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27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2) 试题 2009年1月 题 号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口服控释制剂 2.气雾剂 3.生物利用度 4.消除 5.包合物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片剂由药物和辅料两部分组成,辅料主要包括 和 2.栓剂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即 和 3.固体分散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即 和 4.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 ,代谢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反应,第二阶段是 反应。 5.凡士林吸水性能差,常加人 来改善其吸水性。 6.膜剂最常用的成膜材料为 7.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是:(1) 服药次数,使用方便;(2)血药浓度 ,避 免」 现象,降低 676
试卷代号:2127 座位号仁工习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2) 试题 2009年 1月 题 号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 3分.共 15分) 1.口服控释制剂 2.气雾剂 3.生物利用度 4.消除 5.包合物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分 ) l.片 剂 由 药 物 和 辅 料 两 部 分 组 成 ,辅 料 主 要 包 括 _ 、_ 、 和 2.栓剂的制备方法有两种 ,即 和 3.固体分散体 主要有三种类型,即 _ _ 和__ 4.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_ ,代谢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__ ___ 反应,第二阶段是 反应。 5.凡士林吸水性能差,常加人_ 来改善其吸水性。 6.膜剂最常用的成膜材料为 7.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是:(1)_ 服药次数,使用方便;(2)血药浓度 ,避 免_ 现象,降低 676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受湿热易分解药物的片剂制备时不宜选用的方法是() A.结晶药物直接压片 B.粉末直接压片 C.干法制粒压片 D.湿法制粒压片 2.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是() A.干淀粉 B.微粉硅胶 C.羧甲基淀粉钠 D.预胶化淀粉 3.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 )分钟内全部崩解成颗粒并通过筛网。 A.60分钟 B.45分钟 C.30分钟 D.15分钟 4.对全身作用的栓剂说法错误的是() A.全身作用的栓剂要求迅速释放药物 B.全身作用的肛门栓剂用药最佳部位应距肛门端2cm C.脂溶性药物选择水溶性基质有利于药物的释放 D.脂溶性药物选择脂溶性基质有利于药物的释放 5.常用软膏剂的基质分为() A.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B.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C.油脂性基质和乳剂型基质 D.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6.常用的眼青基质是() A.白凡士林 B.黄凡士林 C.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的混合物 D.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的混合物 677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 ,共 30分) 1.受湿热易分解药物的片剂制备时不宜选用的方法是( ) A.结晶药物直接压片 B.粉末直接压片 C.干法制粒压片 D.湿法制粒压片 2.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是( ) A.干淀粉 B.微粉硅胶 C.竣甲基淀粉钠 D.预胶化淀粉 3.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 )分钟内全部崩解成颗粒并通过筛网。 A. 60分钟 B. 4 5分钟 C. 30分钟 . D. 15分钟 4.对全身作用的栓剂说法错误 的是 ( ) A.全身作用的栓剂要求迅速释放药物 B.全身作用的肛门栓剂用药最佳部位应距肛门端 2 cm C.脂溶性药物选择水溶性基质有利于药物的释放 D.脂溶性药物选择脂溶性基质有利于药物的释放 5.常用软膏剂的基质分为( ) A.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B.油脂性基质 、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C.油脂性基质和乳剂型基质 D.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6.常用 的眼膏基质是( ) A.白凡士林 B.黄凡士林 C.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 8:1,1的混合物 D.黄凡士林 、液体石蜡 、羊毛脂 8,1:1的混合物 677
7.以下为被动扩散的特点的是() A.行饱和现象 .消耗能量 (,打竞争抑制现象 1).顺浓度梯度 8.由B环糊精和挥发油形成的剂型叫做( A.包合物 B.共沉淀物 .固体分散体 ).微囊 9.对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 ) A.片剂 B.颗粒剂 C.溶液剂 I).混悬剂 10.脂质体的膜材主要是() A磷脂与胆固醇 B.明胶与阿拉伯胶 C.聚乳酸 I).聚乙烯醇 11.以下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A.微囊 B.微球 C.小丸剂 ).免疫脂质体 12.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速度的比较( A.微晶态>无定形>分子态 B.无定形>微晶态>分子态 C.分子态>微晶态>无定形 ).分子态>无定形>微晶态 13.某药静脉注射经2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A.1/2 B.1/4 C.1/8 I).1/16 14.C=Ce用于描述() A,一室模型单次静脉注射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 B.二室模型单次静脉注射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 C.一室模型静脉输注给药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 D.一室模型口服给药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 15.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小肠 C.结肠 D.直肠 678
