物生产经营活动。而畜牧场( Animal farm)就是 进行动物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场所。从农业生态学角度而言,畜牧场是指以经营陆生动物为主体的场所。 随着畜牧科学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出现过一些新的畜牧场称谓,诸如工厂化畜牧场。工厂化畜牧场是指 采用工业生产的管理方式,把畜禽当作活机器,采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饲养以获得标准化、成本低的大 额畜禽产品的生产场所。工厂化畜牧场的实质仍是家畜的饲养、管理和经营,只不过其手段更先进,畜 群规模更大而已。生态畜牧场,则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将生产技术与生态技术相衔接,以陆生动物饲养为中心,将农、牧、草、林、副、渔业以及畜产品加工 等环节因地制宜地结合,形成生产体系,以充分挖掘场内生产潜力,进行无废弃物,无污染生产,以实 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 二、畜牧场的类型 畜牧场目前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大多数畜牧场以封闭程度、经营方式和饲养畜禽品种来分类。畜 牧场的分类,应反映畜牧场的性质、任务、封闭程度和饲养管理水平。常见畜牧场的分类方法是: (一)按封闭程度,畜牧场可以分为开放式畜牧场、封闭式畜牧场和半封闭式畜牧场 所谓畜牧场的封闭程度,主要指畜牧场是否有明显的与外界隔离的场界或屏障,如深沟、铁丝网、 林带屏障、天然山体、河流以及各种材料砌成的围墙等。这些场界既反映与外界的封闭程度,又反映了 其对防疫制度重视程度与畜牧业生产的水平。一般来说,封闭严密的畜牧场集约化经营的程度高,经济
1 第四章 畜牧场生产工艺与场地规划和布局 畜牧场是从事动物生产的主要场所,是家畜进行生产的重要外界环境条件,畜牧场环境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畜舍内空气环境质量和畜牧生产的组织。良好的畜牧场环境应具备的条件是: 1.保证场区具有良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畜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 2.消毒设施健全,便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 3.畜牧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职工劳动生产率。 4.便于畜禽粪便和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5.便于原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 因此,建立一个畜牧场,必须从场址选择、场区规划布局以及场内卫生防疫设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合理设计,为家畜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一节 畜牧场及其分类 一、畜牧场的概念 畜牧(Animal Husbandry) 意为进行动物管理,从事动物生产经营活动。而畜牧场(Animal Farm) 就是 进行动物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场所。从农业生态学角度而言,畜牧场是指以经营陆生动物为主体的场所。 随着畜牧科学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出现过一些新的畜牧场称谓,诸如工厂化畜牧场。工厂化畜牧场是指 采用工业生产的管理方式,把畜禽当作活机器,采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饲养以获得标准化、成本低的大 额畜禽产品的生产场所。工厂化畜牧场的实质仍是家畜的饲养、管理和经营,只不过其手段更先进,畜 群规模更大而已。生态畜牧场,则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将生产技术与生态技术相衔接,以陆生动物饲养为中心,将农、牧、草、林、副、渔业以及畜产品加工 等环节因地制宜地结合,形成生产体系,以充分挖掘场内生产潜力,进行无废弃物,无污染生产,以实 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 二、畜牧场的类型 畜牧场目前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大多数畜牧场以封闭程度、经营方式和饲养畜禽品种来分类。畜 牧场的分类,应反映畜牧场的性质、任务、封闭程度和饲养管理水平。常见畜牧场的分类方法是: (一) 按封闭程度,畜牧场可以分为开放式畜牧场、封闭式畜牧场和半封闭式畜牧场 所谓畜牧场的封闭程度,主要指畜牧场是否有明显的与外界隔离的场界或屏障,如深沟、铁丝网、 林带屏障、天然山体、河流以及各种材料砌成的围墙等。这些场界既反映与外界的封闭程度,又反映了 其对防疫制度重视程度与畜牧业生产的水平。一般来说,封闭严密的畜牧场集约化经营的程度高,经济
