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注重生态的设计密切 后者则体现为不仅关心各种数据 相关的一些现代建筑设 指标,而且关注于创造活跃的社 计思想(10) 区。贝却能认为,许多现代住宅 社区设计中延续了这一思想,例 · ZHUSHI9:参见麦斯艾格留斯.世界建 筑:拜克再开发计划台北:胡氏图书出 如拉尔夫厄斯金设计的位于纽卡 版社,1983第5页。 斯尔的“拜克墙”( Byker Wall)居 ZHUSHI10: Curtis WJR.Modern 住区规划设计,就很好地将住宅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London, Phaidon 小区边界限定与当地的生活模式 19%6.第591页。寇提斯指出,拜克住宅区 结合在一起,同时邀请公众参与, 是厄斯金作为其中一员的“十人小组”60 将未来的使用者纳入到设计过程 年代~70年代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而弗 兰姆普敦则指出了“十人小组”“在1954 之中,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战前 年的杜尔恩宣言中根据‘生态’的原则提 建筑师与使用者之间较少沟通的 出的‘人类集居点应当组合在景观之中, 问题” 而不是作为一项孤立的事物置身其间” 的观点,同时“十人小组”中的另一成员 巴马克对巨型结构的兴趣(来自对柯布西埃 奥布斯”规划的研究,这些都影响了 “拜克墙”住宅区的设计,使得半环绕着 住宅小区的绵长的住宅楼成为小区的标志
• 与注重生态的设计密切 相关的一些现代建筑设 计思想(10) • ZHUSHI9:参见麦斯·艾格留斯. 世界建 筑:拜克再开发计划. 台北:胡氏图书出 版社,1983.第5页。 • ZHUSHI10: Curtis W J R.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London, Phaidon, 1996. 第591页。寇提斯指出,拜克住宅区 是厄斯金作为其中一员的“十人小组”60 年代~70年代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而弗 兰姆普敦则指出了“十人小组”“在1954 年的杜尔恩宣言中根据‘生态’的原则提 出的‘人类集居点应当组合在景观之中, 而不是作为一项孤立的事物置身其间’” 的观点,同时“十人小组”中的另一成员 巴马克对巨型结构的兴趣(来自对柯布西埃 “奥布斯”规划的研究),这些都影响了 “拜克墙”住宅区的设计,使得半环绕着 住宅小区的绵长的住宅楼成为小区的标志。 • 后者则体现为不仅关心各种数据 指标,而且关注于创造活跃的社 区。贝却能认为,许多现代住宅 社区设计中延续了这一思想,例 如拉尔夫·厄斯金设计的位于纽卡 斯尔的“拜克墙”(Byker Wall)居 住区规划设计,就很好地将住宅 小区边界限定与当地的生活模式 结合在一起,同时邀请公众参与, 将未来的使用者纳入到设计过程 之中,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战前 建筑师与使用者之间较少沟通的 问题
·与注重生态的设计密切 相关的一些现代建筑设 计思想(11) 会图教室 讲堂 中心实验 教室 交流室
• 与注重生态的设计密切 相关的一些现代建筑设 计思想(11)
适应气候和地域等条件要·概论 求的建筑设计研究(1)·生物气候设计和生物气候地 方主义 关注气候的不同设计策略
• 适应气候和地域等条件要 求的建筑设计研究(1) • 概论 • 生物气候设计和生物气候地 方主义 • 关注气候的不同设计策略
适应气候和地域等条件要念 气候和地域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 。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建筑 求的建筑设计研究(2) 与气候、建筑与地域关系的研究 · ZHUSHIll:气候和地理是互相联系的概 与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 念,地理因素是气候成因的三大要素之 践相关的研究主要从利用太阳能 参见周淑贞.气象学与气候学 和被动式制冷等方面开始,以降 ZHUSHI2:黄薇.建筑形态与气候设计: 低建筑能耗为目的。例如为了充 从荒漠地区传统建筑的分析探讨现代地方性 分利用太阳光,保证冬季的日照 建筑的创新:[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时间,法国住宅部官员奥古斯 学建筑系,1987 丁·雷1913年研究了十个大城市住 ZHUSHI13: Aronin JE Climate and 宅日照间距问题,得出了一些结 Architecture. New York: Reinhold Publishing 论,例如“莫斯科南北向21米高 Corporation, 1953 的住宅,为了保证冬至日两个小 时的日照,间距应为105米;而 同样高的住宅在华盛顿间距为42 米的情况下,就可以保证三小时 日照
• 适应气候和地域等条件要 求的建筑设计研究(2) • ZHUSHI11:气候和地理是互相联系的概 念,地理因素是气候成因的三大要素之一。 参见周淑贞. 气象学与气候学. • ZHUSHI12:黄薇. 建筑形态与气候设计: 从荒漠地区传统建筑的分析探讨现代地方性 建筑的创新:[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清华大 学建筑系,1987. • ZHUSHI13: Aronin J E. Climate and Architecture. New York: 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53. • 气候和地域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 念。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建筑 与气候、建筑与地域关系的研究。 与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 践相关的研究主要从利用太阳能 和被动式制冷等方面开始,以降 低建筑能耗为目的。例如为了充 分利用太阳光,保证冬季的日照 时间,法国住宅部官员奥古斯 丁·雷1913年研究了十个大城市住 宅日照间距问题,得出了一些结 论,例如“莫斯科南北向21米高 的住宅,为了保证冬至日两个小 时的日照,间距应为105米;而 同样高的住宅在华盛顿间距为42 米的情况下,就可以保证三小时 日照……
·英国皇家建协1932年在协会期刊 适应气候和地域等条件要发表了主题为“建筑定位 求的建筑设计研究(3) (The Orientation of Buildings ZHUSHI14: Cook J Global indigenous 的研究成果。杰夫里库克认为 architecture. Process: architecture. 1991. 98 “芝加哥的柯克兄弟1933年发明 了太阳房,利用收集太阳能解决 住宅采暖供热,同时采用密封的 双层玻璃减少冬季室内散热量
• 适应气候和地域等条件要 求的建筑设计研究(3) • ZHUSHI14: Cook J. Global indigenous architecture. Process: architecture, 1991, 98: 5~18. • 英国皇家建协1932年在协会期刊 上发表了主题为“建筑定位” (The Orientation of Buildings) 的研究成果。杰夫里·库克认为: “芝加哥的柯克兄弟1933年发明 了太阳房,利用收集太阳能解决 住宅采暖供热,同时采用密封的 双层玻璃减少冬季室内散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