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碳土结构设计原理 令根据塑性力学理论,可把 45 截面上的扭剪应力划分为 四个部分,计算各部分扭 剪应力的合力及相应组成 的力偶,其总和为Tr ++ Tn=τm(3h-b)=f·(3h-b B求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根据塑性力学理论,可把 截面上的扭剪应力划分为 四个部分,计算各部分扭 剪应力的合力及相应组成 的力偶,其总和为Tcr (3 ) 6 (3 ) 6 2 2 max h b b h b f b Tcr = t − = t • −
混碳土结构设计原理 令若混凝土为弹性材料,则当最大扭剪应力或最 大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升时,构件开裂, 则开裂扭矩为: =f·a·bh a为与有关的系数 b 当=1~10时,a-0.208~0.313 B求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若混凝土为弹性材料,则当最大扭剪应力或最 大主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ft时,构件开裂, 则开裂扭矩为: 1 10 0.208 0.313 2 当 = ~ 时, - ~ 为与 有关的系数 b h b h Tcr = f t • •b h
混碳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材料既非完全弹性,也不是理想弹塑性,而是介 于两者之间的弹塑性材料,为简便实用,可按塑性应力 分布计算,并引入修正降低系数以考虑应力非完全塑性 分布的影响。对高强混凝土,为0.7,对低强混凝土,取 为0.8,《规范》为偏于安全起见,取0.7。故开裂扭矩 的计算公式为 0.7·f·W1 W为受扭构件的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矩形截面,Bb2(3-b) B求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混凝土材料既非完全弹性,也不是理想弹塑性,而是介 于两者之间的弹塑性材料,为简便实用,可按塑性应力 分布计算,并引入修正降低系数以考虑应力非完全塑性 分布的影响。对高强混凝土,为0.7,对低强混凝土,取 为0.8,《规范》为偏于安全起见,取 0.7。故开裂扭矩 的计算公式为 cr t Wt T = 0.7 • f • 矩形截面, = ) 为受扭构件的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h b b W W t t (3 − 6 2
混碳土结构设计原理 732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的计算 ◆变角空间桁架模型 对比试验表明,在其他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 实心截面与空心截面构件的极限受扭承载力基本相同。 基本假定:纵筋为受拉弦杆, 箍筋为受拉腹杆,斜裂缝间的 混凝土为斜压腹杆,倾角为α。 Wh\Cv 忽略核心混凝土的受扭作用及 钢筋的销栓作用。 B求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7.3.2 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的计算 ◆变角空间桁架模型 对比试验表明,在其他参数均相同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 实心截面与空心截面构件的极限受扭承载力基本相同。 基本假定:纵筋为受拉弦杆, 箍筋为受拉腹杆,斜裂缝间的 混凝土为斜压腹杆,倾角为α。 忽略核心混凝土的受扭作用及 钢筋的销栓作用
混碳土结构设计原理 + A 为受扭构件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tI stll S cor Aa·lcor COl 2(6or+h B求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s f A A u s f A f A T A yv s v cor cor y stl yv s t u cor 1 1 2 2 = • = yv st cor y stl f A u f A s • • • • 1 = 为受扭构件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2( ) ucor = bcor + h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