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153.2-2000 前 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推EC870-2-2:1996《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 设备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寿命期内所遇到的环境条件。为保证设备能可靠地进行工 作,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防护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设备可能遇到的环境条件,并对其严酷程 度进行分级。为此,IEC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环境条件及其试验方法的标准。在GBT1.3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中明确指出,在 产品的技术要求中“应根据产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实际环境条件,规定产品的适应性”。 我国曾于90年代初根据IEC870-2-1(1987年第1版),安排、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GB/T15153 1994。现在1EC870-2-1已经修订,其内容和名称都已改变,而原来有关环境条件的内容,则都反映在新 的EC870-2-2:1996中。因此,相对应的我国标准需要随之修订,以便及时跟踪和反映国际上的这~· 变化。 原IEC87021修订后,其内容以远动设备及系统的电磁环境为主,但仍保留了有关电源的技术要 求。新的IEC870-2-2与原IEC870-2-1相比,除取消了涉及电源的部分内容外,还增加了腐蚀和侵蚀影 响(即其他非电影响因素)方面的内容。而气候和机械条件的影响,则继续保留。 GB/T15153在《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总标题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GB/T15153.1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 GB/T15153.2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 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15153一1994。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委电力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网调度通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时中、明祖宇、马长山、张锦华。 368
GB/T 15153.2-2000 前 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870-2-2:1996((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作条件 第 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 设备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寿命期内所遇到的环境条件。为保证设备能可靠地进行J_ 作,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防护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设备可能遇到的环境条件,并对其严酷程 度进行分级。为此,IEC先后制定了 一系列的有关环境条件及其试验方法的标准。在 GB/T i. 3--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 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中明确指出,在 产品的技术要求中“应根据产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实际环境条件,规定产品的适应性” 我国曾于 90年代初根据 IEC 870-2-10987年第 1版),安排、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15153-- 1994,现在IEC 870-2-1已经修订,其内容和名称都已改变,而原来有关环境条件的内容。则都反映在新 的IEC 870-2-2:1996中。因此,相对应的我国标准需要随之修订,以便及时跟踪和反映国际上的这 变化 。 原IEC870-2-1修订后,其内容以远动设备及系统的电磁环境为主,但仍保留了有关电源的技术要 求。新的IEC 870-2-2与原IEC 870-2-1相比,除取消了涉及电源的部分内容外,还增加了腐蚀和侵蚀影 响(即其他非电影响因素)方面的内容。而气候和机械条件的影响,则继续保留。 GB/T 15153在《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总标题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GB/T 15153. 1 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 第 2部分:工作条件 第 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 GB厂I' 15153.2 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 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 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 木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 GB/T 15153-1994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委电力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网调度通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时中、明祖宇、马长山、张锦华
