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刻到来时,4由0跳变为1,由于电容C上的 电压不能跃变故1跟随化发生正跳变,瞬间达到阈值电压U 使得un由1变到。这个低电平也保证子G2的输出u稳定为1。此 时电路进入第一暂稳态。在此期间,电容C通过电阻R放电,使 i逐渐下降,在t2时刻达到阈值电压,产生如下正反馈 L;1J→>ll;p-> 反馈过程瞬间结束,经过翻转后un1、l2、u0依次为 0、1、0,电路进入第二暂稳态。此期间,un2处的高电位通过电 阻R对电容C充电,这是第一暂稳态时放电的逆过程。电容充电 使u1逐渐上升,直到时刻达到阈值电压,产生另一正反馈: L11→>; 12↓=+lL 此后电路重复上述过程,在两个 G2输出端得到矩形脉冲信号。 清华大学出⑩
http://www.wenyuan.com.cn/webnew/ 当t 1时刻到来时,uo由0跳变为1,由于电容C上的 电压不能跃变,故ui1跟随uo发生正跳变,瞬间达到阈值电压UT, 使得ui2由1变到0。这个低电平也保证了G2的输出uo稳定为1。此 时电路进入第一暂稳态。在此期间,电容C通过电阻R放电,使 ui1逐渐下降,在t 2时刻达到阈值电压,产生如下正反馈: 反馈过程瞬间结束,经过翻转后ui1 、ui2、uo依次为 0、1、0,电路进入第二暂稳态。此期间,ui2处的高电位通过电 阻R对电容C充电,这是第一暂稳态时放电的逆过程。电容充电 使ui1逐渐上升,直到t 3时刻达到阈值电压,产生另一正反馈: 此后电路重复上述过程,在两个暂稳态之间来回翻转, G2输出端得到矩形脉冲信号。 ui1↓→ui2↑→uo↓ ui1↑→ui2 ↓ →uo↑
工作波形图A 00101011011010 U振荡用期r1.4Re (a)un的波形图 t1 t2 t3 (b)∠2的波形图 (c)a1的波形图
http://www.wenyuan.com.cn/webnew/ 工作波形图 振荡周期T≈1.4RC
SINGE61.A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00101011011010 前面介绍的几例多谐振荡器,其振荡频率不仅和时间常数 RC有关,还取决于门电路的阈值电平U。但U1本身就是一个 不够稳定的参数,易受温度、电源电压及外部干扰的影响,因 此造成电路的频率稳定性和准确性较低。为获取较高的频率稳 定性,目前髙精度振荡电路中一般接入石英晶体,构成石英晶 体振荡器。 C2 R1 Rs (a)串联式 (b)并联式 L
http://www.wenyuan.com.cn/webnew/ 6.1.3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前面介绍的几例多谐振荡器,其振荡频率不仅和时间常数 RC有关,还取决于门电路的阈值电平UT。但UT本身就是一个 不够稳定的参数,易受温度、电源电压及外部干扰的影响,因 此造成电路的频率稳定性和准确性较低。为获取较高的频率稳 定性,目前高精度振荡电路中一般接入石英晶体,构成石英晶 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有一个极为稳定的谐振频率,如图所示,当频率 为6时晶体自身的阻抗最小,频率为的信号最容易通过,并在 电路中形成最强的正反馈。而对于其他频率的信号均会被石英 晶体衰减,使得正反馈大大减弱而不足以形成振荡。石英晶体 的诸振频率是晶体本身的固有特性,由晶体的结晶方向和外形 尺寸所决定,而与外接电容、电阻等无关,因此精度极高。 电感性 后 电容性 (a)频率特性 b)符号 清华大学出
http://www.wenyuan.com.cn/webnew/ 石英晶体有一个极为稳定的谐振频率f0,如图所示,当频率 为f0时晶体自身的阻抗最小,频率为f0的信号最容易通过,并在 电路中形成最强的正反馈。而对于其他频率的信号均会被石英 晶体衰减,使得正反馈大大减弱而不足以形成振荡。石英晶体 的谐振频率是晶体本身的固有特性,由晶体的结晶方向和外形 尺寸所决定,而与外接电容、电阻等无关,因此精度极高
SING61集成多谐振荡器及其应用 555定时器为双列直插式8引脚封 装。1端接地。2端是低电平触发输入端,低电平触发。3端是信号 输出端。4端是复位清零端。5端是电压控制端,在5端加控制电压 时,可改变C1、C2的参考电压,该端不用时一般通过电容接地, 以旁路髙频干扰。6端是髙电平触发输入端,高电平触发。7端是 放电端。8端接电源Vc CC R 5k Q2 G G CO TH 5k Q TR & 2 5k Q i 出版社
http://www.wenyuan.com.cn/webnew/ 6.1.4 集成多谐振荡器及其应用 1. 555定时器的结构与功能 555定时器为双列直插式8引脚封 装。1端接地。2端是低电平触发输入端,低电平触发。3端是信号 输出端。4端是复位清零端。5端是电压控制端,在5端加控制电压 时,可改变C1、C2的参考电压,该端不用时一般通过电容接地, 以旁路高频干扰。6端是高电平触发输入端,高电平触发。7端是 放电端。8端接电源VCC。 1 & & & CO T H TR +VCC uo 5kΩ 5kΩ 5kΩ C1 C2 G1 G2 G3 V + + - - 2 6 5 8 4 3 7 R Q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