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内科学 理论课教案 第二章:消化系统疾病 课型 内科理论课 教学课题|第四节:消化障碍性疾病、腹痛病 对象 2000级本科 教学目的1掌握:胃肠炎的治疗方法:腹痛病的基本症状 2.熟悉:五大真性腹痛病的诊断 匚教学重点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腹痛病的诊断。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 胃肠炎 40分钟 概念:胃肠炎是指胃肠粘膜表层或深层炎症的总称。由于胃和肠的解 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紧密联相关,胃或肠的机能紊乱和器质损伤,容易相互 影响。因此,胃和肠的炎症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 、分类:炎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按炎症类型可分为黏液 化脓性炎症、出血性、纤维素性和坏死性炎症等。按病理过程又可分为急 性和慢性炎症。 三、病因:胃肠炎与胃肠卡他的原发性病因基本相似,在胃肠炎时,病因 因素作用刺激强度比较剧烈,时间较长 四、症状:以胃机能障碍为主的主要表现口症特别明显,食欲障碍严重, 排粪迟滞。以小肠机能障碍为主的表现腹痛、黄染、容易继发胃扩张。以 大肠机能障碍为主的表现腹泻、脱水。在小动物,多有呕吐的表现。脱水 严重时有自体中毒 五、治疗:1.消炎:应用各种抗菌素、磺胺等。 2.掌握好两个时机:缓泻和止泻。 3.补液、解毒、强心。 4.纠正酸中毒。 5.补钾、对症疗法
6 家畜内科学 理 论 课 教 案 教学课题 第二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消化障碍性疾病、腹痛病 课型 内科理论课 对象 2000 级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胃肠炎的治疗方法;腹痛病的基本症状。 2.熟悉:五大真性腹痛病的诊断。 教学重点 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 腹痛病的诊断。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40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 胃肠炎 一、概念:胃肠炎是指胃肠粘膜表层或深层炎症的总称。由于胃和肠的解 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紧密联相关,胃或肠的机能紊乱和器质损伤,容易相互 影响。因此,胃和肠的炎症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 二、分类:炎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按炎症类型可分为黏液— 化脓性炎症、出血性、纤维素性和坏死性炎症等。按病理过程又可分为急 性和慢性炎症。 三、病因:胃肠炎与胃肠卡他的原发性病因基本相似,在胃肠炎时,病因 因素作用刺激强度比较剧烈,时间较长。 四、症状:以胃机能障碍为主的主要表现口症特别明显,食欲障碍严重, 排粪迟滞。以小肠机能障碍为主的表现腹痛、黄染、容易继发胃扩张。以 大肠机能障碍为主的表现腹泻、脱水。在小动物,多有呕吐的表现。脱水 严重时有自体中毒。 五、治疗:1.消炎:应用各种抗菌素、磺胺等。 2.掌握好两个时机:缓泻和止泻。 3.补液、解毒、强心。 4.纠正酸中毒。 5.补钾、对症疗法
腹痛病组 55分钟 概述:腹痛又称疝痛,中兽医称为“起卧症”,泛指动物对腹腔或盆 腔内各组织器官内感受器疼痛性刺激发生反应所表现的综合症。腹痛并非 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有关疾病的一种共同临床表现。伴有腹痛综合症的 些疾病,病情重剧,病程短急,且多具危险,故又称急腹症 、分类:分征候型腹痛:假性腹痛:真性腹痛 、腹痛的基本症状:分为轻、中、重度三类 胃扩张 、病因:原发性原因是:一次采食过量难以消化的容易膨胀的饲料。 继发性原因是:主要继发于小肠阻塞。 诊断:呈中度或严重的腹痛,肚腹不大,但呼吸困难,胃管检查有助 于诊断 三、治疗:制酵减压(导胃),镇痛解痉,消积化滞(给油类泻剂),强心 肠阻塞 、病性:肠阻塞,又称肠便秘、肠秘结或肠内容物停滞,旧名便秘疝, 中兽医称为结症,是因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积滞不能后移 致使某段或几段肠管完全阻塞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疝痛病。最常见于 马、骡,少见于驴。 分类:按阻塞的部位可分为:小肠便秘,大肠便秘,按阻塞的程度可 分为完全性阻塞和不完全性阻塞。 、病因:饮水不足:使役饲养不但:喂盐不足:气候突变;应激等。 四、发病机理: 五、诊断:共同症状有腹痛,肠音的变化,全身反应。注意各段肠管阻塞 的特有症状。临床常发的小结肠、骨盆曲、胃状膨大部 六、治疗: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护理 2.镇静 3.疏通:疏通是治疗肠阻塞的关键,应用的方法主要有泻剂、捶结。 4.减压, 5.补液、解毒、强心等。 小结 胃肠炎的主要治疗原则。腹痛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5分钟) 思考题 肠阻塞和肠痉挛的鉴别诊断,胃肠卡他和胃肠炎的鉴别诊断
