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D=9000 R1023 B-B R147 R1023 13 R1023 图7-10蓄热式热风炉结构 1一墙(炉衬)12-拱顶:3一蓄热室;4一燃烧室 5-燃烧口:6-冷风口;7-热风口:8-烟道口 一入孔:10一点火孔:11一炉壳12-炉篦子:13一支柱 它由炉村、燃烧室、蓄热室、炉壳、炉筷子、支柱、管路及闱门等组成。燃烧室和蓄热室同砌在同一炉壳 内,它们之间砌有隔墙。煤气和空气由管道经阀门送入燃烧器并在然烧室内然烧,烟气向上运动经拱顶改变方 向,向下进入蓄热室。蓄热室由格子砖组成,格子砖支撑在炉蓖和支柱上。烟气将格子砖加热井自身冷却,经 由炉筷子下面的烟道阀排入烟道经烟囱排λ大气。格子砖被加热并蓄存一定热量后,热风炉停止燃烧,转入送 风,冷风由下部冷风管道和冷风阀进入蓄热室,空气通过格子砖被加热,经拱顶进入燃烧室,并经由热风阀排 入热风管道并送至高炉。 (1)热风炉内衬。热风炉内衬亦称炉墙,它的作用是保护炉壳,维护炉内髙温减少散热损失。通常由 345mm耐火砖砌筑。一般风温水平的热风炉和炉壳接触的是65mm厚的硅藻土砖绝热层,绝热层和耐火砖衬 之间是60~145mm厚的干水渣填料层,用以缓冲膨胀。为了减少上部散热损失,在上部髙温区域耐火砖砌体
它由炉村、燃烧室、蓄热室、炉壳、炉筷子、支柱、管路及阀门等组成。燃烧室和蓄热室同砌在同一炉壳 内,它们之间砌有隔墙。煤气和空气由管道经阀门送入燃烧器并在燃烧室内燃烧,烟气向上运动经拱顶改变方 向,向下进入蓄热室。蓄热室由格子砖组成,格子砖支撑在炉蓖和支柱上。烟气将格子砖加热井自身冷却,经 由炉筷子下面的烟道阀排入烟道经烟囱排入大气。格子砖被加热并蓄存一定热量后,热风炉停止燃烧,转入送 风,冷风由下部冷风管道和冷风阀进入蓄热室,空气通过格子砖被加热,经拱顶进入燃烧室,并经由热风阀排 入热风管道并送至高炉。 (1)热风炉内衬。热风炉内衬亦称炉墙,它的作用是保护炉壳,维护炉内高温减少散热损失。通常由 345mm耐火砖砌筑。一般风温水平的热风炉和炉壳接触的是65mm厚的硅藻土砖绝热层,绝热层和耐火砖衬 之间是60~145mm厚的干水渣填料层,用以缓冲膨胀。为了减少上部散热损失,在上部高温区域耐火砖砌体
外加一层厚113mm或230mm轻质粘土砖绝热层。两层绝热砖之间填以50~90mm厚的干水渣或硅藻土粉或蛙 石粉 (2)燃烧室。燃烧室是煤气燃烧的空间,位于炉内的一侧,它的断面形状有三种,即圆形、眼睛形;复合 形,见图7-11 b 图7-11燃烧室断面形状 a一圆形;b一眼睛形;c-复合形 燃烧室;2一蓄热室 圆形燃烧室形状简单,稳定性好,热应力小,当量直径大有利于煤气燃烧;但在燃烧室两侧蓄热室狭窄处存 在死角,烟气在蓄热室断面上分布不均,相对地减少了蓄热室面积。眼睛形燃烧室结构稳定性差,热应力大, 当量直径小木利于煤气燃烧;但蓄热室死角小,烟气流分布均匀,有效面积利用较好,复合治兼备上述两种形 状的优点,设计上采用较多。 燃烧室断面积(包括隔墙面积)约占热冈炉总断面积的25~30%,烟气在燃烧室的标态流速为3~3.5m (相对于金属套筒式然烧器)和6~7m/s(相对于陶瓷燃烧器)。 燃烧室隔墙一般由两层互不错缝的耐火砖砌筑,二层之间彼此无约束,在受热膨胀时相互不受阻碍。隔墙 厚一般为460~575mm,上部比蓄热室格子砖髙出300~500mm,目的是使烟气在蓄热室内分布均匀一些。 (3)蓄热室。蓄热室是热风炉进行热交换的主体,它由格子砖砌筑而成。格子砖的特性对热风炉的蓄热能 力、换热能力以及热效率有直接影响 格子砖主要特性指数如下 1m3格子砖的受热面积。,对于方形格孔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b——格孔边长,m; 8—格子砖厚度