效益也大。然而以食草为主的绵羊和山羊养殖场,一般封闭程度都不太高 1开放式畜牧场开放式畜牧场,也称之为草原(草山)畜牧场、游牧式畜牧场、传统式畜牧场。这类畜牧 场与外界无明显的屏障,或者屏障极为简陋。这类畜牧场主要在广阔的草原、草山饲养食草家畜,如山 羊、绵羊、肉牛、马匹等。这类畜牧场以放牧饲养为主要,有广阔的牧地,简单的畜舍,设备不配套 家畜的生长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家畜的生产水平不高 2封闭式畜牧场封闭式畜牧场是指场外环境与场内环境具有明显屏障相隔离的畜牧场,这类畜牧场往 往是集约化经营的畜牧场,用坚固而高大的砖石筑砌围墙,仅以1-2个大门与外界相通,人畜的出入受 到严格的管制。在这种畜牧场,不但场内有生产性建筑和辅助建筑配套,而且具有完善的防疫措施。场 内面积一般都比较小,家畜饲养密度大,劳动生产率也高。养鸡场多为此类畜牧场,其次是养猪场 3.半封闭畜牧场半封闭畜牧场是指利用界沟、铁丝网、林带、天然山丘,河流等作屏障与外界作简单 的封闭,这些封闭屏障并不牢靠,随时都可能被破坏而成为开放牧场,场内有牧地,也有许多建筑物。 这类畜牧场适用于饲养肉牛、乳牛、鹿、兔等动物。 (二)畜牧场按经营目标分类 1商品性畜牧场商品性畜牧场的主要任务为市场生产畜产品如肉、奶、蛋等的的畜牧场,如肥猪饲养 场,肉鸡饲养场、蛋鸡场、肉牛场、奶牛场等。这类畜牧场一般生产单一,场内畜禽结构不复杂、场内 建筑物专业化,家畜饲养密度大,管理水平要求高,劳动生产率高。 2繁殖场繁殖场的主要任务是饲养种畜繁殖商品代仔畜(禽)的畜牧场,故又称为繁殖场或父母代场 所提供的畜禽多为杂交后代。如果本场饲养自繁的商品畜禽,则多为“自繁自养商品场”,多见于猪场。 3种畜场包括原种场、扩繁场等。其中,原种场是指以选育优良畜禽品种为目标的畜牧场,包括专门 化品系的选育和维持、专门化品系的配套杂交、新品种的选育等环节。扩繁场是以纯种繁殖优良品种或 品系,扩大优良品种或品系规模的畜牧场。种畜场不但畜禽品种、年龄、性别结构复杂,而且建筑物多 样化、配套化。 (三)畜牧场按专业化程度高低分类 1专业性畜牧场只饲养一种家畜或某一年龄阶段的家畜,饲料依靠专业饲料厂提供,有的甚至除粪, 清扫卫生和消毒以及产品销售都由场外职能部门负责。专业场技术水平高、畜舍建筑单一,管理人员少, 劳动生产率相当高,产品规格化和商品化程度高。这类畜牧场以美国为最多,国内也有一些专业性畜牧 场。由于专业性畜牧场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大力提倡和发展,但不同类型的专业性畜牧场需按产业化的 要求彼此配合,形成完善的生产体系 2综合性畜牧场综合性畜牧场是在一个畜牧场内有多种畜禽饲养分场,饲料自产自销,更有甚者畜牧 场内进行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活动。这种畜牧场以小而全或大而全为特点,是中国小
2 效益也大。然而以食草为主的绵羊和山羊养殖场,一般封闭程度都不太高。 1.开放式畜牧场 开放式畜牧场,也称之为草原(草山)畜牧场、游牧式畜牧场、传统式畜牧场。这类畜牧 场与外界无明显的屏障,或者屏障极为简陋。这类畜牧场主要在广阔的草原、草山饲养食草家畜,如山 羊、绵羊、肉牛、马匹等。这类畜牧场以放牧饲养为主要,有广阔的牧地,简单的畜舍,设备不配套, 家畜的生长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家畜的生产水平不高。 2.封闭式畜牧场 封闭式畜牧场是指场外环境与场内环境具有明显屏障相隔离的畜牧场,这类畜牧场往 往是集约化经营的畜牧场,用坚固而高大的砖石筑砌围墙,仅以 1—2 个大门与外界相通,人畜的出入受 到严格的管制。在这种畜牧场,不但场内有生产性建筑和辅助建筑配套,而且具有完善的防疫措施。场 内面积一般都比较小,家畜饲养密度大,劳动生产率也高。养鸡场多为此类畜牧场,其次是养猪场。 3.半封闭畜牧场 半封闭畜牧场是指利用界沟、铁丝网、林带、天然山丘,河流等作屏障与外界作简单 的封闭,这些封闭屏障并不牢靠,随时都可能被破坏而成为开放牧场,场内有牧地,也有许多建筑物。 