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2.金铜佛像的铸造技术 3.金铜佛像的作伪方式 第五章古玉通论(16学时) 1.古玉的概念 2.古玉的产地 3.古玉的制作 4.古玉的种类 5.古玉的历程 6.古玉的鉴定 五、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方法建议 先修课程:无 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策略:课上讲授、课堂上提问互动促进学生掌握和使用新的知识、介绍书目以丰富学生专业知 识,图文结合,并观摩实物,可见可感。 2.方法建议:鼓励学生与实践相结合,多看相关书籍,多去博物馆展览,外出考察巩固课堂所得,加 强知识储备。 六、课程考核 以考察的方式进行结课考核,学生提交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PT演示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年。 马承远《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朱风瀚《中国青铜器综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中国青铜器全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1998年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孙稚雏《青铜器论文索引》(一1982)中华书局1986年。 张懋等《青铜器论文索引》(1983一2001)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张懋镕等《青铜器论文索引》(2002一2006)线装书局2008年。 杜延松《中国青铜器定级图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王文昶《青钢器辨伪三百例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吴树《谁在收藏中国》《谁在拍卖中国》《谁在忽悠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2009.2010年。 虞缘:《中国玉器一一收藏500问》 夏编:《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5期。 王实主编《中国宝玉石业大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 (英国)克里斯.佩兰特著/谷祖纲、李桂兰译《岩石与矿物》,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年。 股志强:《鉴玉玉甄宝 一中国历代玉器鉴定通则》,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邓淑蘋:《敏天格物一一中国历代玉器导读》,台湾上海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4一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4 - 2.金铜佛像的铸造技术 3.金铜佛像的作伪方式 第五章 古玉通论(16 学时) 1.古玉的概念 2.古玉的产地 3.古玉的制作 4.古玉的种类 5.古玉的历程 6.古玉的鉴定 五、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方法建议 先修课程:无 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策略:课上讲授、课堂上提问互动促进学生掌握和使用新的知识、介绍书目以丰富学生专业知 识,图文结合,并观摩实物,可见可感。 2.方法建议:鼓励学生与实践相结合,多看相关书籍,多去博物馆展览,外出考察巩固课堂所得,加 强知识储备。 六、课程考核 以考察的方式进行结课考核,学生提交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 PPT 演示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容庚 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 1984 年。 马承远《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年。 《中国青铜器全集》文物出版社 1997 年、1998 年。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年。 孙稚雏《青铜器论文索引》(—1982)中华书局 1986 年。 张懋镕等《青铜器论文索引》(1983—2001)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2005 年。 张懋镕等《青铜器论文索引》(2002—2006)线装书局 2008 年。 杜廼松《中国青铜器定级图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 年。 王文昶《青铜器辨伪三百例》紫禁城出版社 2009 年。 吴树《谁在收藏中国》《谁在拍卖中国》《谁在忽悠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2009.2010 年。 虞缘:《中国玉器——收藏 500 问》 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 年 5 期。 王实主编《中国宝玉石业大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 年。 (英国)克里斯.佩兰特著/谷祖纲、李桂兰译《岩石与矿物》,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5 年。 殷志强:《鉴玉玉甄宝——中国历代玉器鉴定通则》,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邓淑蘋:《敬天格物——中国历代玉器导读》,台湾上海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号:3127227 学分:2 学时:32 《会计学》是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阐明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 本操作技能。此次《会计学》课的教学对象不是专业会计人才,而是需要掌握一定会计知识的艺术市场相 关人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未来艺术市场的从业人员、参与经济活动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够清晰地读 懂会计信息,能够使用会计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及其加工利用能够全面掌握 从而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总。 二、课程目标 在长期的《会计学》教学工作中,我们一直在体验和探索理解会计学理论与方法的角度,以及提高会 计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途径。面对周而复始的会计循环,不能使与会计同在的人陷入细节的漩涡而无力自拔, 不能因为每一次的会计准则的变动而让人感到被历史冲刷,进而失去对会计的主动理解。对于会计最好的 学习方法就是跳脱出会计准则的机械学习,而在会计学中整体理解,达到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及其加工利用 的全面掌握,从而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 三、授课对象 艺术市场专业本科三年级 四、教学内容、学时 学时:32学分:2 周次 课程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课堂讨论及其 它教学环节 总论 计桥作就对象与会计安素、企业会计基 3 金计的 2 会计循环 何为会计循环、会计等式与会计科目设置, 了解和分辨会 计要素。 