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基本概念 煤炭燃烧方式
燃烧基本概念 煤炭燃烧方式
燃烧科学的发展史 燃烧是物质剧烈氧化与发光、发热的现象,这种现象又称为“火”。 人类认识火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火”对人类而言,是一种 非常重要,却又难以驾驭的自然力量。 燧人氏钻木取火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
燃烧科学的发展史 燧人氏钻木取火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 燃烧是物质剧烈氧化与发光、发热的现象,这种现象又称为“火” 。 人类认识火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火”对人类而言,是一种 非常重要,却又难以驾驭的自然力量
燃素论 德国化学家约翰·约钦姆·贝歇尔在他于1669 年所发表的《物质的原理》中,认为固体的性质可 以认为是“石土”“油土”和“汞土”三种性质的 结合,其中的“油土”是所有可燃性物质都具有的, 就象炼金术中常用到的硫那样。 斯塔尔在自己1718年的著作中将“油土”改称 为“燃素”。他发现木头燃烧后的灰烬质量小于原 Georg cruefts Stahl.onoldo Francus. Med.Doct.ht.Prof Bull.Ord.Mall. 有质量,他认为这是木头失去燃素的证据。 格奥尔格·恩斯特·斯塔尔 燃素论可以说是让燃烧成为一门科学的最早的 Georg Ernst Stahl (1659年10月22日-1734年5月24日) 努力,虽然不久就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但以斯塔 德国化学家,医生。燃素说和 尔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注意观察和理论总结的研究 活力说创始人 方法,为后代科学家提供了一个范例
格奥尔格·恩斯特·斯塔尔 Georg Ernst Stahl (1659年10月22日 – 1734年5月24日) 德国化学家,医生。燃素说和 活力说创始人 德国化学家约翰·约钦姆·贝歇尔在他于1669 年所发表的《物质的原理》中,认为固体的性质可 以认为是“石土”“油土”和“汞土”三种性质的 结合,其中的“油土”是所有可燃性物质都具有的, 就象炼金术中常用到的硫那样。 斯塔尔在自己1718年的著作中将“油土”改称 为“燃素” 。他发现木头燃烧后的灰烬质量小于原 有质量,他认为这是木头失去燃素的证据。 燃素论可以说是让燃烧成为一门科学的最早的 努力,虽然不久就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但以斯塔 尔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注意观察和理论总结的研究 方法,为后代科学家提供了一个范例。 燃素论
氧化说 曲颈甑 玻璃钟罩 拉瓦锡通过钟罩 实验得出结论: 汞槽 空气是由氧气和 氮气所组成,氧 气占空气总体积 的五分之一。 1789年,拉瓦锡在他的名著《化学概论》里, 清楚地阐明了燃烧的本质: 1)燃烧时发出光和热; 2)物质只有在氧气中燃烧(也有例外,如氢 气能在氯气中燃烧,氯气也能在氢气中燃烧); 安托万·拉瓦锡 Antoine Lavoisier 3)氧气在燃烧时被消耗; (1743年8月26日一1794年5月8日) 4)燃烧物在燃烧后所增加的重量,等于所消 法国著名化学家和生物学家, 耗的氧气的重量。 后世尊称拉瓦锡为现代化学之父 拉瓦锡坚决摈弃了“燃素学说”。他指出: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燃素”!
氧化说 安托万·拉瓦锡 Antoine Lavoisier (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 法国著名化学家和生物学家, 后世尊称拉瓦锡为现代化学之父 1789年,拉瓦锡在他的名著《化学概论》里, 清楚地阐明了燃烧的本质: 1)燃烧时发出光和热; 2)物质只有在氧气中燃烧(也有例外,如氢 气能在氯气中燃烧,氯气也能在氢气中燃烧); 3)氧气在燃烧时被消耗; 4)燃烧物在燃烧后所增加的重量,等于所消 耗的氧气的重量。 拉瓦锡坚决摈弃了“燃素学说”。他指出: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燃素”! 拉瓦锡通过钟罩 实验得出结论: 空气是由氧气和 氮气所组成,氧 气占空气总体积 的五分之一
化学反应动力学 19世纪,人们将燃烧作为热力学平衡 体系来研究,阐明了燃烧过程中重要的平 衡热力学特性 20世纪30年代,美国化学家刘易斯和 俄国谢苗诺夫将化学动力学的机理引入燃 烧研究,认为化学反应动力学是影响燃烧 速率的重要因素,初步奠定了燃烧理论的 基础 30~50年代,人们认识到燃烧是化学 反应动力学、气体流动、传热、传质等物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 Hnkonai HnkonaeBny CeMeHOB 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冯·卡门、钱学森提 (1896年4月15日-1986年9月25日) 出用连续介质力学研究燃烧一“反应流体 苏联医生和化学家 195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力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емёнов (1896年4月15日-1986年9月25日) 苏联医生和化学家 195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世纪,人们将燃烧作为热力学平衡 体系来研究,阐明了燃烧过程中重要的平 衡热力学特性。 20世纪30年代,美国化学家刘易斯和 俄国谢苗诺夫将化学动力学的机理引入燃 烧研究,认为化学反应动力学是影响燃烧 速率的重要因素,初步奠定了燃烧理论的 基础 。 30~50年代,人们认识到燃烧是化学 反应动力学、气体流动、传热、传质等物 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冯·卡门、钱学森提 出用连续介质力学研究燃烧—“反应流体 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