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互利共赢》教案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的课程要求,“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 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的意识和愿望。” 二、教学内容分析 回望历史,人类因进步产生利益,因利益产生冲突,但在人类进步、发展、冲突的过程 中所产生的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同舟共济,协力解决。本课教材思路清晰,应对全球性问 题,需要倾听中国声音,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在人道主义精神的 基础上,善其身,爱天下 “互利共赢”与本课重要观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怎样的联系?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要谋求国际双边、多边的互利共赢。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摒弃你输我赢, 将本国利益、发展与其他国家结合起来,切实增进共同利益的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 仅是各国共谋发展的良方,更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依托 【学情分析】 在学生的认识中,国与国之间对抗的胜与负、贸易的顺与逆、国家是否够强,能够恃强 凌弱等意识比较明显,缺少全球意识,合作共赢的观念。中国在世界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不清 楚,对于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中国声音、中国理念不太关注。本节课,需要 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认识。学习中,感受中国担当,思考自身责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全球意识,明确各国相互依存,命运相连。体会中国提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具备人道主义精神,关怀、尊重他人的生命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分析中非携手合作、共建共享的事例,提高分析、解读时政的能力 交流中,互学互鉴,增进逻辑表达能力。能够自觉关心国际社会,增强责任感,有尽力之所 及的愿望
《谋求互利共赢》教案 【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版)》,“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的课程要求,“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 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的意识和愿望。” 二、教学内容分析 回望历史,人类因进步产生利益,因利益产生冲突,但在人类进步、发展、冲突的过程 中所产生的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同舟共济,协力解决。本课教材思路清晰,应对全球性问 题,需要倾听中国声音,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在人道主义精神的 基础上,善其身,爱天下。 “互利共赢”与本课重要观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怎样的联系?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要谋求国际双边、多边的互利共赢。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摒弃你输我赢, 将本国利益、发展与其他国家结合起来,切实增进共同利益的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 仅是各国共谋发展的良方,更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依托。 【学情分析】 在学生的认识中,国与国之间对抗的胜与负、贸易的顺与逆、国家是否够强,能够恃强 凌弱等意识比较明显,缺少全球意识,合作共赢的观念。中国在世界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不清 楚,对于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中国声音、中国理念不太关注。本节课,需要 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认识。学习中,感受中国担当,思考自身责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全球意识,明确各国相互依存,命运相连。体会中国提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具备人道主义精神,关怀、尊重他人的生命。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分析中非携手合作、共建共享的事例,提高分析、解读时政的能力。 交流中,互学互鉴,增进逻辑表达能力。能够自觉关心国际社会,增强责任感,有尽力之所 及的愿望
知识目标:知道全球性问题制约人类发展,能够分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能够表达出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谋求互利共赢,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教学难点: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设计思路】 习语用典中国方案_双边互利、归于人本 揭示答案 多方采纳 五个世界关怀生命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升华 【教学过程】 导入: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提出问题:我们上节课提到的局部战争、恐怖主义、宗教冲突、贫富差距日益悬殊以外, 你知道还有哪些全球性问题呢?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环境问题、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关系 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这些困扰世界的难题,找到答案了吗?在哪里找到的答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二框谋 求互利共赢。 环节一:追溯历史,探求答案 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致辞中,习近平主席连用三个 先秦的儒家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
知识目标:知道全球性问题制约人类发展,能够分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能够表达出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谋求互利共赢,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教学难点: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提出问题:我们上节课提到的局部战争、恐怖主义、宗教冲突、贫富差距日益悬殊以外, 你知道还有哪些全球性问题呢?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环境问题、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关系 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这些困扰世界的难题,找到答案了吗?在哪里找到的答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二框谋 求互利共赢。 环节一:追溯历史,探求答案 2018 年 6 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致辞中,习近平主席连用三个 先秦的儒家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
