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19讲)第7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14周,第19讲次摘要第7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7.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授课题目(章、节)7.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7.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居住小区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水力计算方法【重点】居住小区给排水系统管网设计、增压、调节装置的计算【难】点】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居住小区因其使用的规模较大、人口密集,无论在设计还是管理上往往都自成一体,所以具有不同于其它建筑的设计要求,国家还专门编制了《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于给排水专业也做了相应的规定。7.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居住小区是指含有教育、医疗、文体、经济、商业服务及其他公共建筑的城镇居民住宅建筑。1、居住组团: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占地面积小于10m×10°m,居住300~800户,人口1000~3000范围内。2、居住小区:由苦干个居住组团构成,占地面积在10m×10m~20m×10*m之间,居住2000~3000户,人口在7000~13000之间。3、居住区:由若于个居住小区组成,居住7000~10000户,人口在25000~35000之间。7.1.1居住小区用水量的组成及水量的确定居住小区总的用水量为小区内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水景及娱乐设施用水量、道路及广场用水量、公用设施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消防用水量之和。1.居民生活用水量:Qds =Z(qs.Na /1000)(7.1.1)式中:Qds一一小区居民住宅最高日用水量,m=/d;qsi—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L/(人·d),见P23表1.5.1:N一一住宅居民人数,人。工业企业建筑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水定额可取30一50L/(人·班):车间工人的生活用水定额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一般宜采用30~50L/人,班):用水时间为8h,时变化系数为1.5~2.5。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应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车间卫生特征分级确定,一一般可采用40~60L/(人·天),延续供水时间为1h。2.公共建筑用水量: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见P24表1.5.2Odg =E(qgt ·m, /1000)(7.1.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19 讲) 第 7 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 课程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第 14 周,第 19 讲次 摘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 7 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7.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7.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7.4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居住小区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水力计算方法 【重 点】居住小区给排水系统管网设计、增压、调节装置的计算 【难 点】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内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 居住小区因其使用的规模较大、人口密集,无论在设计还是管理上往 往都自成一体,所以具有不同于其它建筑的设计要求,国家还专门编制了《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 计规范》,对于给排水专业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7.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居住小区是指含有教育、医疗、文体、经济、商业服务及其他公共建筑的城镇居民住宅建筑。 1、居住组团: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占地面积小于10 m×I 04m,居住300~800户,人口1000~3000 范围内。 2、居住小区:由苦干个居住组团构成,占地面积在 10m×104m~20m×104m 之间,居住 2000~3000 户,人口在 7000~13000 之间。 3、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居住 7000~10000 户,人口在 25000~35000 之间。 7.1.1 居住小区用水量的组成及水量的确定 居住小区总的用水量为小区内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水景及娱乐 设施用水量、道路及广场用水量、公用设施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消防用水量 之和。 1. 居民生活用水量: =( • /1000) Qds qsi Ndi (7.1.1) 式中: Qds ——小区居民住宅最高日用水量,m3 /d; si q ——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L/(人·d),见 P23 表 1.5.1; Ndi——住宅居民人数,人。 工业企业建筑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水定额可取 30 一 50 L/(人·班);车间工人的生活用水定 额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一般宜采用 30~50L/(人.