GB/T15153.2-2000 EC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EC是一个由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国际性标准化组 织。EC的目的是在与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有关问题土促进国际间合作。为了这个目的及其他工作· EC发布国际标准。标准的编制工作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对该题目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以及与 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都可以参加编制工作。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1SO间,按 两组织协议规定的条件,实现了紧密合作。 2)IEC的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该专题有特殊兴趣的各国家委员会代表参加的 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它将尽可能地表达出对所涉及问题的国际间的协商一致性。 3)形成的文件,以国际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形式出版,作为建议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 国家委员会接受。 4)为了促进国际间统一,各国家委员会,在最大可能范围内,在他们的国家和地区标准中明晰地采 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间任何不一致处,应在国家或地 区标准中明确指出。 5)本国际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属专利对象,国际电工委员会将不负责鉴别、辨明这些专利。 6)国际电工委员会未规定任何有关认可标志的程序,对于声称符合它的标准的产品不承担任何 责任。 国际标准IEC870-2-2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制定。 本标准作为技术修订版,将代替于1987年发布的IE℃870-2-1。 本标准文本以下列文件为基础: 最终国际标准草案 投票报告 57/264/DIS 57/287/RVID 本标准投票通过的情况可见上表中的投票报告。 附录A和附录B是本标准的必要组成部分。 30
GB/T15153.2 2000 IEC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 工EC是一个由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l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国际性标准化组 织。IEC的目的是在与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有关问题上促进国际间合作。为了这个 目的及其他 工作 报C发布国际标准。标准的编制工作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对该题目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以及 与 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都可以参加编制工作。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 150间 按 两组织协议规定的条件,实现 了紧密合作〕 2) IEC的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该专题有特殊兴趣的各国家委员会代表参加的 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它将尽可能地表达出对所涉及问题的国际间的协商一致性。 3) 形成的文件,以国际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形式出版,作为建议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 国家委员会接受。 4) 为了促进国际间统一,各国家委员会。在最大可能范围内,在他们的国家和地区标准中明晰地采 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问任何不一致处 应在国家或地 区标准中明确指出。 5)本国际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属专利对象,国际电工委员会将不负责鉴别、辨明这些专利。 6)国际电工委员会未规定任何有关认可标志的程序,对于声称符合它的标准的产品不承担任何 责任 。 国际标准IEC87。2一2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 57 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制定。 本标准作为技术修订版,将代替于1987年发布的IEC87于2一1 本标准文本 以下列文件为基础 : 最终国际标准草案 投票报告 57/264/FDIS 一 57/287/RVD 一 本标准投票通过的情况可见七表中的投票报告。 附录A和附录B是本标准的必要组成部分
GB/T15153.2-2000 IEC引言 远动系统用来监视和控制地理上广布的生产过程,并且需要在范围广泛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为了确 保在各种可能条件下的最佳工作性能,制定设备及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中的要求是绝对必要的。 E℃870-2的这一篇所考虑的环境条件涉及:气候条件(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雨、雪、冰、太阳 辐射等),由空气中的物理和化学因素引起的魔蚀和侵蚀影响以及机械影响因素(振动、机械冲击、地 震)。 关于气候和机械条件,本篇是根据IEC106导则的简要说明和IEC721(尤其是IFC721-3-1,IEC 721-3-2,IEC721-3-3和IEC721-3-4)给定的环境条件的综合分级制定的。此外,还参照了IEC654-1, 至于腐蚀和侵蚀影响方面,仅以IE℃654-4为参考,1EC654-4是为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而制定的, 它也可适用于远动设备及系统和在本标准范围中提到的其他设备及系统。 0
