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大气环流研究方法一尺度分离 大气环流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将大气环流看成是相对较小尺度流 体运动的平均背景场,而较小尺度运动则是大气平均环流场上叠加的扰动 流场。例如,天气尺度涡旋和中小尺度局地环流,相对于全球尺度的大气 环流,均被认为是平均环流背景场上叠加的次尺度涡动(扰动)部分,即 距平,或在平均值附近的有限振荡。如图是求算实测风沿纬圈(大气环流 的空间特征尺度可以用部分或整个纬圈的长度L表示)的平均值和距平值的 示意图。 平纬 纬圈方向 均圈 量上 和实 涡测 动风 量的
❖ 大气环流研究方法----尺度分离: 大气环流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将大气环流看成是相对较小尺度流 体运动的平均背景场,而较小尺度运动则是大气平均环流场上叠加的扰动 流场。例如,天气尺度涡旋和中小尺度局地环流,相对于全球尺度的大气 环流,均被认为是平均环流背景场上叠加的次尺度涡动(扰动)部分,即 距平,或在平均值附近的有限振荡。如图是求算实测风沿纬圈(大气环流 的空间特征尺度可以用部分或整个纬圈的长度L表示)的平均值和距平值的 示意图。 纬 圈 上 实 测 风 的 平 均 量 和 涡 动 量
以公式表达 A=[A]+A* IA]代表大气运动沿纬圈的平均状况,定义为A=1L∫0Adx。 A六为叠加在平均值上的距平(扰动)部分。相似地,对A在时间尺度上 取平均记为A,同样可以分解为时间尺度上的平均值和距平值。A=1/τ ∫τoAdt,,代表所取平均的时间长度。 值得强调的是,相对于时间平均的扰动部分(即类似于对纬圈平均时称为 涡动的部分),称为变量,记为A A=A-X。假设时间取足够长,则A将不随τ变化。一般地,它意味着时 间τ应大于天气系统的典型生命期。 中纬度,τ应当大于15~20天; 热带,τ要小些。 全球环流而言,τ要小于季节循环周期,即3个月,约91~92天
值得强调的是,相对于时间平均的扰动部分(即类似于对纬圈平均时称为 涡动 的部分),称为瞬变量,记为A’ A’=A-A。假设时间取足够长,则A将不随τ变化。一般地,它意味着时 间τ应大于天气系统的典型生命期。 -----中纬度,τ 应当大于15~20天; -----热带,τ要小些。 -----全球环流而言,τ要小于季节循环周期,即3个月,约91~92天。 以公式表达: A = [A] +A* [A] 代表大气运动沿纬圈的平均状况,定义为[A] = 1/L∫0 LAdx。 A* 为叠加在平均值上的距平(扰动)部分。相似地,对A在时间尺度上 取平均记为A,同样可以分解为时间尺度上的平均值和距平值。A =1/τ ∫τ0 Adt,,代表所取平均的时间长度
今热力驱动的环流 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到的大气运动形式。简而言之,大气环流 就是研先风的科学。其核心内容就是揭示风的形成、维持和消亡的变化规 律,并利用此规律分析风的各种表现形式,从而能够预测它的演变。然而, 大气流体运动的复杂多变,人类至今还不能完全掌握它的演变规律。千百 年来,人类孜孜以求,探索着大气运动的奥秘。 Halley(1687)和 Hadley (1720),通过对信风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赤道和高纬度极地之间的热力 差异是地球上的大规模风系形成的根本原因。 Hadley指出,在炎热的赤道,空气受热上升,而在寒冷的极 地空气遇冷下沉。因此赤道上空源源而来的空气向极地流动, 并在极地产生下沉,然后再从低空折向赤道运动。 这就是著名的 Hadley环流理论的基本思想。 今天看来, Hadley环流理论是太过于简单,但其基本观点—即热力驱 动了风,大气环流得以形成及维持的最终原动力,来自于太阳辐射的热量 分布不均匀,却是大气环流理论极为重要的基本观点
今天看来,Hadley环流理论是太过于简单,但其基本观点——即热力驱 动了风,大气环流得以形成及维持的 最终原动力,来自于太阳辐射的热量 分布不均匀,却是大气环流理论极为重要的基本观点。 ❖热力驱动的环流 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到的大气运动形式。简而言之,大气环流 就是研究风的科学。其核心内容就是揭示风的形成、维持和消亡的变化规 律,并利用此规律分析风的各种表现形式,从而能够预测它的演变。然而, 大气流体运动的复杂多变,人类至今还不能完全掌握它的演变规律。千百 年来,人类孜孜以求,探索着大气运动的奥秘。Halley(1687)和Hadley (1720),通过对信风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赤道和高纬度极地之间的热力 差异是地球上的大规模风系形成的根本原因。 Hadley指出,在炎热的赤道,空气受热上升,而在寒冷的极 地空气遇冷下沉。因此赤道上空源源而来的空气向极地流动, 并在极地产生下沉,然后再从低空折向赤道运动。 这就是著名的Hadley环流理论的基本思想
(1) Hadley环流 热力作用所产生的大气环流,这是单纯的热力环 流。习惯上称纯热力驱动的大气环流流型为 Hadley环流。 地一气系统沿纬圈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净收支是不均匀分布 辐射收支的 的。赤道地区获得的净辐射热量远多于极地地区。 纬度变化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理,辐射加热的不均匀将产生大气温度的变化 地一气系统所吸收的太阳短波射入辐射随纬度变化,辐射的最大值在赤道 并向极地减少;与此同时,地一气系统所发射的长波辐射随纬度变化要 比太阳短波射入辐射的变化平缓得多。在低纬度地区有热量的净收入,而 在高纬度地区有热量的净支出。因此热量的净收支不均匀的分布是随纬度 变化的。因此大气温度的纬度分布必然取决于热量净收支随纬度变化的规 律
地一气系统所吸收的太阳短波射入辐射随纬度变化,辐射的最大值在赤道 ,并向极地减少;与此同时,地一气系统所发射的长波辐射随纬度变化要 比太阳短波射入辐射的变化平缓得多。在低纬度地区有热量的净收入,而 在高纬度地区有热量的净支出。因此热量的净收支不均匀的分布是随纬度 变化的。因此大气温度的纬度分布必然取决于热量净收支随纬度变化的规 律。 (1) Hadley环流 热力作用所产生的大气环流,这是单纯的热力环 流。习惯上称纯热力驱动的大气环流流型为 Hadley环流。 辐射收支的 纬度变化 地一气系统沿纬圈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净收支是不均匀分布 的。赤道地区获得的净辐射热量远多于极地地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理,辐射加热的不均匀将产生大气温度的变化
90·N 净支出 净收入 10 射出辐射 射入辐射 40 射出辐射 净支出 90·s 100 1s0 250 300 350(W·m-2) 地一气系统的太阳短波射入辐射和 长波辐射通量随纬度变化的情况
地一气系统的太阳短波射入辐射和 长波辐射通量随纬度变化的情况 射入辐射 射出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