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宽度确定 主要考虑人流通行,方便搬运家具,紧急疏散以及某些特殊要 求,达道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200mm 四、垂直交通联系部分 楼梯 设计主要是根据使用要求建筑防火、安全疏散的规定 确定楼梯的数量、楼梯段宽度、楼梯形式。 一般多层建筑楼梯不得少于两部,可根据负担人流量多少,分 为主楼梯与辅助楼梯,次要楼梯。 主楼梯宽度一般为1800~2100mm; 次要楼梯宽度一般为1200~1500mm: 辅助楼梯一般为900~1200mm。 2、电梯自动扶梯 高层建筑中用甩梯 自动扶梯用于有频繁而连续人流公共建筑中,商场、火车站、 航空港。 五、交通联系枢纽 1、作用 交通联系枢纽、过渡空间 2、大小 确定主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确定。 中小学教学楼门厅可按0.06~0.08m2/学生计 电影院门厅按0.13m2/座位计。 门厅对外出入口的总宽度不得小于通向该厅的过边,楼梯宽度 总和
11 (二)宽度确定 主要考虑人流通行,方便搬运家具,紧急疏散以及某些特殊要 求,达道最小宽度不宜小于 1200mm。 四、垂直交通联系部分 1、楼梯 设计主要是根据使用要求建筑防火、安全疏散的规定。 确定楼梯的数量、楼梯段宽度、楼梯形式。 一般多层建筑楼梯不得少于两部,可根据负担人流量多少,分 为主楼梯与辅助楼梯,次要楼梯。 主楼梯宽度一般为 1800~2100mm; 次要楼梯宽度一般为 1200~1500mm; 辅助楼梯一般为 900~1200mm。 2、电梯自动扶梯 高层建筑中用甩梯 自动扶梯用于有频繁而连续人流公共建筑中,商场、火车站、 航空港。 五、交通联系枢纽 1、作用 交通联系枢纽、过渡空间。 2、大小 确定主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确定。 中小学教学楼门厅可按 0.06~0.08m2 /学生计。 电影院门厅按 0.13m2 /座位计。 门厅对外出入口的总宽度不得小于通向该厅的过边,楼梯宽度 总和
§3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建筑平面的各个使用部分要按主次内外关系确定在整个平面中 的具体位置,借助功能分析图,按功能关系把相关部分组合在一起, 进行综合分析。 平面功能分析 1分析房间主次、内外关系 幢建筑物,由于它的功能特点不同,各房间在平面上重要程 度不同,有主有次 住宅:客厅、卧室—主要;厨房、厕所—次要 教学楼:教室、实验室——主要;管理用房、贮藏室、厕所- 次要 2分析房间的分隔与联系关系 3分析房间的使用顺序与交通路线 门诊部:病人就诊的顺序挂号、候诊、诊疗、划价、收费、取 药、返回 车站建筑:旅客问讯、售票、候车、检票、通过站台上车 总之,在房间组合布局时,既应满足使用顺序上的要求,又要 使各功能部分联系方便,交通路线短捷,尽量避免迂回交叉。 、建筑平面组合形式 房屋平面组合常见方式有: 1走廊式 用走廊将各房间联系起来(外廊式、内廊式) 适用于同类房间多次重复的平面。 教学楼、集体宿舍、办公楼、门诊部 2套间式 特点:各个房间之间相互贯通,交通部分与使用部分结合在一
12 §3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建筑平面的各个使用部分要按主次内外关系确定在整个平面中 的具体位置,借助功能分析图,按功能关系把相关部分组合在一起, 进行综合分析。 一、平面功能分析 1.分析房间主次、内外关系 一幢建筑物,由于它的功能特点不同,各房间在平面上重要程 度不同,有主有次。 住宅:客厅、卧室——主要;厨房、厕所——次要 教学楼:教室、实验室——主要;管理用房、贮藏室、厕所—— 次要 2.分析房间的分隔与联系关系 3.分析房间的使用顺序与交通路线 门诊部:病人就诊的顺序挂号、候诊、诊疗、划价、收费、取 药、返回 车站建筑:旅客问讯、售票、候车、检票、通过站台上车 总之,在房间组合布局时,既应满足使用顺序上的要求,又要 使各功能部分联系方便,交通路线短捷,尽量避免迂回交叉。 二、建筑平面组合形式 房屋平面组合常见方式有: 1.走廊式 用走廊将各房间联系起来(外廊式、内廊式)。 适用于同类房间多次重复的平面。 教学楼、集体宿舍、办公楼、门诊部。 2.套间式 特点:各个房间之间相互贯通,交通部分与使用部分结合在一
起,房间之间联系最简捷。 适用:房间使用顺序较强,人流连续的建筑:车站、展览馆 3.大厅式 特点:以一个使用人数较多的公共活动大厅为中心,在大厅周 围布置其他房间。 影剧院、体育馆。 4单元式 特点:将功能上联系紧密的房间组合成一组,每组有各自的出 入口和垂直的交通设施,单元之间的联系一般要通过单元出入口。 、建筑平面组合与结构布置的关系 建筑功能——平面组合设计;平面组合时还必须考虑建筑结构 问题。建筑设计中考虑结构问题——主要是正确选择结构形式和合 理进行结构布置 砖混结合与平面结合关系 (1)横墙承重,在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建筑中常采用 住宅、旅馆、办公楼、宿舍等。 (2)纵墙承重,用于开间尺寸比较多样的办公楼,以及房间布置 比较灵活的住宅建筑中。 (3)纵横墙承重,适用范围较广,同时设有大小房间的建筑,教 学楼、办公楼。 2框架结构与平面组合的关系 适用:房间的面积较大,层高较高,荷载较重或建筑物层数较 特点:梁、柱承重、墙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 要求:柱网尺寸统 3.空间结构
