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种间关系种内种间关系7. 2. 1 种间竞争Gause以草履虫竞争实验为基础提出了高斯假说,后人将其发展为竞争排斥原理(principleofcompetitiveexclusion)。●其内容如下: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7/9/20258:27PM王绍明:2010.11石河子大学生給科学学房
7.2 种间关系 种内种间关系 ⚫ Gause以草履虫竞争实验为基础提出了高斯假说,后人将 其发展为竞争排斥原理(principle of competitive exclusion)。 ⚫其内容如下: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 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 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7.2.1 种间竞争 王绍明 2010.11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9/2025 8:27 PM
7.2 种间关系种内种间关系7. 2.1 种间竞争竞争类型及其一般特征竞争有两种作用方式通过损耗有限的资源发生竞争(利用性竞争,exploitationcompetetion),而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通过竞争个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于扰性竞争,interl-ferencecompetilion开展竞争。7/9/20258:27PM王绍明:2010.11石河子大学生給科学学院
7.2 种间关系 种内种间关系 ⚫竞争有两种作用方式 ⚫通过损耗有限的资源发生竞争(利用性竞争, exploitation competetion),而个体不直接相互作 用, ⚫通过竞争个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干扰性竞争, interl-ferencecompetiIion)开展竞争。 7.2.1 种间竞争 ➢ 竞争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王绍明 2010.11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9/2025 8:27 PM
7.2 种间关系种内种间关系7.2.1 种间竞争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是种间竞争的一个共同特点。种间竞争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单独生长根间竞争冠间竞争根+冠竞争100%65%47%31%图7-13车轴草(Trifoliumsubttcraneum)和粉苞苣(Chondrillajuncea)的根竞争和枝竞争结果(仿Bejon,1996)上图表示的是实验设计,下图是以占粉苞苣单独生长时的干重比例所表示的结果7/9/20258:27PM王绍明:2010.11石河子大学生給科学学房
7.2 种间关系 种内种间关系 ⚫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是种间竞争的一个共同特点。 ⚫种间竞争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 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 7.2.1 种间竞争 王绍明 2010.11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9/2025 8:27 PM
7.2 种间关系种内种间关系7. 2.1 种间竞争两种捕食者如果利用共同的食物资源,一种捕食者会通过对共同资源的利用降低另一种捕食者的资源可利用性,从而对后者产生妨碍(负作用),二者之间发生资源利用型竞争。使两种猎物以共同的捕食者为中介产生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与两种捕食者以共同的食物资源为中介产生的资源利用型竞争结果相似,称为似然竞争(apparentcompetition)。7/9/20258:27PM王绍明:2010.1石河子大学生給科学学皮
7.2 种间关系 种内种间关系 ⚫两种捕食者如果利用共同的食物资源,一种捕食者会 通过对共同资源的利用降低另一种捕食者的资源可利 用性,从而对后者产生妨碍(负作用),二者之间发生 资源利用型竞争。 ⚫使两种猎物以共同的捕食者为中介产生相互影响,这 种相互影响与两种捕食者以共同的食物资源为中介产 生的资源利用型竞争结果相似,称为似然竞争 (apparent competition)。 7.2.1 种间竞争 王绍明 2010.11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9/2025 8:27 PM
7.2种间关系7.2.1 种间竞争种内种间关系Lotka-Volterra模型7/9/2025827PM主绍明:2010.11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
➢ Lotka-Volterra模型 7.2 种间关系 7.2.1 种间竞争 种内种间关系 王绍明 2010.11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9/2025 8:27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