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1 光的颜色与频率、波长对照表 光色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Hz) 红 7600≈6220 3.9×1014~≈4.7×1014 6220≈5970 4.7×1014一5.0×1014 黄 59705770 5.0×10145.5×1014 5770~4920 5.5×10146.3×1014 青 49204500 6.3×10146.7×104 4500≈4350 6.7×104~6.9×1014 紫 4350≈3900 6.9×1014≈7.7×1014 首页上页下页退出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退 出 6 表12.1 光的颜色与频率、波长对照表 光色 波长范围(Å) 频率范围(Hz) 红 7 600~6 220 3.9×1014~4.7×1014 橙 6 220~5 970 4.7×1014~5.0×1014 黄 5 970~5 770 5.0×1014~5.5×1014 绿 5 770~4 920 5.5×1014~6.3×1014 青 4 920~4 500 6.3×1014~6.7×1014 蓝 4 500~4 350 6.7×1014~6.9×1014 紫 4 350~3 900 6.9×1014~7.7×1014
只含单一波长的光,称为单 强度1 色光然而,严格的单色光在实 际中是不存在的,一般光源的 2 发光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在同 波长入 A-2入A+剑 时刻发出的,它包含了各种 不同的波长成分,称为复色光 图122谱线及其宽度 如果光波中包含波长范围很窄的成分,则这种光称 为准单色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单色光波长范围4? 越窄,其单色性越好 首页上页下页退出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退 出 7 只含单一波长的光,称为单 色光.然而,严格的单色光在实 际中是不存在的,一般光源的 发光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在同 一时刻发出的,它包含了各种 不同的波长成分,称为复色光. 图12.2 谱线及其宽度 如果光波中包含波长范围很窄的成分,则这种光称 为准单色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单色光.波长范围Δλ 越窄,其单色性越好
3、光强 光学中常把电场强度E代表光振动,并把E矢量称为 光矢量。 ·光振动指的是电场强度随时间周期性地变化。 56m2vr4到 ·光的强度(即平均能流密度) I∝E2 首页上页下页退出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退 出 8 •光振动指的是电场强度随时间周期性地变化。 ) ] 2 0 cos[(2 0 E = E t − r + 3、光强 光学中常把电场强度E代表光振动,并把E矢量称为 光矢量。 •光的强度(即平均能流密度) I∝E0 2
12.1.2光的相千性 1、波的相干性 非相干叠加: =+2(如两手电光柱叠加) 相干叠加:1=1+12+2√1 cosA0 2、光的相干性 >普通热光源:两个独立的光源,或同一光源的不 同部分发出的光,不满足相干条件。 》>单色光源:两个独立的单色光源,或同一单色光 源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也不满足相干条件。 9 首页上页下页退出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退 出 9 12.1.2 光的相干性 非相干叠加: I=I1+I2(如两手电光柱叠加) 相干叠加: 1 I I I I I = + + 1 2 2 2 cos 1、波的相干性 2、光的相干性 ➢ 普通热光源:两个独立的光源,或同一光源的不 同部分发出的光,不满足相干条件。 ➢ 单色光源:两个独立的单色光源,或同一单色光 源的不同部分发出的光,也不满足相干条件
理由如下: 设两束单色光在空间某一点的光矢量分别为E和E2, 即 2元 E=Eiocos(ct+) 9-元+ E2 =E2o cos(at) 该点的光矢量的合振幅为 E。=√E品+E品+2EoE0cos(4-4) 首页上页下页退出
首 页 上 页 下 页 退 出 10 设两束单色光在空间某一点的光矢量分别为E1和E2, 即 理由如下: 该点的光矢量的合振幅为 2 cos( ) 10 20 2 1 2 20 2 E0 = E10 + E + E E − cos( ) 1 = 10 +1 E E t 1 1 10 2 = − r + cos( ) 2 = 20 +2 E E t 2 2 20 2 =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