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矿物的浮选过程(矿物是怎样浮选的) 碎磨一搅拌槽(加药剂,矿物颗粒与药剂作 用)—浮选机(搅拌使矿浆悬浮,产生细小气泡) 携带矿粒升到矿浆表面完成浮选分离(正浮选工 艺:矿化泡沫即精矿,槽底物即尾矿;反浮选工 艺:矿化泡沫即尾矿,槽底物即精矿)一产品脱 水(浓缩、过滤、有时也干燥)
3 矿物的浮选过程 (矿物是怎样浮选的) 碎磨—搅拌槽(加药剂,矿物颗粒与药剂作 用)—浮选机(搅拌使矿浆悬浮,产生细小气泡) 携带矿粒升到矿浆表面完成浮选分离(正浮选工 艺:矿化泡沫即精矿,槽底物即尾矿;反浮选工 艺:矿化泡沫即尾矿,槽底物即精矿)—产品脱 水(浓缩、过滤、有时也干燥)
矿物的浮选过程是在固(矿物)、液(水) 和气(气泡)三相界面上进行的,进行这一过程 的关键在于:矿物表面性质(润湿性)差异,从 矿浆中析出足够量的稳定而细小的气泡:有用矿 物(欲浮矿物)有充分的机会与气泡群碰撞,并 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被浮到矿浆的表面,脉石矿 物虽有机会与气泡碰撞,但不粘附,遗留在矿浆 中,在这里气泡是分选的媒介,同时又是透载工 具
⚫ 矿物的浮选过程是在固(矿物)、液(水) 和气(气泡)三相界面上进行的,进行这一过程 的关键在于:矿物表面性质(润湿性)差异,从 矿浆中析出足够量的稳定而细小的气泡;有用矿 物(欲浮矿物)有充分的机会与气泡群碰撞,并 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被浮到矿浆的表面,脉石矿 物虽有机会与气泡碰撞,但不粘附,遗留在矿浆 中,在这里气泡是分选的媒介,同时又是运载工 具
第二节浮选发展历史 自1906年发布第一个具有现代泡沫浮选特征的专利 ( Sulman and pickard,美国专利8351201/1906)至今 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现在泡沫浮选已成为最重要的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矿 方法。可应用于以前认为没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低品位的 及结构复杂的矿物。最初用于硫化矿物,逐渐发展到用 于氧化矿物和某些非金属矿物和煤炭、石墨等。以至扩 展到环保、化工、食品、材料、医药、生物等领域。但 是常规的泡沫浮选有其局限性,它的有效分选粒度基本 上在0.3~001mm(对煤炭0.5~0.03mm)超出此粒度范 围泡沫浮选的效果很差
第二节 浮选发展历史 • 自1906年发布第一个具有现代泡沫浮选特征的专利 (Sulman and pickard,美国专利8351201/1906)至今 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 现在泡沫浮选已成为最重要的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选矿 方法。可应用于以前认为没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低品位的 及结构复杂的矿物。最初用于硫化矿物,逐渐发展到用 于氧化矿物和某些非金属矿物和煤炭、石墨等。以至扩 展到环保、化工、食品、材料、医药、生物等领域。但 是常规的泡沫浮选有其局限性,它的有效分选粒度基本 上在0.3~0.01mm(对煤炭0.5~0.03mm)超出此粒度范 围泡沫浮选的效果很差
大于0.3~0.5mm的颗粒。其它物理分选法有 较好的适应性。近年发展起来的泡沬分离法 ( foam fractionation)对0.5~1.0m的颗 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小于0.010.03mm的微细颗粒迄今也已有 系列成功的分选工艺,近年来利用相界面实 现分选的工艺过程发展到可以分离胶粒、离 子、分子等更微小的颗粒领域,如电泳分离 离子浮选等
• 大于0.3~0.5mm的颗粒,其它物理分选法有 较好的适应性。近年发展起来的泡沫分离法 (foam fractionation)对0.5~1.0mm的颗 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小于0.01~0.03mm的微细颗粒迄今也已有一 系列成功的分选工艺,近年来利用相界面实 现分选的工艺过程发展到可以分离胶粒、离 子、分子等更微小的颗粒领域,如电泳分离、 离子浮选等
浮选领域的进展 近二三十年來。浮选领域的进展是: 浮选机的不断改进和大型化 2.新药剂、新工艺不断涌现 3.浮选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
浮选领域的进展 • 近二三十年来,浮选领域的进展是: • 1. 浮选机的不断改进和大型化 • 2. 新药剂、新工艺不断涌现 • 3. 浮选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