这类畜牧场适用于饲养肉牛、乳牛、鹿、兔等动物。 (二)畜牧场按经营目标分类 1.商品性畜牧场 商品性畜牧场的主要任务为市场生产畜产品如肉、奶、蛋等的的畜牧场,如肥猪饲养 场,肉鸡饲养场、蛋鸡场、肉牛场、奶牛场等。这类畜牧场一般生产单一,场内畜禽结构不复杂、场内 建筑物专业化,家畜饲养密度大,管理水平要求高,劳动生产率高。 2.繁殖场 繁殖场的主要任务是饲养种畜繁殖商品代仔畜(禽)的畜牧场,故又称为繁殖场或父母代场, 所提供的畜禽多为杂交后代。如果本场饲养自繁的商品畜禽,则多为“自繁自养商品场”,多见于猪场。 3.种畜场 包括原种场、扩繁场等。其中,原种场是指以选育优良畜禽品种为目标的畜牧场,包括专门 化品系的选育和维持、专门化品系的配套杂交、新品种的选育等环节。扩繁场是以纯种繁殖优良品种或 品系,扩大优良品种或品系规模的畜牧场。种畜场不但畜禽品种、年龄、性别结构复杂,而且建筑物多 样化、配套化。 (三) 畜牧场按专业化程度高低分类 1.专业性畜牧场 只饲养一种家畜或某一年龄阶段的家畜,饲料依靠专业饲料厂提供,有的甚至除粪, 清扫卫生和消毒以及产品销售都由场外职能部门负责。专业场技术水平高、畜舍建筑单一,管理人员少, 劳动生产率相当高,产品规格化和商品化程度高。这类畜牧场以美国为最多,国内也有一些专业性畜牧 场。由于专业性畜牧场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大力提倡和发展,但不同类型的专业性畜牧场需按产业化的 要求彼此配合,形成完善的生产体系。 2.综合性畜牧场 综合性畜牧场是在一个畜牧场内有多种畜禽饲养分场,饲料自产自销,更有甚者畜牧 场内进行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活动。这种畜牧场以小而全或大而全为特点,是中国小
农经济的延续。综合性畜牧场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水平低,不适合大规模、集约化、专业化畜牧业生产 这类畜牧场主要分布于偏远的地区,其优势是自给自足、产品成本低 (四)畜牧场按按畜禽品种分类 按饲养家畜禽家种类的不同将畜牧场划分为若干类型,包括养猪场,养禽场,实验动物场,养马场, 养兔场,肉牛场,养羊场,奶牛场等。这种场从名称上看不出它的集约程度和饲养水平特征,它既可以 是专业性畜牧场,又可以是综合性畜牧场。场内建筑物依专业性不同,有多有少,尽管技术水平不如专 业场高,但高于综合场。目前我国许多畜牧场的名称大都以此而定。 第二节建筑材料的基本特性 畜舍环境的控制取决于畜舍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环境控制设备的选型配套、家畜的种类和数量、 畜牧场生产工艺和畜舍日常的管理措施。其中,加强畜舍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是家畜环境控制的根本 措施。而畜舍外围护结构则与建筑材料的热特性、水分特性和空气特性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和掌握建 筑材料的有关特性,对于科学地进行畜舍环境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材料的热工特性 (-)导热性与热阻 导热性是表示热量由材料的一侧表面通过本身厚度向另一侧传递的能力。导热性强的材料,保温隔 热能力差。相反,导热性弱的材料,保温隔热能力强。建筑材料的导热性的大小取决于材料内部分子或 原子自由活动的能力。建筑材料分子或原子受到的束缚力越小,自由振动或运动的能力越强,导热性越 大,例如,金属材料的导热性一般大于非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铜、铝的导热性大于铁。在非金属 材料中,玻璃的导热性大于橡胶 1.建筑材料的导热性指标 1)导热系数(λ)导热系数是表示建筑材料传递热量能力的物理指标,以“λ”表示,其单位为W/mC, λ值越大的材料,传热越快。导热系数定义为,当物体厚度1m,两表面温差为1℃时,1h内通过1m2 表面积的热量。λ值小于0.12W/m·℃的材料称为隔热材料。 (2)热阻热阻是指空气层或材料层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的热物理学指标,用R表示,单位为m2·C/W, 定义为当,当材料(空气)内外两侧表面环境温度相差为1℃时,通过每平方米表面面积,传出1J热量 所需的时间(h) 单一均质材料层的热阻R与其厚度δ成正比,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即: R=
