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图一为上海市粮票(1955年发行到1993年停止流通)图二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 司的股票,该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 上海市粮票 我市两: [史料解读] 注意挖掘图片隐含信息:粮票代表的是计划经济,股票则是市场经济的象征 [问题思考 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 一变化的意义。 提示变化: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影响 史料 aRete 图—望穿饭锅等下勺图二讲求营养碗变小 [史料解读] 图片信息“等下勺”和“讲求营养”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问题思考 史料两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 提示漫画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沧桑巨变。图片中的《望穿饭 锅等下勺》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下,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讲求营养碗变 小》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史论总结
史料 图一为上海市粮票(1955 年发行到 1993 年停止流通)。图二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 司的股票,该公司创立于 1984 年 11 月 18 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 图一 图二 [史料解读] 注意挖掘图片隐含信息:粮票代表的是计划经济,股票则是市场经济的象征。 [问题思考] 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 一变化的意义。 提示 变化: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影响 史料 图一 望穿饭锅等下勺 图二 讲求营养碗变小 [史料解读] 图片信息“等下勺”和“讲求营养”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问题思考] 史料两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 提示 漫画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沧桑巨变。图片中的《望穿饭 锅等下勺》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下,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讲求营养碗变 小》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特点 (1)原因 ①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 ③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 ④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 大突破 (2)特点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 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 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③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 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深化提升卜 全面认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1.必要性 (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特点 (1)原因 ①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 ③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 ④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 大突破。 (2)特点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 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 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③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 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全面认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1.必要性 (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