3 会计循环 学习借贷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4 会计信息的载体 了解何为会计凭证、账薄和报表。 不同载体的基 本功能。 不同的账务在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送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记账凭证账务 处理程序上的 差别。 -5-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5 - 《会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号:3127227 学分:2 学时:32 《会计学》是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阐明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 本操作技能。此次《会计学》课的教学对象不是专业会计人才,而是需要掌握一定会计知识的艺术市场相 关人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未来艺术市场的从业人员、参与经济活动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够清晰地读 懂会计信息,能够使用会计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及其加工利用能够全面掌握, 从而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 二、课程目标 在长期的《会计学》教学工作中,我们一直在体验和探索理解会计学理论与方法的角度,以及提高会 计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途径。面对周而复始的会计循环,不能使与会计同在的人陷入细节的漩涡而无力自拔, 不能因为每一次的会计准则的变动而让人感到被历史冲刷,进而失去对会计的主动理解。对于会计最好的 学习方法就是跳脱出会计准则的机械学习,而在会计学中整体理解,达到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及其加工利用 的全面掌握,从而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 三、授课对象 艺术市场专业本科三年级 四、教学内容、学时 学时:32 学分:2 周次 课程安排 教 学 内 容 课时 课堂讨论及其 它教学环节 1 总论 学习会计的目标、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企业会计基 本准则、会计工作组织。 3 讨论会计的基 本职能。 2 会计循环 何为会计循环、会计等式与会计科目设置。 3 了解和分辨会 计要素。 3 会计循环 学习借贷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2 理解不同的记 账法。 4 会计信息的载体 了解何为会计凭证、账薄和报表。 2 不同载体的基 本功能。 5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学习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记账凭证账务 处理程序。 3 不同的账务在 处理程序上的 差别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不同的账务在 6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处理程序上的 差别。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不同的账务在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举例。 处理程序上的 差别。 资产 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3 资产 存货、固定资产和投资性地产。 区分不同种类 的资产。 10 负债和素有者权益 理解应付工薪酬的内容、应交税费的核算、资本公积 理解应付工 的核算 积的核算。 11 收入与费用 理解收入的确认、收入的核算、费用的构成 3 费用的构成。 12 利润 利润的构成和分配问题 2 核算。 五、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方法建议 先修课程:无 教学方法建议:图片和表格辅助教学,采用课件教学,实现电脑化和无板书的规范化教学。课堂讨论。 全部课程安排一次讨论,目的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扩展课堂教学的不足,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参考书目。 讨论时间一般为20分钟,不影响正常授课进度的进行。 六、课程考核 1.平时考核:平时作业、讨论、提问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 2.期末考核:闭卷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60%。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会计学》张德红,张英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03。 《会计学》陈文军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03。 《会计学》张启銮,刘艳萍,吴灏文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09: 《会计学》许永斌,王宝庆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07。 -6-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6 - 6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科目汇总表账务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3 不同的账务在 处理程序上的 差别。 7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举例。 3 不同的账务在 处理程序上的 差别。 8 资产 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3 区分不同种类 的资产。 9 资产 存货、固定资产和投资性地产。 2 区分不同种类 的资产。 10 负债和素有者权益 理解应付工薪酬的内容、应交税费的核算、资本公积 的核算。 3 理解应付工薪 酬的内容、应交 税费和资本公 积的核算。 11 收入与费用 理解收入的确认、收入的核算、费用的构成。 3 理 解 收 入 的 确 认、收入的核算、 费用的构成。 12 利润 利润的构成和分配问题。 2 理解利润的形 成、利润分配的 核算。 五、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方法建议 先修课程:无 教学方法建议:图片和表格辅助教学,采用课件教学,实现电脑化和无板书的规范化教学。课堂讨论。 全部课程安排一次讨论,目的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扩展课堂教学的不足,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参考书目。 讨论时间一般为 20 分钟,不影响正常授课进度的进行。 六、课程考核 1.平时考核:平时作业、讨论、提问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 40%; 2.期末考核:闭卷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 60%。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会计学》张德红,张英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03。 