3 农经济的延续。综合性畜牧场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水平低,不适合大规模、集约化、专业化畜牧业生产。 这类畜牧场主要分布于偏远的地区,其优势是自给自足、产品成本低。 (四) 畜牧场按按畜禽品种分类 按饲养家畜禽家种类的不同将畜牧场划分为若干类型,包括养猪场,养禽场,实验动物场,养马场, 养兔场,肉牛场,养羊场,奶牛场等。这种场从名称上看不出它的集约程度和饲养水平特征,它既可以 是专业性畜牧场,又可以是综合性畜牧场。场内建筑物依专业性不同,有多有少,尽管技术水平不如专 业场高,但高于综合场。目前我国许多畜牧场的名称大都以此而定。 第二节 建筑材料的基本特性 畜舍环境的控制取决于畜舍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环境控制设备的选型配套、家畜的种类和数量、 畜牧场生产工艺和畜舍日常的管理措施。其中,加强畜舍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是家畜环境控制的根本 措施。而畜舍外围护结构则与建筑材料的热特性、水分特性和空气特性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和掌握建 筑材料的有关特性,对于科学地进行畜舍环境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材料的热工特性 (一)导热性与热阻 导热性是表示热量由材料的一侧表面通过本身厚度向另一侧传递的能力。导热性强的材料,保温隔 热能力差。相反,导热性弱的材料,保温隔热能力强。建筑材料的导热性的大小取决于材料内部分子或 原子自由活动的能力。建筑材料分子或原子受到的束缚力越小,自由振动或运动的能力越强,导热性越 大,例如,金属材料的导热性一般大于非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铜、铝的导热性大于铁。在非金属 材料中,玻璃的导热性大于橡胶。 1. 建筑材料的导热性指标 (1) 导热系数(λ) 导热系数是表示建筑材料传递热量能力的物理指标,以“λ”表示,其单位为 W/m·℃, λ值越大的材料,传热越快。导热系数定义为,当物体厚度 1 m,两表面温差为 1 ℃时,1 h 内通过 1 m2 表面积的热量。λ值小于 0.12W/m·℃的材料称为隔热材料。 (2) 热阻 热阻是指空气层或材料层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的热物理学指标,用 R 表示,单位为 m2·℃/W, 定义为当,当材料(空气)内外两侧表面环境温度相差为 1℃时,通过每平方米表面面积,传出 1J 热量 所需的时间(h)。 单一均质材料层的热阻 R 与其厚度δ成正比,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即: δ R=——
其中,R为某材料层的热阻(m2·℃/W):6为材料的厚度(m):λ为材料的导热系数(Wm2·℃) 多层不同材料的热阻则为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即 ∑R=R1+R2+R3+……Rm 在自然条件下,畜舍外围护结构内外两侧温度的作用均为周期性(24小时)的谐波热作用,热量由 高温侧向低温侧传递,这种现象称为“不稳定传热”,其传热量计算十分复杂。研究表明,将畜舍外围护 结构内外两侧温度视为不变,且存在温差时,则计算变得十分简单,计算结果完全可以满足建筑热工设 计要求。在稳定传热条件下,沿畜舍外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有流动的空气,这两层空气与其以外的空气 很少混合,我们将这两层空气称为层流边界层。我们将层流边界层内表面、外表面空气层对热传递产生 的阻力分别称为内、外表面热换阻(Rn和R)。内、外表面热换阻与内、外表面热换系数an、a互为倒 数关系,即 R=l/ 2畜舍外围护结构总热阻与总传热系数的关系 (1)总热阻(R)外围护结构在传热过程中阻止热流通过的能力称为总热阻,单位是m2·h·℃/KJ或 m2·℃/W。外围护结构层由单层或多层材料构成,材料层具有一定的热阻(R或ΣR),在贴近围护结构表 面的空气层(边界层)也有一定的热阻,即外围护结构的内表面热换阻(Rn)和外表面热换阻(Rw) 外围护结构总热阻应该是内表面热换阻(Rn)、外围护结构层热阻(R或ΣR)和外表面热换阻(Rw)之 R=Rw+ΣR+Rn=1/an+∑(o/λ)+1/aw (2)总传热系数(K)总传热系数是评价畜舍构件(墙、屋顶、门、窗、顶棚、地面等,统称为外围护结 构)隔热能力的一个指标。总传热系数表示为,畜舍构件内外两侧表面环境温度相差1℃时,每小时通 过1m2面积的物体表面传导的热量,单位为KJ/m2·℃·h或W/m2·℃C。总传热系数越大,畜舍构件的 导热力越强,其保温隔热能力越小。 畜舍外围护结构总热阻与总传热系数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RRw+∑R+Rn1/an+∑8/x+1/aw 其中,Rn表示内面热换阻,Rw表示外面热换阻,ΣR表示外围护结构各材料层热阻之和 an和aw表示外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换热系数,分别与Rn和Rw互为倒数。 外围护结构表面换热阻Rn和Rw及换热系数an和αw值,通常借用民用建筑推荐值,见表10-1