7.以 卜为被动扩散的特点的是( ) 八.有饱和现象 C 了1竞争抑制现象 8. [if (3环糊精和挥发7111形成的AI] M叫做( 八.包合物 C.固体分散体 9.对同一种药物,f-1服吸收最快 的剂型是( A.片 剂 C.溶液剂 10.月旨质体的膜材主要是( ) 消耗能场 顺浓度梯度 共沉淀物 微囊 颗粒剂 混悬 剂 磷脂与胆固醇 聚乳 酸 明胶与阿拉伯胶 聚乙烯 醇 B. I,. 11.以下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微囊 .小丸剂 微球 免疫脂质体 12.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速度的比较( .微晶态>无定形>分子态 分子态>微晶态>无定形 .无定形>微晶态)分子态 .分子态>无定形>微晶态 13.某药静脉注射经 2个半衰期后 ,其体内药量为原来 的( A. 1/2 13. 1/4 C. 1/8 1). 1/16 14. C=C,,e-k,用 于描述( ) A.一室模型单次静脉注射后血药浓度 一时间关系 B.二室模型单次静脉注射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 C.一室模型静脉输注给药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 1).一室模型 日服给药后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 15.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胃 结肠 小肠 直肠 678
得分评卷人 四、简答题(共35分) 1.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与注意事项。(12分)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 处方 100片量 阿司匹林 30.0g 淀粉 3.0g 酒石酸 0.15g 10%淀粉浆 适量 滑石粉 1.5g 2.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11分) 水杨酸乳膏剂 水杨酸 50g 硬脂酸 100g 液体石蜡 100g 月桂醇硫酸钠 1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70g 白凡士林 120g 甘油 120g 羟苯乙酯 1g 蒸馏水加至 480ml 3.简述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12分) 679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 (共 35分) 1.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与注意事项。(12分)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 处方 100片 量 阿司匹林 30. Og 淀粉 3. Og 酒石 酸 0. 15g 10y淀粉浆 适量 滑石粉 1. 5g 2.分析下列处方 ,并简述制备工艺。(11分) 水杨酸乳膏剂 水杨酸 50g 硬脂酸 long 液体石蜡 100g 月桂醇硫酸钠 log 单硬脂酸甘油酉旨 70g 白凡士林 120g 甘 油 120g 经苯乙酉旨 1g 蒸馏水加至 480m1 3.简述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12分) 679
试卷代号:2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1月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是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其与相应的普 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一4次减少至1一2次的制剂。 2.气雾剂是借助抛射剂产生的压力将药物从容器中喷出的一种剂型。 3.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人大循环(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4.消除是指体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 5.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的空间结构中全部或部分包入另一种分子而形成的所谓分子胶衰。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填充剂 吸收剂 润湿剂 粘合剂 崩解剂 润滑剂 2.冷压法 热熔法 3.简单低共熔混合物 固态溶液 共沉淀物 4.肝脏 氧化、还原、水解 结合 5.羊毛脂 6.聚乙烯醇(PVA) 7.减少 平稳 峰谷 药物毒副作用 三、单选题(30分,每小题2分)】 1.D 2.B 3.1) 4.D 5.b 6.D 7.I) 8.A 9.C 10.A 11.D 12.D 13.B 14.A 15.B 四、简答题(共35分) 1.(共12分。答出要点即可给分) 分析处方(5分):阿司匹林为主药,淀粉为崩解剂,酒石酸或枸橼酸为稳定剂,10%淀粉浆 为黏合剂,滑石粉为润滑剂。 680
试卷代号:2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剂学(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 1月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 (每小题 3分,共 15分) 1.是指 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 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 速释放,其与相应的普 通制剂比较,每 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 3--4次减少至 1-2次的制剂 。 2.气雾剂是借助抛射剂产生 的压力将药物从容器中喷出的一种剂型。 3.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人大循环(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 4.消除是指体 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 。 5.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的空间结构中全部或部分包人另一种分子而形成的所谓分子胶囊。 二、填空题(20分,每空 1分) 1.填充剂 吸收剂 润湿剂 粘合剂 崩解剂 润滑剂 2.冷压法 热熔法 3.简单低共熔混合物 固态溶液 共沉淀物 4.肝脏 氧化、还原、水解 结合 5.羊毛脂 6.聚乙烯醇(PVA) 7.减少 平稳 峰谷 药物毒副作用 三、单选题(30分,每小题 2分) 1.D 2.13 3.D 4.D 5.13 6.1) 7.1) 8.A 9.C 10.A 11.D 12.1) 13.13 14.A 15.13 四、简答题 (共 35分) 1(共 12分。答出要点即可给分) 分析处方(5分):阿司匹林为主药,淀粉为崩解剂,酒石酸或拘椽酸为稳定剂,1000淀粉浆 为赫合剂,滑石粉为润滑剂。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