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育种和动物育种的概念 二、动物育种的发展过程 三、动物育种工作的作用 四、动物育种的内容 五、传统育种与现代动物育种理论
绪 论 一、育种和动物育种的概念 二、动物育种的发展过程 三、动物育种工作的作用 四、动物育种的内容 五、传统育种与现代动物育种理论
动物育种的概念 育种:对家养、栽培的动植物开展长期连续的(圈 育。即应用生物遗传理论,控制和改进动植物的遗传种性 提高这些动植物有利于人类的生产性状。 长期以来,人类始终坚持对动植物的育种工作,选育出许 多动植物新品种,并几乎对所有家养和栽培的动植物生产性 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提高。 动物育种:应用有关遗传理论和选育技术来控制、改造家 养动物的遗传种性,提高这些家养动物生产性能。在不同 发展阶段内的育种技术水平是不同的。现代动物育种主要 是应用数量遗传理论,应用常规育种并结合生物技术方法 不断改良提高家养动物的生产性状
一、动物育种的概念 育种:对家养、栽培的动植物开展长期连续系统的人工选 育。即应用生物遗传理论,控制和改进动植物的遗传种性, 提高这些动植物有利于人类的生产性状。 长期以来,人类始终坚持对动植物的育种工作,选育出许 多动植物新品种,并几乎对所有家养和栽培的动植物生产性 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提高。 动物育种:应用有关遗传理论和选育技术来控制、改造家 养动物的遗传种性,提高这些家养动物生产性能。在不同 发展阶段内的育种技术水平是不同的。现代动物育种主要 是应用数量遗传理论,应用常规育种并结合生物技术方法 不断改良提高家养动物的生产性状
驯养、驯化 育种
驯养、驯化 育 种
二、动物育种的发展过程 动物育种开始于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驯养与驯化(参阅 先选留最适合自己需要的动物进行饲养和繁殖,从中逐海索/选择种的 经验,然后凭经验开展选种、选配,并不断总结,最后达到了较为完善的程 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动物育种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1、凭经验根据体形外貌选留动物 中国古代的“相畜术”是动物育种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 传说春秋时的伯乐以相马闻名,具有“伯乐一过,其马群遂空,非无马 也,无良马也”。伯乐完成的《相马经》奠定了中国相畜学说的基础。 春秋时期卫国人宁戚是当时最著名的相牛学家,曾著有《相牛经》给后世 遗留下来许多宝贵经验,对于牛种的改进,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国古代相畜的实质是”从家畜的体型外貌来推断其生产性能及体质类 型”。属于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经验型人工选择,形成了较多的现存动物地方品种, 如寒羊、滩羊、湖羊、秦川牛、蒙古马、关中驴、狼山鸡、金华猪等
二、动物育种的发展过程 动物育种开始于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驯养与驯化(参阅第一 章)。人们首 先选留最适合自己需要的动物进行饲养和繁殖,从中逐渐积累了选择育种的 经验,然后凭经验开展选种、选配,并不断总结,最后达到了较为完善的程 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动物育种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1、凭经验根据体形外貌选留动物 中国古代的 “相畜术 ”是动物育种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 传说春秋时的伯乐以相马闻名,具有 “伯乐一过,其马群遂空,非无马 也,无良马也...... ” 。伯乐完成的《相马经》奠定了中国相畜学说的基础。 春秋时期卫国人宁戚是当时最著名的相牛学家,曾著有《相牛经》给后世 遗留下来许多宝贵经验,对于牛种的改进,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国古代相畜的实质是 ”从家畜的体型外貌来推断其生产性能及体质类 型 ”。属于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经验型人工选择,形成了较多的现存动物地方品种, 如寒羊、滩羊、湖羊、秦川牛、蒙古马、关中驴、狼山鸡、金华猪等
2、根据生产性能、血统和后裔成绩选择育 Robert Bakewell为近代动物育种的创始人。Bake人1725 1790)出生在英国的来斯特市,于1760年开始系统、科学地进符动物改复和 育种实践。他自办农场养畜,自制牲畜骨骼标本,悉心研究动物生产过程,从实 践经验中总结出不但根据动物的体质外形,而且根据它们的生产性能、血统和后 裔成绩进行选种,并结合采用同质选配、近交,尤其是连续多代的近亲交配方 法,成功地育成了夏尔马(Shire)、长角肉牛(Long horn)和肉用来斯特 羊(Leicester)。他的选育技术和方法大大促进了当时的英国畜牧生产,同 时对后来的动物育种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影响。 Colling兄弟推进了这一育种方法。巧妙地应用杂交与近交,重视肉用体型与早熟性,严 防骨骼粗大,育成了肉用或乳肉兼用的短角牛(Shorthorn)品种。 在他们的努力和影响下,到19世纪中叶,仅英国就育成了10个牛品种、20个猪 品种、6个马品种和30个羊品种。国外大多数畜禽品种是在这一时期育成的
2、根据生产性能、血统和后裔成绩选择育种 Robert Bakewell 为近代动物育种的创始人。Bakewell ,(1725— 1790)出生在英国的来斯特市,于1760年开始系统、科学地进行动物改良和 育种实践。他自办农场养畜,自制牲畜骨骼标本,悉心研究动物生产过程,从实 践经验中总结出不但根据动物的体质外形,而且根据它们的生产性能、血统和后 裔成绩进行选种,并结合采用同质选配、近交,尤其是连续多代的近亲交配方 法,成功地育成了夏尔马(Shire )、长角肉牛(Long horn )和肉用来斯特 羊(Leicester )。他的选育技术和方法大大促进了当时的英国畜牧生产,同 时对后来的动物育种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影响。 Colling兄弟推进了这一育种方法。巧妙地应用杂交与近交,重视肉用体型与早熟性,严 防骨骼粗大,育成了肉用或乳肉兼用的短角牛(Shorthorn)品种。 在他们的努力和影响下,到19世纪中叶,仅英国就育成了10个牛品种、20个猪 品种、6个马品种和30个羊品种。国外大多数畜禽品种是在这一时期育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