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离定律及应用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传粉引自蓝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 为纯种 优点 性状引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操作豌豆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一、分离定律及应用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花 闭花 相对性状 异花
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 去雄 A传粉 A A.高茎豌豆的花B.矮茎豌豆的花 →G四种子 (1)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2)去雄是指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 应在开花前花蕾期) 进行
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 (1)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为 。 (2)去雄是指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防止 ; 应在 进行。 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自花传粉 开花前(花蕾期)
(3)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从而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 工传粉后所结。 (4)异花传粉时,父本是指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是指接受花粉的植株
(3)套袋的目的是防止 干扰,从而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 工传粉后所结。 (4)异花传粉时,父本是指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是指接受花粉的植株。 外来花粉
3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亲本) 具有相对性状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 F(子一代) 现象 表现为显性性状 高茎 观察 ⑧ 现象 F2(子二代) 提出 出现 性状分离现象 高茎:矮茎 3:1 问题 问题 ①F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 ②为什么F,中没有矮茎,F2中又出现了矮茎? ③为什么F2中的性状分离比都接近3:1?
3.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相对 显性 高茎 性状分离 矮茎
遗传图解 解释(假说) ×矮茎 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 dd 决定,体细胞中的遗传因 子成对存在 配子 D d 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 分析 问题 受精 存在 提出 F Dd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 假说 F2 彼此分离 配子 1/2D 1/2d 受精时,难雄配子 随机结合 1/2D 1/4DD(高1/4Dd(高) 结合方式有4种 12d 1/4Dd(高1/4dd(矮) 高茎 矮茎 Dd dd 演锋 配子 D 演绎 测交后代 Dd dd 推理 高茎 矮茎 验证 比例亡1 假说 验证 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 的比例接近1·1 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假说正确, 得出结论 得出分离定律
遗传因子 成对 成单 成对的遗传因子 随机结合 4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