儒家主张 出处 注释 协和万邦《尚书·虞书·尧典》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 和裒共济《尚书·虞书·皋陶谟》齐心渡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四海一家《荀子·议兵》四海之内,犹如一家 中华文化,千年传承。在中华文明思想的宝库中,就蕴臧着解决未来全球性问题的答案。 提出问题:你在习主席引用的三个儒家主张中找到了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的答案了吗? 分享给大家。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解决全球性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 题,就要世界各国勤力同心。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所以各国应 放下成见,共同面对 材料追溯千年,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找到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答案,就 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在共同体中,互利共赢,谋求发展。让我们一起 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历程 时间 发展历程 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 2012年党的十八大 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2017年2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7年10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全国人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
中华文化,千年传承。在中华文明思想的宝库中,就蕴藏着解决未来全球性问题的答案。 提出问题:你在习主席引用的三个儒家主张中找到了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的答案了吗? 分享给大家。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解决全球性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 题,就要世界各国勠力同心。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所以各国应 放下成见,共同面对。 材料 追溯千年,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找到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答案,就 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在共同体中,互利共赢,谋求发展。让我们一起 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历程
提出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先后被联合国决议、党章、宪法,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 认可。请你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 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 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环节二:心系合作,互利共赢 提出问题:在努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你知道中国做出过哪些努力吗? 学生回答 过渡:上节课,我们提到中国对非投资就是中国努力推进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做法。上 节课我们从大国担当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对非投资。换个角度看中国对非投资 材料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呈现了中非双边相互支持的部分内容。思考后,请两位同学配合完 成,将黑板上右侧的词条,贴在中非双边图中,并画好箭头 资金投入资源来源 中国 非洲 政治支持增加就业 经验借鉴观念影响 学生思考,配合粘贴。 提出问题:从完成的中非双边相互支持的图示中,你能看出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点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谋求国际双边、多边的互利共赢。“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就要在相 互合作中,互融互通,互利共赢。摒弃你输我赢的观念,将中国发展与其他国家利益结合起 来,切实增进共同利益的实现 过渡:要想实现互利共贏,世界各国需要达成共识,努力建设“五个世界
提出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先后被联合国决议、党章、宪法,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 认可。请你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 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 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环节二:心系合作,互利共赢 提出问题:在努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你知道中国做出过哪些努力吗? 学生回答。 过渡:上节课,我们提到中国对非投资就是中国努力推进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做法。上 节课我们从大国担当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对非投资。换个角度看中国对非投资。 材料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呈现了中非双边相互支持的部分内容。思考后,请两位同学配合完 成,将黑板上右侧的词条,贴在中非双边图中,并画好箭头。 学生思考,配合粘贴。 提出问题:从完成的中非双边相互支持的图示中,你能看出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点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谋求国际双边、多边的互利共赢。“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追求幸福生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就要在相 互合作中,互融互通,互利共赢。摒弃你输我赢的观念,将中国发展与其他国家利益结合起 来,切实增进共同利益的实现。 过渡:要想实现互利共赢,世界各国需要达成共识,努力建设 “五个世界
材料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题 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 对话协商 持久和平 共建共享 普遍安全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交流互鉴 开放包容 绿色低碳 清洁美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五个世界” 提出问题:请你在“五个世界”中任选一个,想想你能为此做些什么?并和组员交流分 享你的做法。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建设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是中国主张、世界愿望、公民责任。每个公民都应树立全球意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 献自己的力量。 环节三:归于本性,力求担当 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下面是两则新闻 新闻一中国救援飞机52架次飞机安全接回滞留在加德满都机场的5685名中国公民, 三峡集团250余名工人被中国军队救出……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向尼泊尔震区派出多个救 援队、医疗队、防化洗消队,并援助大量物资 新闻二杨建国是四川成都人,他在加德满都经营一家中餐馆。自从发生强震以来,他 所开的餐馆已连续5天向中国游客、尼泊尔居民免费供餐。 看了上述两则新闻,两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材料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题 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五个世界” 提出问题:请你在“五个世界”中任选一个,想想你能为此做些什么?并和组员交流分 享你的做法。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建设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是中国主张、世界愿望、公民责任。每个公民都应树立全球意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 献自己的力量。 环节三:归于本性,力求担当 尼泊尔发生里氏 8.1 级强烈地震。下面是两则新闻。 新闻一 中国救援飞机 52 架次飞机安全接回滞留在加德满都机场的 5685 名中国公民, 三峡集团 250 余名工人被中国军队救出……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向尼泊尔震区派出多个救 援队、医疗队、防化洗消队,并援助大量物资。 新闻二 杨建国是四川成都人,他在加德满都经营一家中餐馆。自从发生强震以来,他 所开的餐馆已连续 5 天向中国游客、尼泊尔居民免费供餐。 看了上述两则新闻,两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