班);用水时间为 8h,时变化系数为 1.5~2.5。 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应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车间卫生特征分级确 定,——般可采用 40~60L/(人·天),延续供水时间为 1h。 2. 公共建筑用水量: 集体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见 P24 表 1.5.2 =( • /1000) Qdg qgi mi (7.1.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19讲)第7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式中:一小区公共建筑最高日用水量,m3/d;Ode4gi——每个用水量计算单位的最高日用水量定额,L/(人·d),见P24表1.5.2;m,一一用水量基本计算单位,人、床。绿化用水量3.绿化浇洒:1.0~3.0L/m22.d4..水景及娱乐设施用水量(1)水景喷泉室内工程宜取循环水量的1%一3%;室外工程宜取循环水量的3%一10%;水景喷泉水池充水时间按12一48h计;水景喷泉补水量按二者当中取大值。(7. 1. 5)Q=(1%~3%)Q:Tx式中Q—一水景喷泉的用水量,m/d;Q:水景喷泉的循环流量,m/h;Txu——-水景喷泉每日运行时间,h/d。或(7.1.6)Qi=Vx/ Tixu式中Qa——水景喷泉的用水量,m/d;Vix———水景喷泉的水池充水容积,m;Th——水景喷泉充水时间,d。(2)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因充水流量大于补水流量,故按充水流量计)Oay =Ve/T,(7.1.7)式中Qay一一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用水量,m/d;Ve—一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容积,m’;Trc——游泳他和水上游乐池的充水时间,d。(24~48h)5.道路及广场用水量道路、广场浇酒:2.0~3.0L/m2.d或参考下表:浇洒次数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表7.1.1浇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用水量标准/[L/(m2·次)路面性质0.40~0.70碎石路面1.00~1.50土路面0.20~0.50水泥或沥青路面1.50~-2.00绿化及草地2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19 讲) 第 7 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2 式中: Qdg ——小区公共建筑最高日用水量,m3 /d; gi q ——每个用水量计算单位的最高日用水量定额,L/(人·d),见 P24 表 1.5.2; mi ——用水量基本计算单位,人、床。 3. 绿化用水量 绿化浇洒: 1.0~3.0L/m2 .d 4. 水景及娱乐设施用水量 (1) 水景喷泉 室内工程宜取循环水量的 1%一 3%; 室外工程宜取循环水量的 3%一 10%; 水景喷泉水池充水时间按 12—48h 计; 水景喷泉补水量按二者当中取大值。 (2)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因充水流量大于补水流量,故按充水流量计) Qdy Vyc Tyc = / (7.1.7) 式中 Qdy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用水量,m3/d; Vyc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容积,m3; Tyc ——游泳他和水上游乐池的充水时间,d。(24~48h) 5. 道路及广场用水量 道路、广场浇洒: 2.0~3.0L/m2 .d 或参考下表:浇洒次数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19讲)第7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6.公用设施用水量比如:冲洗汽车。L/(辆·次)表7.1.3汽车冲洗用水量定额抹车循环用水冲洗高压水枪冲洗软管冲洗冲洗方式10~1520~3040~60200~300轿车15~3040~6080~120400~500公共汽车、载重汽车(7.1.8)Qag=E(4gmg*ng/1000)汽车冲洗用水量,m/d;式中Qla各种汽车冲洗用水量定额,L/(辆·次);每日冲洗各种汽车的数量,辆/d;ma冲洗次数,次/d,可按一天一次计。n7.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之和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15%计。8.消防用水量执行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注意:消防用水量仅用于管网校核计算,不计入正常用水量之内。7.1.2居住区给水设计流量1.居住人口在3000人及以下的居住小区居住小区居住入口在3000人及以下,且室外给水管网为枝状管网时,其住宅及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应满足以下条件。(1)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如果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设计流量应取建筑物内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如果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充水量。设计补充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生活用水量。如果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直接供水量按用户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计,加压供水部分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充水量计算(介于加压供水用户最高日最大时生活用水量和最高日平均时生活用水量之间),将二者叠加作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2)住宅建筑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按第一章给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方法计算(3)公共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养老院、办公楼、商场、客运站、会展中心、中小学教学楼、公共厕所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校式(1.6.4)计算。