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在冷却肘的转变 Al 过冷奥氏体:在A1以下,未发生 等温冷却 转变的不稳定奥氏体。 连续冷却 按等温冷却方式测定,得到 CCT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C曲线(TTT曲线) C曲线 按连续冷却方式测定,得到 Ms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 线:CCT曲线 2021/2/22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基础
2021/2/22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基础 13-6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 A1 t 等温冷却 连续冷却 过冷奥氏体:在A1以下,未发生 转变的不稳定奥氏体。 按等温冷却方式测定,得到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C曲线(TTT曲线) 按连续冷却方式测定,得到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 线:CCT曲线 ℃ t A1 CCT C曲线 Ms
共析钢C曲线分析 1孕育期——表示过冷A的稳定程度 2四个区域 奥氏体稳定区 800 过冷奥氏体区 A 700 转变产物区 60/ B38 4 转变区 500 40 B 400 3C曲线形状 A→B 300 50出 4三种转变类型 200 55 高温转变区:P型转变101+4 中温转变区:B型转变 100 低温转变区:M型转变 101021031010 时间r/s 2021/2/22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基础 13-7
2021/2/22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基础 13-7 共析钢C曲线分析 1 孕育期 —— 表示过冷A 的稳定程度 2 四个区域: 奥氏体稳定区 过冷奥氏体区 转变产物区 转变区 3 C曲线形状 4 三种转变类型 高温转变区:P型转变 中温转变区:B型转变 低温转变区:M型转变
珠光体转变 1珠光体组成:F和Fe3C的机械混合物 2形成特点:在固态下形核、长大 是扩散型相变 3形态: 片状 A1~650℃:珠光体P 650-600℃:索氏体S (P) 600~550℃C:托氏体T (极细P又称屈氏体) 球状—Fe3C呈球状 2021/2/22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基础
2021/2/22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基础 13-8 珠光体转变 1 珠光体组成:F 和 Fe3C 的机械混合物 2 形成特点: 在固态下形核、长大 是扩散型相变 3 形态: 片状 A1 ~650℃ :珠光体 P 650~600℃ :索氏体S (细P) 600~550℃ :托氏体 T (极细P又称屈氏体) 球状 —— Fe3C 呈球状
珠光体性能 珠光体片越细→HB↑,σ C%相同时,球状P比片状P→HB!,σn,δ↑ (a)珠光体×1000 (b)屈氏体×1000 2021/2/22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基础
2021/2/22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基础 13-9 珠光体性能 • 珠光体片越细→HB↑,σb ↑ • C%相同时,球状P 比片状 P →HB↓,σb ↓,δ↑
贝氏体转变 1贝氏体组成:过饱和F和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 2形成特点:在固态下形核、长大 是半扩散型相变 3转变温度与形态: 550~350℃:上贝氏体B上 350℃~Ms:下贝氏体B下 4性能: 转变℃↓→F片细,过饱和度↑ Fe3C细小,弥散度↑ HB↑,Cb↑ B的强韧性好 耐磨性↑,塑、韧性好 B上无用 2021/2/22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基础
2021/2/22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基础 13-10 贝氏体转变 1 贝氏体组成:过饱和F 和 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 2 形成特点: 在固态下形核、长大 是半扩散型相变 3 转变温度与形态: 550 ~350℃ :上贝氏体 B上 350℃~ Ms :下贝氏体B下 4 性能: 转变℃↓→ F片细,过饱和度↑ Fe3C细小,弥散度↑ → HB↑,σb ↑ 耐磨性↑ ,塑、韧性好 B下的强韧性好 B上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