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闻一多
孟 浩 然 闻一多
高醉红吾 月颜 山安可仰,徒 频中圣 弃 轩 爱孟夫子 冕 赠孟浩然 迷白风 此花首流 挹不卧天李 清芬 事君 松下 闻白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 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性先自邹鲁,家本重儒风”“昼夜常自强,辞赋颇 亦工”“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 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 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拂衣从此去,髙步蹑华嵩”)后归襄阳,漫游吴越。 开元二十五年曾入时任荆州长史张九龄的幕府,不久返故居,直至终老。孟浩然是盛唐山 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王维并称“王孟
.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 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性先自邹鲁,家本重儒风”“昼夜常自强,辞赋颇 亦工”“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 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 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后归襄阳,漫游吴越。 开元二十五年曾入时任荆州长史张九龄的幕府,不久返故居,直至终老。孟浩然是盛唐山 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王维并称“王孟”。 赠 孟 浩 然 李 白 吾 爱 孟 夫 子 , 风 流 天 下 闻 红 颜 弃 轩 冕 , 白 首 卧 松 云 醉 月 频 中 圣 , 迷 花 不 事 君 高 山 安 可 仰 , 徒 此 挹 清 芬
闻一多 闻一多 (18991946)原 名闻家骅,号友三, 湖北浠水人。著名 爱国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闻 一 多 闻一多 (1899—1946)原 名闻家骅,号友三, 湖北浠水人。著名 爱国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本文共写到了孟诰然三个方面的“一致”。 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据此分析文 章的结构。 三个“一致 其一是孟浩然的体貌特征与精神世界的“一致” 其二是孟浩然与故乡人文精神和历史传承的“一致”, 其三是孟浩然诗与人的“一致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本文共写到了孟浩然三个方面的“一致”。 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据此分析文 章的结构。 三个“一致”: 其一是孟浩然的体貌特征与精神世界的“一致”, 其二是孟浩然与故乡人文精神和历史传承的“一致”, 其三是孟浩然诗与人的“一致
孟浩然的体貌特征与精神世界的“一致” 三个孟浩然形像:张泊等人的孟浩然:颀而长,峭而瘦 衣白袍,靴帽重戴 骨貌淑清,风神散朗 致性 诗境中的孟浩然 作者所意识到的诗人那身影 孟浩然与故乡人文精神和历史传承的“一致”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的体貌特征与精神世界的“一致” 三个孟浩然形像:张洎等人的孟浩然:颀而长,峭而瘦 衣白袍,靴帽重戴 骨貌淑清,风神散朗 诗境中的孟浩然 作者所意识到的诗人那身影 孟浩然与故乡人文精神和历史传承的“一致”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