GB/T 15153.2-2000 IEC弓!言 远动系统用来监视和控制地理上广布的生产过程,并且需要在范围广泛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为 了确 保在各种可能条件下的最佳工作性能,制定设备及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中的要求是绝对必要的。 IEC870-2的这一篇所考虑的环境条件涉及:气候条件(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雨、雪、冰、太阳 辐射等),由空气中的物理和化学因素引起的腐蚀和侵蚀影响以及机械影响因素(振动、机械冲击、地 震)。 关于气候和机械条件,本篇是根据IEC 106导则的简要说明和TEC 721(尤其是 工EC 721-3-1, IEC 721-3-2,IEC 721-3-3和IEC 721-3-4)给定的环境条件的综合分级制定的。此外,还参照了IEC 654-1 至于腐蚀和侵蚀影响方面,仅以 IEC 654-4为参考,IEC 654-4是为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而制定的, 它也可适用于远动设备及系统和在本标准范围中提到的其他设备及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2篇:环境条件 GB/T15153.2-2000 (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 idt1EC60870-2-2:1996 代替(GB/T15i53--1994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Part 2:Operating conditions- Section 2: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limatic,mechanical and other non-electrical influences) 1范围和目的 本标准适用于对地理上广布的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并以串行编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远动 设备及系统。 本标准也适用于远方保护设备及系统、支持配电自动化系统(DAS)的配电线载波(DIC)通信系统 和有关的通信设备,例如电力线载波设备。 木标准规定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的等级。 本标准未考虑直接涉及火灾、爆炸和离子辐射的特殊环境条件。 任何未列人本标准的、但与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寿命有关的其他环境条件(包括那些涉及移动式设备 的环境条件)的详细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EC600681)环境试验 IEC60654-A:1987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设备的工作条件第4部分:腐蚀和侵蚀影响 IEC60721-3-12”:1987环境条件分类第3部分: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1篇::存 IEC60721-3-2:1985环境条件分类第3部分: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2篇:运输 1EC6072133:1994环境条件分类第3部分: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3篇:有气 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IEC60721-3-4:1995环境条件分类第3部分: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4篇:无气 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IEC导则106(1989)关于确定设备性能等级的环境条件的导则 1)I上℃60068系列标准可参阅GB/T2423系列标准; 2)IEC60721-3系列标准,可参阅GB/T4798系列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12-11批准 2001-10-01实施 0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2部分:工作条件 第 2篇:环境条件 (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 GB/r15153.2一2000 idt JEC 60870-2-2:1996 代替 GB/T 15153一199i 'f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Part 2:Operating conditions- Section 2: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limatic, mechanical and other non-electrical influences) 1 范围和目的 本标准适用于对地理上广布的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并以串行编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远动 设备及系统 。 本标准也适用 于远方保护设备及系统、支持配电自动化系统(DAS)的配电线载波(DLO 通信系统 和有关的通信设备,例如电力线载波设备 木标准规定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的等级 本标准未考虑直接涉及火灾、爆炸和离子辐射的特殊环境条件。 任何未列人本标准的、但与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寿命有关的其他环境条件(包括那些涉及移动式设备 的环境条件)的详细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木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EC60068') 环境试验 IEC 60654-1;1987 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设备的工作条件 第4部分:腐蚀和侵蚀影响 IEC 60721-3-1'' :1987 环境条`1I分类 第3部分: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1篇:贮存 IEC60721-3-2;1985 环境条件分类 第3部分: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篇 运输 IEC60721 3-3:1994 环境条件分类 第 3部分: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 3篇 有气 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IEC 60721-3-4;1995 环境条件分类 第3部分: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4篇 无气 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IEC.导则 106(1989) 关于确定设备性能等级的环境条件的导则 1) IEC 60068系列标准可参阅GB/T 2423系列标准; 2) IEC 60721-3系列标准,可参阅GB/T 4798系列标准 国家质且技术监督局 2000-12-11批准 2001一10一01实施