13 起,房间之间联系最简捷。 适用:房间使用顺序较强,人流连续的建筑:车站、展览馆。 3. 大厅式 特点:以一个使用人数较多的公共活动大厅为中心,在大厅周 围布置其他房间。 影剧院、体育馆。 4.单元式 特点:将功能上联系紧密的房间组合成一组,每组有各自的出 入口和垂直的交通设施,单元之间的联系一般要通过单元出入口。 三、建筑平面组合与结构布置的关系 建筑功能——平面组合设计;平面组合时还必须考虑建筑结构 问题。建筑设计中考虑结构问题——主要是正确选择结构形式和合 理进行结构布置。 1.砖混结合与平面结合关系 (1)横墙承重,在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建筑中常采用。 住宅、旅馆、办公楼、宿舍等。 (2)纵墙承重,用于开间尺寸比较多样的办公楼,以及房间布置 比较灵活的住宅建筑中。 (3)纵横墙承重,适用范围较广,同时设有大小房间的建筑,教 学楼、办公楼。 2.框架结构与平面组合的关系 适用:房间的面积较大,层高较高,荷载较重或建筑物层数较 多。 特点:梁、柱承重、墙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 要求:柱网尺寸统一。 3.空间结构
四、影响平面组合的其他因素 外界因素:基地的总体规划、气候条件、地理条件。 基地条件,对平面组合的影响 基地的大小与形状,周围原有建筑物、道路、绿化以及公共设 施状况等常影响到房屋的层数,平面形状、立体布局、出入口位置。 基地形状对建筑物平面形状影响 2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对平面组合影响 日照间距:L/H(与太阳高度角有关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是确定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 系,包括各层高度的确定,建筑空间的利用,判定结构、构造关系 §1建筑空间的高度 房屋的高度、剖面形状 净高:从楼地面到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 层高:从楼地面到顶棚顶面的距离 确定室内净高与房间剖面形状时主要考虑因素: 房间的使用性质与活动特点 2采光、通风及卫生要求 采光考虑房间进深大,要求窗上沿标高越高,即房间的高度相 应也越高,窗台高度主要根据室内使用要求和家具、设备的高度确
14 四、影响平面组合的其他因素 外界因素:基地的总体规划、气候条件、地理条件。 1.基地条件,对平面组合的影响 基地的大小与形状,周围原有建筑物、道路、绿化以及公共设 施状况等常影响到房屋的层数,平面形状、立体布局、出入口位置。 基地形状对建筑物平面形状影响 2.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对平面组合影响 日照间距:L/H(与太阳高度角有关) 第三章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是确定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 系,包括各层高度的确定,建筑空间的利用,判定结构、构造关系。 §1 建筑空间的高度 一、房屋的高度、剖面形状 净高:从楼地面到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 层高:从楼地面到顶棚顶面的距离 确定室内净高与房间剖面形状时主要考虑因素: 1.房间的使用性质与活动特点 2.采光、通风及卫生要求 采光考虑房间进深大,要求窗上沿标高越高,即房间的高度相 应也越高,窗台高度主要根据室内使用要求和家具、设备的高度确 定
窗台高900mm,专用儿童活动室窗台高度700mm左右。 3结构构造与设备要求 房间的高度与剖面形状,还与梁、板等结构构件厚度、空间结 构的形状以及顶棚上下设备的高度有关 4.室内空间比例要求 室内空间长、宽、高比例关系不同,常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宽而低矮的房间使人感到压抑,窄而高的房间使人感到拘谨, 不亲切。 §2房屋层数确定和剖面的组合方式 房屋层高、层数的确定 层高的确定 国家或地区设计主管部门规划层高指标作为设计依据 2房屋的层数的确定 影响房屋层数因素: (1)房屋本身的使用要求 (2)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3)建筑防火要求 (4)建筑技术条件造价。 §3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 建筑空间的组合 既要考虑水平方向的功能关系,还必须同时考虑在垂直方向上 的功能关系。 1分层安排各使用房间 2建筑空间组合
15 窗台高 900mm,专用儿童活动室窗台高度 700mm 左右。 3.结构构造与设备要求 房间的高度与剖面形状,还与梁、板等结构构件厚度、空间结 构的形状以及顶棚上下设备的高度有关。 4.室内空间比例要求 室内空间长、宽、高比例关系不同,常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宽而低矮的房间使人感到压抑,窄而高的房间使人感到拘谨, 不亲切。 §2 房屋层数确定和剖面的组合方式 一、房屋层高、层数的确定 1.层高的确定 国家或地区设计主管部门规划层高指标作为设计依据。 2.房屋的层数的确定 影响房屋层数因素: (1)房屋本身的使用要求; (2)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3)建筑防火要求; (4)建筑技术条件造价。 §3 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 一、建筑空间的组合 既要考虑水平方向的功能关系,还必须同时考虑在垂直方向上 的功能关系。 1.分层安排各使用房间 2.建筑空间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