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4.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 (3)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一次近代化运动。 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 (2)进步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 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 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 走上富强的道路。 核心·重难探究 【问题探究】 探究点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 探究点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内容 外轮损失了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诉等奏请购买外 局开办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 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 物,可以剿发逆(太平军),可以勤远略(外 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 国势力)。 有其表…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李鸿章 材料二旋闻滦州所属之开平镇煤铁矿 问题由材料一可知,洋务运动起到了什么 产颇旺…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 积极作用?材料二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观点? 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 提示作用: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 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 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观点:“练兵”和“海 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只学习西方先进技 术,不能使中国富强。 问题奕沂、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 派别?他们的口号是什么?从材料一看, 【知识网络】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洋务派及其代表人物 他们主要从事哪些活动?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的兴起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提示派别:洋务派。口号:“自强” 19世纪60 创办军事工业:以 “求富”。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 年代起 “自强”为口号 洋 兴办新式学校等 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活动:创办近代军 创办近代军事 和民用企业 19世纪70 开办民用企业:以 动 年代起 “求富”为口号 事和民用企业。 组建新式洋枪队:从19世纪60年代起 建立新式 海陆军 筹建新式海军:19世纪80年代 14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D.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清朝统 4.下列属于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企业有 治集团内部一些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 (B) 术,强兵富国,为此掀起了(C) 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②轮船招商局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③开平煤矿 ④湖北织布局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2.洋务运动中,部分清朝官员提出的口号有 C.①②③ D.①③④ (C) 知识点三 建立新式海陆军 ①“自强”②“民主”③“求富” ④“科学” 5.驳斥放弃新疆,力主收复失地,制定“先北 A.①② B.③④ 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 C.①③ D.②④ 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 知识点二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新疆的是(B) 3.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 A.林则徐 B.左宗棠 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 C.道光帝 D.关天培 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 6.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最早措施是(D) 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开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A)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素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2.曾国藩说:“可以剿发逆(太平军),可以勤 1.在哪一次战争之后,清廷的有识之士走上 远略(外国势力)。”这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 了认识西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探索之 目的是(D) 路(B) A.镇压人民革命 A.鸦片战争 B.抵抗外来侵略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发展民族工业 C.甲午中日战争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家庭作业·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3.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 7.“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 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 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 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 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 为军火而设。”据此判断,李鸿章认为抵抗 历史功绩是(A) 外来侵略的措施是(A) A.创办近代工业 A.机器制造,主张机器也可以用于民用 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工业 C.矢志为变法献身 B.筹办洋务,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兴办大生纱厂 C.武器制造,主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二、非选择题 D.创建海军,加强中国海防,抵御外侵 8.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4.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 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 填写(B) 外因: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图1江南机器制造总 图2汉阳铁厂 内因:清政府统治危机 中国近代化开端 局制炮 A.太平天国运动 (1)图1和图2属于哪一运动时期创办的 B.洋务运动 企业?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C.鸦片战争 提示洋务运动。目的:引进西方先进技 D.林则徐禁烟 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5.我国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 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是(D 、西域都护 人安西都护府 (伊犁将军 (设立行省 (2)分别举出一个与图1和图2企业性质 类似的近代企业。 A.台湾 B.东北 提示图1: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C.西藏 D.新疆 等;图2:开平煤矿、轮船格商局等。 6.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张之初只有轮 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 内外运输业务,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 (3)这些企业的创办有什么积极作用? 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 提示引进了机器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 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 (B) 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开启了中国近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进程 代化的进程。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人侵 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D.引进培养了大批企业管理和科技人才 16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目标】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 加剧的关系。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点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背景 1.签订 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 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1894 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 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2.内容 2.爆发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 1894年7月,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 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主要战役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平壤战役: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 为商埠。 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 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厂等。 (2)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 3.影响 烈殉国,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咸海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 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 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 海权。 地化程度。 (3)辽东半岛战役:大连守将不战而逃, 知识点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孤 1.瓜分狂潮 军迎敌,日军占领旅顺后,杀害了两万多 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 中国人。 东半岛_,中国付出3000万两白银的“赎 (4)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 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 进攻山东威海卫,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 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参力范围”的瓜 舰队全军覆没。 分中国狂潮。 17
家庭作业·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2.“门户开放”政策 历史解释 (1)提出: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六国提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1)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 (2)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家实力的落后。另外,还与统治者避战求 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 和、妥协退让,清军军备废弛,部分官兵临 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阵逃脱等因素有关。 (3)影响:列强不但划分了“势力范 (2)客观原因:日本侵略中国早有预 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谋,准备充分。 易错易混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 《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东 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南沿海一带,《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2 核心·重难探究 【问题探究】 【知识网络】 探究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日本对华战争 蓄谋已久 材料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 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爆发:1894年7月 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 平壤之战:左宝贵 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 中炮牺牲 甲午中日 黄海海战:邓世昌 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 战争 主要战役 壮烈殉国 辽东半岛战役 纵令海战。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 自杀殉国,北洋舰队 —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1894年) 甲午中日 战争与列 全军覆没 问题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海军与日 强瓜分中 时间:1895年 国狂潮 内容:割地、赔款、开 本相比“稍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 《马关条约》 放商埠、开设工厂 图何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甲午 的签订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 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国干涉还辽 瓜分狂潮:强租租借地、抢 提示原因: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费 瓜分中国 夺利权、划分“势力范围” 狂潮 “门户开放”政策: 用太少。真实意图:为其消极抵抗的行径辩 1899年,美国提出 护。失败原因:清政府统治腐朽,作战消 极,妥协求和等。日本国力增强,对华战争 蓄谋已久。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