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进谏知多少? 自古以来,很多谋臣良将,出于对国家尽责 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 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 遭杀身之祸。 屈原:向楚怀王进谏,提出治理国家的建 议被奸臣嫉恨,遭放逐,最后投汨罗江而 死 比干:纣王不耐烦他提意见,剖腹挖心。 伍子胥:建议吴王夫差杀掉勾践屡遭拒绝, 引剑自刎,临终前要求把头颅挂在城门上, 亲眼看勾践东山再起
自古进谏知多少? 自古以来,很多谋臣良将,出于对国家尽责, 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 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 遭杀身之祸。 屈原:向楚怀王进谏,提出治理国家的建 议被奸臣嫉恨,遭放逐,最后投汨罗江而 死。 比干:纣王不耐烦他提意见,剖腹挖心。 伍子胥:建议吴王夫差杀掉勾践屡遭拒绝, 引剑自刎,临终前要求把头颅挂在城门上, 亲眼看勾践东山再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 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 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 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 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 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 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 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 邹忌
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 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 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 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 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 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 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 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 ——邹忌
邹忌讽 齐王纳谏g 《战国策》
邹忌讽 齐王纳谏 《战国策》
出处:《战国策》 《战国策》又叫《国策》,是 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 ·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 记录整理而成
出处:《战国策》 • 《战国策》又叫《国策》, 是 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 • 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 记录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