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光电像管( Iconoscope),应用于室内外 的广播电视摄像。灵敏度非常低,需要1000x的 照度,达到图像信噪比的要求; ■1947年,超正析像管( Image Orthicon),照度降 低到2000x; 1954年,视像管,灵敏度&分辨率高,成本低, 体积小,,惯性大,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图像测量 不能取代超正析像管用于彩色广播电视摄像机;
◼ 1934年,光电像管(Iconoscope),应用于室内外 的广播电视摄像。灵敏度非常低,需要10000lx的 照度,达到图像信噪比的要求; ◼ 1947年,超正析像管(Image Orthicon),照度降 低到2000lx; ◼ 1954年,视像管,灵敏度&分辨率高,成本低, 体积小,,惯性大,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图像测量, 不能取代超正析像管用于彩色广播电视摄像机;
■1965年,氧化铅管( Plumbicon),成功取代超正 析像管,惯性小,广泛应用于彩色电视摄像机 结构简单,体积小,灵敏度&分辨率都很高 ■1976年,硒靶管&硅靶管,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且 成本更低; ■1970年后,CCD的出现使光电成像器件进入新的 阶段。体积更小,灵敏度更高,应用更灵活、更 方便
◼ 1965年,氧化铅管(Plumbicon),成功取代超正 析像管,惯性小,广泛应用于彩色电视摄像机, 结构简单,体积小,灵敏度&分辨率都很高。 ◼ 1976年,硒靶管&硅靶管,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且 成本更低; ◼ 1970年后,CCD的出现使光电成像器件进入新的 阶段。体积更小,灵敏度更高,应用更灵活、更 方便
光电成像器件的类型 光电发射式摄像管 光电型 扫真空电子束 光电导式摄像管 描 扫描 光电成像器件⌒成像原 热电型:热释电摄像管 固体自扫描:CCD 红外变像管 变像管(完成」紫外变像管 构子常 图像光谱变换)x射线变像管 成透由 非 镜像 串联式 &敏 理描 显面 型像增强管(图像」级联式 强度的变换) 微通道板式 面电 负电子亲和势阴极
光电成像器件的类型 光 电 成 像 器 件 ( 成 像 原 理 ) 扫 描 型 非 扫 描 型 真空电子束 扫描 固体自扫描:CCD 光电型 热电型:热释电摄像管 光电发射式摄像管 光电导式摄像管 变像管(完成 图像光谱变换) 红外变像管 紫外变像管 X射线变像管 像增强管(图像 强度的变换) 串联式 级联式 微通道板式 负电子亲和势阴极 常 由 像 敏 面 , 电 子 透 镜 & 显 像 面 构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