外加一层厚113mm或230mm轻质粘土砖绝热层。两层绝热砖之间填以50~90mm厚的干水渣或硅藻土粉或蛙 石粉。 (2)燃烧室。燃烧室是煤气燃烧的空间,位于炉内的一侧,它的断面形状有三种,即圆形、眼睛形;复合 形,见图7-11。 圆形燃烧室形状简单,稳定性好,热应力小,当量直径大有利于煤气燃烧;但在燃烧室两侧蓄热室狭窄处存 在死角,烟气在蓄热室断面上分布不均,相对地减少了蓄热室面积。眼睛形燃烧室结构稳定性差,热应力大, 当量直径小木利于煤气燃烧;但蓄热室死角小,烟气流分布均匀,有效面积利用较好,复合治兼备上述两种形 状的优点,设计上采用较多。 燃烧室断面积(包括隔墙面积)约占热风炉总断面积的25~30%,烟气在燃烧室的标态流速为3~3.5m/s (相对于金属套筒式燃烧器)和6~7m/s(相对于陶瓷燃烧器)。 燃烧室隔墙一般由两层互不错缝的耐火砖砌筑,二层之间彼此无约束,在受热膨胀时相互不受阻碍。隔墙 厚一般为460~575mm,上部比蓄热室格子砖高出300~500mm,目的是使烟气在蓄热室内分布均匀一些。 (3)蓄热室。蓄热室是热风炉进行热交换的主体,它由格子砖砌筑而成。格子砖的特性对热风炉的蓄热能 力、换热能力以及热效率有直接影响。 格子砖主要特性指数如下: 1m3格子砖的受热面积。,对于方形格孔可按下式计算: m2 /m3 (7—10) 式中 b——格孔边长,m; ——格子砖厚度,m
1m2格子砖横断面上的有效通道面积φ(对于方形格孔)可按下式计算 1m3格子砖耐火砖的体积V: 格子砖的当量厚度S 受热面积σ表示格子砖的传热能力,σ值大传热能力大;φ直接决定烟气流速的大小,9值愈小则烟气流速 大,有利于对流传热过程的进行,但阻力损失将增加;Ⅴ表示格子砖的蓄热能力,值大则格孑砖蓄热能力大。 对于不同厚度的方孔格子砖,三者的优点不能兼得;计算得出各特性的关系见图7-12。由图可见,减小格孔 尺寸可以增大ν值,有利提高蓄热能力,并且格孔尺寸大于砖厚时,减小格孔尺寸可以增加蓄热面积,提高其 换热能力,当格孔尺寸等于砖厚时加热面积最大。但格孔尺寸减小有效断面通道面积}减少,气流阻力增加。 212 l8.7 000 1750 X60 10x3050x5070×7090×90110×110130×130150×150 格孔尺寸,mm 图7-12方孔连续通道格子砖孔和特性指数的关系 常用格子砖的类型: 1)板状格子砖:利用这类砖可砌成方形格子孔。为了增加受热面积可做成波浪形表面,见图7-13。这种 砖制成容易,成本低,但砌体稳定性差,容易错位和倒塌。常为中小型高炉热风炉采用
1m2格子砖横断面上的有效通道面积 (对于方形格孔)可按下式计算: m2 /m2 (7—11) 1m3格子砖耐火砖的体积V: m3 /m3 (7—12) 格子砖的当量厚度S: m2 (7—13) 受热面积 表示格子砖的传热能力, 值大传热能力大; 直接决定烟气流速的大小,9值愈小则烟气流速 大,有利于对流传热过程的进行,但阻力损失将增加;V表示格子砖的蓄热能力,V值大则格子砖蓄热能力大。 对于不同厚度的方孔格子砖,三者的优点不能兼得;计算得出各特性的关系见图7-12。由图可见,减小格孔 尺寸可以增大V值,有利提高蓄热能力,并且格孔尺寸大于砖厚时,减小格孔尺寸可以增加蓄热面积,提高其 换热能力,当格孔尺寸等于砖厚时加热面积最大。但格孔尺寸减小有效断面通道面积}减少,气流阻力增加。 常用格子砖的类型: 1)板状格子砖:利用这类砖可砌成方形格子孔。为了增加受热面积可做成波浪形表面,见图7—13。这种 砖制成容易,成本低,但砌体稳定性差,容易错位和倒塌。常为中小型高炉热风炉采用
2)块状穿孔格子砖:块状穿孔格子砖是在大块砖上穿有囻形或方形、三角形、菱形、六角形等孔形的砖。 这类砖砌筑快,砌体稳定性好。为了增加受热面积和引起气流扰动,有的在孔内增设突线或加工成锥形的孔 道。为了防止水平方向惜动,上下两层砖间用止口配合。图7—14和图7-15为常用的五孔砖和七孔砖;格子砖 特性见表7-6。 254 图7-13波纹砖 图7-14五孔砖 321 R3 图7-15七孔砖
2)块状穿孔格子砖:块状穿孔格子砖是在大块砖上穿有圆形或方形、三角形、菱形、六角形等孔形的砖。 这类砖砌筑快,砌体稳定性好。为了增加受热面积和引起气流扰动,有的在孔内增设突线或加工成锥形的孔 道。为了防止水平方向惜动,上下两层砖间用止口配合。图7—14和图7-15为常用的五孔砖和七孔砖;格子砖 特性见表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