(4)工业企业及部分公用设施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工业企业的生活间、公共浴室、职工食堂或营业餐馆的厨房、体育场馆运动员体息室、剧院的化妆间、普通理化实验室等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按式(1.6.6)计算。(5)配套设施及其他用水流量小区内配套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用水小时平均秒流量计算。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不计入管网节点流量,仅在计算小区管网与城市管网连接的引入管时考虑预留。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用水量应另计。3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19 讲) 第 7 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3 6. 公用设施用水量 比如:冲洗汽车。 7.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用水量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之和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l0%~15%计。 8. 消防用水量 执行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注意:消防用水量仅用于管网校核计算,不计入正常用水量之内。 7.1.2 居住区给水设计流量 1.居住人口在 3000 人及以下的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居住入口在 3000 人及以下,且室外给水管网为枝状管网时,其住宅及小区内配套 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应满足以下条件。 (1)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 如果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设计流量应取建筑物内生活用水设 计秒流量; 如果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 补充水量。设计补充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 均时生活用水量。 如果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直接供水量按用户 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计,加压供水部分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充水量计算(介于加压供水用户最高 日最大时生活用水量和最高日平均时生活用水量之间),将二者叠加作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 (2)住宅建筑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 按第一章给水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方法计算 (3)公共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 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养老院、办公楼、商场、客运站、会展 中心、中小学教学楼、公共厕所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校式(1.6.4)计算。 (4)工业企业及部分公用设施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 工业企业的生活间、公共浴室、职工食堂或营业餐馆的厨房、体育场馆运动员体息室、剧 院的化妆间、普通理化实验室等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按式(1.6.6)计算。 (5)配套设施及其他用水流量 小区内配套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 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用水小时平均秒流量计算。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不计入管网节点流 量,仅在计算小区管网与城市管网连接的引入管时考虑预留。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用水量 应另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19讲)第7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2.居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居住小区居住小区居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如果室外给水管网为环状管网,且与市政给水管的连接管不少于两条,当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连接管能通过不小于70%的流量。其住宅建筑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表1:5.1按住宅最大用水小时的平均流量计算。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用水设计流量均应按表1.5.2相应公共建筑最大用水小时的平均秒流量计算。配套设施及其它用水流量的计算同前。7.1.3供水设施1.统一供水2.分区供水包括分压供水和分质供水。7.1.4管道布置与敷设(P317,11条)7.1.5居住小区给水增压和水量调节设施低位水池1.2.吸水井或转输水箱3.高位水箱或水塔4.增压泵5.气压给水设备6.变频调速装置7.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2.1管道流速表7.2.1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8050~7025~~4015~~20公称直径/mmN1.51.8≤1.2≤1.0水流速度/(m/s)设有室外消火栓的室外给水管道,管径不得小于100mm。住宅的人户管公称直径不宜小于20mm。7.2.2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方法同第一章)7.2.3局部水头损失(资料不足是按管网沿程水头损失的百分数取值)(1)管(配)件内径与管道内径一致,采用三通分水时,取25%~3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15%~20%。