《会计学》陈文军等编著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03。 《会计学》张启銮,刘艳萍,吴灏文编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09。 《会计学》许永斌,王宝庆主编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07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与批评》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3124028 学分:2 学时.32 本课程旨在讲授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美术批评的基本概念、目标、思路和方法。通过对中西艺术创 作类别基本特征的分析,对具代表性艺术家创作过程及作品的剖析,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引导其逐 步树立有质量的艺术取向、艺术素养、审美感觉、审美趣味。同时,讲授美术批评的基本认识与方法,使 学生初步认识批评的工作目标与方式。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照表 毕业要求 毕业能力 关联等级 课程目标 指标点 1.1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1.2立德树人,遵 师德守职业道德规范 规范山.3坚持以美育 人,立志成为“四 有”好老师 21坚定从教意 愿,坚守职业理想 2.2培植人文底 蕴、科学精神,夯 实职业根基 情怀 2.3以生为本,以 文化人 2.4做好“引路人” 3.1掌握多样化的 美术知识和技能 能培养步的整袋初步认识中西艺术创作类别基本特征.代性 艺术流派、作品的创作过程及作品的艺术特征、 学科3.2强化艺术多元 素养思维与美术表现力 2产 2.认识美术批评学的基本目标、方式,需要的素 连木。 质、能力,基本写作要求与方法。 3.3激发创意思维 2.使学生初步认识美术 -7-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7 - 《美术鉴赏与批评》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3124028 学分:2 学时:32 本课程旨在讲授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美术批评的基本概念、目标、思路和方法。通过对中西艺术创 作类别基本特征的分析,对具代表性艺术家创作过程及作品的剖析,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引导其逐 步树立有质量的艺术取向、艺术素养、审美感觉、审美趣味。同时,讲授美术批评的基本认识与方法,使 学生初步认识批评的工作目标与方式。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照表 毕业要求 毕业能力 关联等级 课程目标 指标点 1. 师德 规范 1.1 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1.2 立德树人,遵 守职业道德规范 1.3 坚 持 以 美 育 人,立志成为“四 有”好老师 2. 教育 情怀 2.1 坚 定 从 教 意 愿,坚守职业理想 2.2 培 植 人 文 底 蕴、科学精神,夯 实职业根基 2.3 以生为本,以 文化人 2.4 做好“引路人” 3. 学科 素养 3.1 掌握多样化的 美术知识和技能 M 1.培养初步的美术鉴赏 能力,引导其逐步树立有 质量的艺术素养、艺术价 值取向、审美感觉、审美 趣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美术 1.初步认识中西艺术创作类别基本特征,代表性 艺术流派、作品的创作过程及作品的艺术特征、 审美特征。 2.认识美术批评学的基本目标、方式,需要的素 质、能力,基本写作要求与方法。 3.2 强化艺术多元 思维与美术表现力 3.3 激发创意思维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与创新实践能力 批评的工作目标与方式。 穷炎分阿 品费广泛的文 4.1增强对师范性 的理解与认识 锅琴委美术课标 1能够在数有数学立践中,综合云用木学科知 掌握进行美术鉴赏课识,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和解决专业教学设计及研 教学 程散学的基本方法,初步究问题。 能力 掌握培养、引导学生审美2.综合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和美术技能,以现代技 入和黄的 素养的基本路径。 术为重要辅助,以提高美术专业教学的实操性和 有效性。 4.5具备美术教学 研究和反思的能力 班级 指导5.2参与班级教学 组织与管理实践 6 图学生·熟 有人 ]图品具有专业发 M 2 1.明确个人发展基本方向。 品聚受黄 4.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提出关于本课程的个人见解和建议 反思 得提数秀术教有 8.1掌握沟通合作 技能 女 课程设计包含集体反复、多次讨论与个人单 独讲 、深入讨论的教学环节,高度重视、激发 5.具有一定的独立实践 生在与他 品头 教师与学生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 沟通 能力与较好的沟通、互 8.2广泛的社会 作与组织管理 、合作的意汉能力-进歌的时论海通盟一 3.明确学习计划及具体执行及实施方法。 注:毕业能力关联等级字母表示:高“H”,中“”,低“L”,无关联不填写 -8-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8 - 与创新实践能力 批评的工作目标与方式。 3.4 具有审美分析 与判断能力 3.5 拓展广泛的文 化理解力 3.6 具备通过艺术 改变生活的实践力 4. 教学 能力 4.1 增强对师范性 的理解与认识 M 3.掌握进行美术鉴赏课 程教学的基本方法,初步 掌握培养、引导学生审美 素养的基本路径。 1.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本学科知 识,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和解决专业教学设计及研 究问题。 2.综合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和美术技能,以现代技 术为重要辅助,以提高美术专业教学的实操性和 有效性。 4.2 熟悉美术课标 与教学 4.3 掌握美术课程 与教学设计的方法 4.4 习得基础的信 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4.5 具备美术教学 研究和反思的能力 5. 班级 指导 5.1 了解学校德育 原理与方法,以美 启德 5.2 参与班级教学 组织与管理实践 6. 综合 育人 6.1 了解学生、熟 悉教学 6.2 积极尝试以美 育人、以文化人 7. 学会 反思 7.1 具有专业发展 意识 M 4.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1.明确个人发展基本方向。 2.提出关于本课程的个人见解和建议。 7.2 积极学习最新 的艺术及教育动态 7.3 提升美术教育 教学实践力 8. 沟通 合作 8.1 掌握沟通合作 技能 M 5.具有一定的独立实践 能力与较好的沟通、互 动、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1. 课程设计包含集体反复、多次讨论与个人单 独讲解、深入讨论的教学环节,高度重视、激发 教师与学生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以使学 生在与他人的不断讨论中培养自身的思考、表 达、沟通能力。 2.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形成“微团队”、“自由小 组”等形式,进行较深入的讨论、沟通、合作、 资源共享性的学习。 3. 明确学习计划及具体执行及实施方法。 8.2 广泛的社会协 作与组织管理 注:毕业能力关联等级字母表示:高“H”,中“M”,低“L”,无关联不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