7 55 分钟 腹痛病组 一、概述: 腹痛又称疝痛,中兽医称为“起卧症”,泛指动物对腹腔或盆 腔内各组织器官内感受器疼痛性刺激发生反应所表现的综合症。腹痛并非 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有关疾病的一种共同临床表现。伴有腹痛综合症的 一些疾病,病情重剧,病程短急,且多具危险,故又称急腹症。 二、分类:分征候型腹痛;假性腹痛;真性腹痛。 三、腹痛的基本症状:分为轻、中、重度三类。 胃扩张 一、病因:原发性原因是:一次采食过量难以消化的容易膨胀的饲料。 继发性原因是:主要继发于小肠阻塞。 二、诊断:呈中度或严重的腹痛,肚腹不大,但呼吸困难,胃管检查有助 于诊断。 三、治疗:制酵减压(导胃),镇痛解痉,消积化滞(给油类泻剂),强心 补液。 肠阻塞 一、病性:肠阻塞,又称肠便秘、肠秘结或肠内容物停滞,旧名便秘疝, 中兽医称为结症,是因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积滞不能后移, 致使某段或几段肠管完全阻塞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疝痛病。最常见于 马、骡,少见于驴。 二、分类:按阻塞的部位可分为:小肠便秘,大肠便秘,按阻塞的程度可 分为完全性阻塞和不完全性阻塞。 三、病因:饮水不足;使役饲养不但;喂盐不足;气候突变;应激等。 四、发病机理: 五、诊断:共同症状有腹痛,肠音的变化,全身反应。注意各段肠管阻塞 的特有症状。临床常发的小结肠、骨盆曲、胃状膨大部。 六、治疗: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1.护理。 2.镇静。 3.疏通:疏通是治疗肠阻塞的关键,应用的方法主要有泻剂、捶结。 4.减压。 5.补液、解毒、强心等。 小 结 (5 分钟) 胃肠炎的主要治疗原则。腹痛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思考题 肠阻塞和肠痉挛的鉴别诊断,胃肠卡他和胃肠炎的鉴别诊断
家畜内科学 理论课教案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课型 内科理论课 教学课题第一节:上呼吸道疾病 第二节:肺脏疾病 对象 2000级本科 教学目的了解上呼吸道和肺脏疾病的特点和治疗 教学重点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的治疗 教学难点小叶性肺炎的治疗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 鼻炎、肺出血的概述 20分钟 、简述鼻炎的症状、肺出血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炎 、病性:支气管粘膜的炎症,以咳嗽、流鼻汁、胸部听诊有罗音为特征 30分钟 、病因:寒冷、机械和化学性因素的刺激、误食或误咽:还见于继发其 它疾病的过程中 三、症状:咳嗽、流浆液性、粘液性、浓性鼻液,胸部听诊有罗音,全身 症状较轻,用x光加以确诊。 四、治疗: 除去病因 2.祛痰止咳,当泌物粘稠时用溶解性祛痰止咳药,如氯化胺,吐酒石 等:当分泌物稀薄,用降低咳嗽中枢的兴奋药,如樟脑酊等 小叶性肺炎 病性:指一个或几个肺小叶的炎症。也叫支气管肺炎。 45分钟 病因:基本同支气管炎 机理:叙述寒冷造成流鼻汁,弛张热,病程长的原因 四、症状:病初有支气管炎的症状,病情逐渐加重,全身症状重,弛张热 胸部听诊有干湿罗音,捻发音,叩诊病灶部有小片浊音。Ⅹ光检查有小片 的阴影。血液学检查有变化。 五、治疗: 1.消炎。 2.祛痰止咳:(同支气管炎) 3.制止渗出、促进吸收,用钙剂 4.对症疗法。 5.大家畜可以进行气管注射。 小结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特点。 (5分钟) 匚思考题支气管炎和小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8 家畜内科学 理 论 课 教 案 教学课题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上呼吸道疾病 第二节:肺脏疾病 课型 内科理论课 对象 2000 级本科 教学目的 了解上呼吸道和肺脏疾病的特点和治疗。 