4 λ 其中,R 为某材料层的热阻(m2·℃/W);δ为材料的厚度(m);λ为材料的导热系数(W/m2·℃)。 多层不同材料的热阻则为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即 ΣR=R1+R2+R3+……Rm 在自然条件下,畜舍外围护结构内外两侧温度的作用均为周期性(24 小时)的谐波热作用,热量由 高温侧向低温侧传递,这种现象称为“不稳定传热”,其传热量计算十分复杂。研究表明,将畜舍外围护 结构内外两侧温度视为不变,且存在温差时,则计算变得十分简单,计算结果完全可以满足建筑热工设 计要求。在稳定传热条件下,沿畜舍外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有流动的空气,这两层空气与其以外的空气 很少混合,我们将这两层空气称为层流边界层。我们将层流边界层内表面、外表面空气层对热传递产生 的阻力分别称为内、外表面热换阻(Rn 和 Rw)。内、外表面热换阻与内、外表面热换系数 an、aw 互为倒 数关系,即 Rn=1/an, Rw=1/aw 2.畜舍外围护结构总热阻与总传热系数的关系 (1)总热阻(R0)外围护结构在传热过程中阻止热流通过的能力称为总热阻,单位是 m 2·h·℃/KJ 或 m 2·℃/W。外围护结构层由单层或多层材料构成,材料层具有一定的热阻(R 或ΣR),在贴近围护结构表 面的空气层(边界层)也有一定的热阻,即外围护结构的内表面热换阻(Rn)和外表面热换阻(Rww)。 外围护结构总热阻应该是内表面热换阻(Rn)、外围护结构层热阻(R 或ΣR)和外表面热换阻(Rww)之 和,即: R0=Rww+ΣR+Rnw=1/an +Σ(σ/λ)+1/aw (2) 总传热系数(K) 总传热系数是评价畜舍构件(墙、屋顶、门、窗、顶棚、地面等,统称为外围护结 构)隔热能力的一个指标。总传热系数表示为,畜舍构件内外两侧表面环境温度相差 1 ℃时,每小时通 过 1 m2 面积的物体表面传导的热量,单位为 KJ/m2·℃·h 或 W/m2·℃。总传热系数越大,畜舍构件的 导热力越强,其保温隔热能力越小。 畜舍外围护结构总热阻与总传热系数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1 1 1 K= = = R0 Rw +ΣR+ Rn 1 /αn +Σδ/λ+1/αw 其中,Rn 表示内面热换阻,Rw 表示外面热换阻,ΣR 表示外围护结构各材料层热阻之和, αn 和αw 表示外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换热系数,分别与 Rn 和 Rww 互为倒数。 外围护结构表面换热阻 Rn 和 Rw 及换热系数αn 和αw 值,通常借用民用建筑推荐值,见表 10—1
表10-1外围护结构的表面换热系数an和aw和热阻Rn和Rw 冬季 夏季 结构 an awR Rw 外墙 8.7|23.30.1150.0438.7 18.6 0.115 0.054 屋顶 8.7|23.30.1150.0437.0 18.6 0.143 0.054 吊定 585.80.1720.1725.85.8 0.172 0.172 *材料表面的发射率ξ=0.9 引自建筑工程部北京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可见,导热系数越大,热阻越小:;材料层厚度越大,热阻越大。热阻越大,则保温隔热性能越好 因此,要保证畜舍保温隔热,除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外,还必须保证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的厚度 (二)建筑材料的蓄热性及热惰性指标 1蓄热性 蓄热性是指各种建筑材料蓄积热量的能力。建筑材料蓄热性可以用蓄热系数来表示。蓄热系数(S24) 是指当表面温度波动1℃时,1m2外围结构在24h内吸收或散失的热量,单位是W/m2·℃ 在自然情况下,建筑物的热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热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围护结 构和畜舍内温度也发生相同的周期性变化。