GB/T15153.2--2000 3气候条件 3.1概述 本章列出了某些规定场所的不同等级的气候环境条件(空气温度、湿度和压力,雨、雪、冰、太阳辐射 等),这些环境条件是指设备和系统在运行中已安装但在停机期间(例如维护和修理),以及贮存或运输 中,所可能遇到的条件。 每一个类别中,对各种气候环境参数考虑了一个或一组严酷程度等级。根据1EC60721系列标准的 说明,超出这些严酷级别限值的概率比较低(例如1%)。 根据IE℃导则106的建议,考虑到本标准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设备和系统最常见的气候条件,所 以,本标准所采用的等级仅为IEC60721标准中所列等级数的一部分。 关于上述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和贮存条件,以下文所定义的四类场所为基础,所选定的各个参数的分 类列于表1.附录A给出了表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之间相互关系的气候图和-一个应用实例。 在表2另外给出了一个关于运输条件的分级。 由于在规定的环境级别中,未包括可能存在的极端的和特殊的环境条件,故表1和表2对每种场所 都给出了一个“特殊”级。工作于“特殊”条件下的设备环境条件要求,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是,建 议从1EC6072]系列标准中选择其等级。 3.2场所类型 考虑设下述场所类别: a)有气候防护场所: 一A类:空调场所; 一一B类:加热和/或冷却的封闭场所; 一…C类:遮蔽场所。 b)无气候防护场所: …D类:户外场所。 3.2.1空调场所(A类) 对空调场所(A类),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这些场所通常供控制中心和其 他需要控制气候环境的电子设备使用。 3.2.2加热和/或冷却的封闭场所(B类) 对于加热和/或冷却的封闭场所(B类),仅将空气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设备机房一般属于这个类别。设备常常贮存在加热和/或冷却的封闭场所。在运输过程中对于通常 无加热和/或冷却措施的封装运输方式,一般可视为“遮蔽场所”(C类)。 3.2.3遮蔽场所(C类) 对于遮蔽场所(C类),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均不受控制,仅保护设备避免直接的太阳辐射、降雨、其他 的降水和风。 在遮蔽场所通常既不供热也不供冷。即使有通风,通常也是自然方式,其低温可能与户外大气的温 度相同,而高温可能高于户外的大气温度(由于太阳辐射作用在遮蔽体上和由设备产生的热)。 由于温度的急剧变化可能出现暂时的凝露。此外,由于遮蔽体不一定是完全封闭的,在这些场所中 的设备,可能会受到风吹过来的降水、滴水、水雾和粉尘的影响。 典型的遮蔽场所是仪器设备的工作间、储存用不供热库房和有硬质顶盖的运输车。应该注意的是, 在某些库房(有时在某些遮蔽场所)中的湿气,可能使贮存的设备上产生凝露。 远方终端装置、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常常安装在遮蔽场所。 3.2.4户外场所(D类) 对于户外场所(D类),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均不受控制,设备暴露于自然界的大气条件下,直接经受 102
GB /T 15153. 2--2000 3 气候条件 11 概述 本章列出了某些规定场所的不同等级的气候环境条件(空气温度、湿度和压力,雨、雪、冰、太阳辐射 等),这些环境条件是指设备和系统在运行中已安装但在停机期间(例如维护和修理),以及贮存或运输 中,所可能遇到的条件。 每一个类别中,对各种气候环境参数考虑了一个或一组严酷程度等级。根据IEC 60721系列标准的 说明,超出这些严酷级别限值的概率比较低(例如 1%)0 根据 IEC导则 106的建议,考虑到本标准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设备和系统最常见的气候条件,所 以,本标准所采用的等级仅为IEC 60721标准中所列等级数的一部分 关于上述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和贮存条件,以下文所定义的四类场所为基础,所选定的各个参数的分 类列于表 1附录 A给出了表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之间相互关系的气候图和一个应用实例 在表 2另外给出了一个关于运输条件的分级。 由于在规定的环境级别中,未包括可能存在的极端的和特殊的环境条件,故表 I和表 2对每种场所 都给出了 一个“特殊”级。工作于“特殊’条件下的设备环境条件要求,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但是,建 议从 IEC 60721系列标准中选择其等级。 3.2 场所类型 考虑设下述场所类别: a)有气候防护场所: 一一A类:空调场所; 一一B类:加热和/或冷却的封闭场所; 一 C类:遮蔽场所。 b)无气候防护场所: 一 D类:户外场所。 3.2门 空调场所(A类) 对于空调场所(A类),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这些场所通常供控制中心和其 他需要控制气候环境的电子设备使用。 3.2. 2 加热和/或冷却的封闭场所(B类) 对于加热和/或冷却的封闭场所(B类),仅将空气温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设备机房一般属于这个类别。设备常常贮存在加热和/或冷却的封闭场所。在运输过程中对于通常 无加热和/或冷却措施的封装运输方式,一般可视为“遮蔽场所”(C类)。 3.2.3 遮蔽场所(c类) 对于遮蔽场所(C类),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均不受控制,仅保护设备避免直接的太阳辐射、降雨、其他 的降水和风 在遮蔽场所通常既不供热也不供冷。即使有通风,通常也是自然方式,其低温可能与户外大气的温 度相同,而高温可能高于户外的大气温度(由于太阳辐射作用在遮蔽体上和由设备产生的热)。 由于温度的急剧变化可能出现暂时的凝露。此外,由于遮蔽体不一定是完全封闭的,在这些场所中 的设备,可能会受到风吹过来的降水、滴水、水雾和粉尘的影响。 典型的遮蔽场所是仪器设备的工作间、储存用不供热库房和有硬质顶盖的运输车。应该注意的是, 在某些库房(有时在某些遮蔽场所)中的湿气。可能使贮存的设备上产生凝露 远方终端装置、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常常安装在遮蔽场所 3.2.4 户外场所(D类) 对于户外场所(D类),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均不受控制,设备暴露 于自然界的大气条件下,直接经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