教学重点 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的治疗 教学难点 小叶性肺炎的治疗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20 分钟 30 分钟 4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 鼻炎、肺出血的概述 一、简述鼻炎的症状、肺出血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炎 一、病性:支气管粘膜的炎症,以咳嗽、流鼻汁、胸部听诊有罗音为特征。 二、病因:寒冷、机械和化学性因素的刺激、误食或误咽;还见于继发其 它疾病的过程中。 三、症状:咳嗽、流浆液性、粘液性、浓性鼻液,胸部听诊有罗音,全身 症状较轻,用 x 光加以确诊。 四、治疗: 1.除去病因。 2.祛痰止咳,当泌物粘稠时用溶解性祛痰止咳药,如氯化胺,吐酒石 等;当分泌物稀薄,用降低咳嗽中枢的兴奋药,如樟脑酊等。 小叶性肺炎 一、病性:指一个或几个肺小叶的炎症。也叫支气管肺炎。 二、病因:基本同支气管炎。 三、机理:叙述寒冷造成流鼻汁,弛张热,病程长的原因。 四、症状:病初有支气管炎的症状,病情逐渐加重,全身症状重,弛张热, 胸部听诊有干湿罗音,捻发音,叩诊病灶部有小片浊音。X 光检查有小片 的阴影。血液学检查有变化。 五、治疗: 1.消炎。 2.祛痰止咳:(同支气管炎) 3.制止渗出、促进吸收,用钙剂。 4.对症疗法。 5.大家畜可以进行气管注射。 小 结 (5 分钟)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特点。 思考题 支气管炎和小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家畜内科学 理论课教案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课型 内科理论课 教学课题第二节:肺脏疾病 第三节:胸膜疾病 对象 2000级本科 教学目的了解大叶性肺炎、肺气肿的一般症状 教学重点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教学难点大叶性肺炎的病因和机理。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 大叶性肺炎 、概念:一个大叶或整个肺发生的炎症。又叫纤维素性肺炎。 、病因和机理: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明显分为四期。 30分钟 症状:全身症状重,稽留热: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汁,有时流铁锈 色鼻汁;胸部听叩诊呈规律性的变化。血液和尿液检查也有相应的变化 X光检查,胸部有大片的阴影。 四、治疗:消炎用“914”效果较好。其它同小叶性肺炎的治疒 肺气肿 30分钟 指肺泡过度扩张,弹力丧失,肺泡内充气多,甚至破裂所造成。临床常 因过度劳役和一些阳性疾病所引起。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叩诊有过轻音,ⅹ 光检查肺脏异常透明。目前治疗该病没有较为理想的方法。 胸膜炎 概念:指胸膜脏层和壁层并伴有纤维蛋白沉积的炎症。 30分钟三、病因:多数是继发性原因,多继发于腹膜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食 孔等 三、症状:全身症状较重,触压腹壁疼痛,呻吟,肘部外展。胸部叩诊咳 嗽,呈水平浊音,听诊初期摩擦音,后期拍水音。胸腔穿刺可以诊断。 四、治疗:消除炎症,制止渗出,促进吸收,防止自体中毒。 小结 (10分钟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和鉴别要点 思考题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9 家畜内科学 理 论 课 教 案 教学课题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节:肺脏疾病 第三节:胸膜疾病 课型 内科理论课 对象 2000 级本科 教学目的 了解大叶性肺炎、肺气肿的一般症状。 教学重点 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教学难点 大叶性肺炎的病因和机理。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30 分钟 30 分钟 30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 大叶性肺炎 一、概念:一个大叶或整个肺发生的炎症。又叫纤维素性肺炎。 二、病因和机理: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明显分为四期。 三、症状:全身症状重,稽留热;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汁,有时流铁锈 色鼻汁;胸部听叩诊呈规律性的变化。血液和尿液检查也有相应的变化。 