当建筑材料受到周期性热波动(建筑学术语为谐波热)作用 时,其表面吸收和释放的热量将按同一周期波动,并引起材料表面和内部温度发生相应周期的波动,热 量波动的振幅随其向内部的传递而递减,这种现象称为“衰减”,在接受周期性热波动的材料一侧,最高 温度出现时间比室外综合温度峰值出现时间要晩,将这种现象称为“延迟” 在建筑材料的热阻值一定时,蓄热系数越大,吸收和容纳的热量越多,对高温和低温的缓冲力越强, 即建筑材料在高温情况下能吸收更多的热量而不使表面温度过高,在低温情况下,又能释放更多的热量 而不使表面温度过低,围护结构表面温度波动越小,表面温度峰值比外界温度峰值出现延迟时间越长。 故在炎热地区,在畜舍外围护结构外表面选择蓄热系数大的材料,可减少室外高温向室内的热传递,对 畜舍防暑有利:在寒冷地区,将蓄热系数大的材料用于畜舍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有利于减少供热不均匀 而引起的畜舍内温度的波动。建筑材料的蓄热系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S24=0.51(cy)l2 其中Y为材料容重,单位为kg/m3,为材料导热系数,单位为wm℃,C为材料比热,单位为Jkg℃ 2.热惰性 在建筑热工设计中,将材料层的热阻R和蓄热系数S的乘积称为“热惰性”指标,符号为D,用来 表示围护结构抵御外界温度波动作用的能力。围护结构D值越大,其衰减度越大,延迟时间越长。单层 或多层围护结构D值分别为
5 表 10-1 外围护结构的表面换热系数αn 和αw 和热阻 Rn 和 Rw 围 护 结 构 冬季 夏季 αn αw Rn Rw αn αw Rn Rw 外墙 屋顶 吊定 8.7 8.7 5.8 23.3 23.3 5.8 0.115 0.115 0.172 0.043 0.043 0.172 8.7 7.0 5.8 18.6 18.6 5.8 0.115 0.143 0.172 0.054 0.054 0.172 * 材料表面的发射率ζ=0.9。 (引自建筑工程部北京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可见,导热系数越大,热阻越小;材料层厚度越大,热阻越大。热阻越大,则保温隔热性能越好。 因此,要保证畜舍保温隔热,除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外,还必须保证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的厚度。 (二) 建筑材料的蓄热性及热惰性指标 1.蓄热性 蓄热性是指各种建筑材料蓄积热量的能力。建筑材料蓄热性可以用蓄热系数来表示。蓄热系数(S24) 是指当表面温度波动 1℃时,1 m2 外围结构在 24 h 内吸收或散失的热量,单位是 W/m2·℃。 在自然情况下,建筑物的热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热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围护结 构和畜舍内温度也发生相同的周期性变化。当建筑材料受到周期性热波动(建筑学术语为谐波热)作用 时,其表面吸收和释放的热量将按同一周期波动,并引起材料表面和内部温度发生相应周期的波动,热 量波动的振幅随其向内部的传递而递减,这种现象称为“衰减”,在接受周期性热波动的材料一侧,最高 温度出现时间比室外综合温度峰值出现时间要晚,将这种现象称为“延迟”。 在建筑材料的热阻值一定时,蓄热系数越大,吸收和容纳的热量越多,对高温和低温的缓冲力越强, 即建筑材料在高温情况下能吸收更多的热量而不使表面温度过高,在低温情况下,又能释放更多的热量 而不使表面温度过低,围护结构表面温度波动越小,表面温度峰值比外界温度峰值出现延迟时间越长。 故在炎热地区,在畜舍外围护结构外表面选择蓄热系数大的材料,可减少室外高温向室内的热传递,对 畜舍防暑有利;在寒冷地区,将蓄热系数大的材料用于畜舍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有利于减少供热不均匀 而引起的畜舍内温度的波动。建筑材料的蓄热系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S24=0.51(λCγ)1/2 其中 γ 为材料容重,单位为 kg/m3,λ 为材料导热系数,单位为 w/m.℃,C 为材料比热,单位为 J/kg.℃ 2.热惰性 在建筑热工设计中,将材料层的热阻 R 和蓄热系数 S 的乘积称为“热惰性”指标,符号为 D,用来 表示围护结构抵御外界温度波动作用的能力。围护结构 D 值越大,其衰减度越大,延迟时间越长。单层 或多层围护结构 D 值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