(2)管(配)件内径略大于管道内径,采用三通分水时,取50%~6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30%~35%。(3)管(配)件内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管(配)件的插口插入管口内连接,采用三通分水时,取70%~8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35%~40%。(4)部分螺纹接口的阀门及管件的摩阻损失当量长度见P326表7.2.2。(5)水表的水头损失,应按选用产品所给定的压力损失值计算。在未选定时,住宅入户管上的水表。宜取0.01MPa;建筑物或小区引入管上的水表,在生活用水工况时,宜取0.03MFa:建筑物或小区引入管上的水表,在校核消防工况时,宜取0.05MPa。(6)比例式减压阀的水头损失,阀后动水压宜按阀后静水压的80%一90%采用。(7)管道过滤器局部水头损失,宜取0.01MPa。(8)管道倒流防止器的局部水头损失,宜取0.025一0.04MPa。7.2.4居住小区给水增压和水量调节设施的计算(P327)7.2.5校核:(消防校核)7.3居住小区排水系统4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19 讲) 第 7 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4 2.居住人口在 3000 人以上的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居住人口在 3000 人以上,如果室外给水管网为环状管网,且与市政给水管的连接 管不少于两条,当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连接管能通过不小于 70%的流量。其住宅建筑生活给 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表 1.5.1 按住宅最大用水小时的平均流量计算。小区内配套的文体、 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用水设计流量均应按表 1.5.2 相应公共建筑最大用水小 时的平均秒流量计算。 配套设施及其它用水流量的计算同前。 7.1.3 供水设施 1. 统一供水 2. 分区供水 包括分压供水和分质供水。 7.1.4 管道布置与敷设 (P317,11 条) 7.1.5 居住小区给水增压和水量调节设施 1. 低位水池 2. 吸水井或转输水箱 3. 高位水箱或水塔 4. 增压泵 5. 气压给水设备 6. 变频调速装置 7.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2.1 管道流速 设有室外消火栓的室外给水管道,管径不得小于 100mm。住宅的人户管公称直径不宜小于 20 mm。 7.2.2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方法同第一章) 7.2.3 局部水头损失(资料不足是按管网沿程水头损失的百分数取值) (1)管(配)件内径与管道内径一致,采用三通分水时,取 25%~30%; 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 15%~20%。 (2)管(配)件内径略大于管道内径,采用三通分水时,取 50%~60%; 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 30%~35%。 (3)管(配)件内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管(配)件的插口插入管口内连接, 采用三通分水时,取 70%~80%;采用分水器分水时,取 35%~40%。 (4)部分螺纹接口的阀门及管件的摩阻损失当量长度见 P326 表 7.2.2。 (5)水表的水头损失,应按选用产品所给定的压力损失值计算。在未选定时,住宅入户管上的 水表。宜取 0.01MPa;建筑物或小区引入管上的水表,在生活用水工况时,宜取 0.03MFa;建 筑物或小区引入管上的水表,在校核消防工况时,宜取 0.05MPa。 (6)比例式减压阀的水头损失,阀后动水压宜按阀后静水压的 80%一 90%采用。 (7)管道过滤器局部水头损失,宜取 0.01MPa。 (8)管道倒流防止器的局部水头损失,宜取 0.025 一 0.04MPa。 7.2.4 居住小区给水增压和水量调节设施的计算(P327) 7.2.5 校核:(消防校核) 7.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19讲)第7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7.3.1排水体制7.3.2排水管道布置7.3.3管材及附属设施1.管材、接口2.检查井、跌水井3.雨水口4.排水泵房5.居住小区污水排放7.3.4居住小区的雨水利用1.直接利用(收集处理后用于生活杂用水或作为中水水源)2.间接利用(渗透为地下水)7.4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4.1居住小区排水量1.生活污水量2.雨水设计流量(1)设计重现期(取0.5~1.0)(2)地面径流系数y=ZFW,/F(7.4.1)式中一地面径流系数:WF一一汇水而积上各类地面的而积,La;V,一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F一一汇水面积,ha。资料不足参考下表(P333表7.4.1)1小区地面径流系数表7.4.1绿地非铺砌路面块石等铺硼路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各种屋面地面种类0.150. 30.60. 90.9径流系数(3)设计降雨历时、降雨量公式、设计流量计算(同管网计算)7.4.2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同管网计算)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电子教案(第 19 讲) 第 7 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5 7.3.1 排水体制 7.3.2 排水管道布置 7.3.3 管材及附属设施 1. 管材、接口 2. 检查井、跌水井 3. 雨水口 4. 排水泵房 5. 居住小区污水排放 7.3.4 居住小区的雨水利用 1. 直接利用 (收集处理后用于生活杂用水或作为中水水源) 2. 间接利用 (渗透为地下水) 7.4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4.1 居住小区排水量 1. 生活污水量 2. 雨水设计流量 (1)设计重现期(取 0.5~1.0) (2)地面径流系数 = Fi i / F (7.4.1) 式中 ——地面径流系数; Fi ——汇水而积上各类地面的而积,La; i 一汇水面积上各类地面的径流系数 F ——汇水面积,ha。 资料不足参考下表(P333 表 7.4.1) (3)设计降雨历时、降雨量公式、设计流量计算(同管网计算) 7.4.2 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同管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