X 光检查,胸部有大片的阴影。 四、治疗:消炎用“914”效果较好。其它同小叶性肺炎的治疗。 肺气肿 指肺泡过度扩张,弹力丧失,肺泡内充气多,甚至破裂所造成。临床常 因过度劳役和一些阳性疾病所引起。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叩诊有过轻音,x 光检查肺脏异常透明。目前治疗该病没有较为理想的方法。 胸膜炎 一、概念:指胸膜脏层和壁层并伴有纤维蛋白沉积的炎症。 二、病因:多数是继发性原因,多继发于腹膜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食 管穿孔等。 三、症状:全身症状较重,触压腹壁疼痛,呻吟,肘部外展。胸部叩诊咳 嗽,呈水平浊音,听诊初期摩擦音,后期拍水音。胸腔穿刺可以诊断。 四、治疗:消除炎症,制止渗出,促进吸收,防止自体中毒。 小 结 (10 分钟)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和鉴别要点。 思考题 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家畜内科学 理论课教案 第三章:新陈代谢性疾病 课型 内科理论课 教学课题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病 对象 2000级本科 教学目的了解糖代谢障碍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机理和治疗 教学重点奶牛酮病、痛风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难点奶牛酮病、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 新陈代谢性疾病概述 20分钟 简单介绍新陈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重要性 奶牛酮病 、概念: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障碍,主要指指碳水化合物及脂 40分钟肪代谢紊乱,使体内酮体浓度增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临床主要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 高、肝糖原含量降低 、病因和机理:分为自发性酮病和营养性酮病。糖缺乏理论 主要原因是奶牛在产后食欲的恢复和产奶量的上升不能同步进行,导 致杋体能量的负平衡,使糖缺乏,脂肪代谢紊乱,造成酮体增高。还见于 其它疾病继发,如真胃变位,脂肪肝综合症等 、症状:消化型、神经性、生产瘫痪型(麻痹型),以前两者多见。主要 表现食欲、反刍障碍,泌乳量降低 四、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加以诊断。常用酮粉法(定性) 改良氏水杨醛比色法(定量)检测乳、尿、血中酮体加以早期诊断。 五、治疗:补糖抗酮、促进糖原异生 1.葡萄糖疗法,应用口服、注射方法补糖 2.激素疗法,应用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替代疗法,应用水合氯醛(瘫痪牛禁用)等
10 家畜内科学 理 论 课 教 案 教学课题 第三章:新陈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病 课型 内科理论课 对象 2000 级本科 教学目的 了解糖代谢障碍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机理和治疗。 教学重点 奶牛酮病、痛风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难点 奶牛酮病、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20 分钟 40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 新陈代谢性疾病概述 一、简单介绍新陈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重要性。 奶牛酮病 一、概念: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障碍,主要指指碳水化合物及脂 肪代谢紊乱,使体内酮体浓度增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临床主要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 高、肝糖原含量降低。 二、病因和机理:分为自发性酮病和营养性酮病。糖缺乏理论。 主要原因是奶牛在产后食欲的恢复和产奶量的上升不能同步进行,导 致机体能量的负平衡,使糖缺乏,脂肪代谢紊乱,造成酮体增高。还见于 其它疾病继发,如真胃变位,脂肪肝综合症等。 三、症状:消化型、神经性、生产瘫痪型(麻痹型),以前两者多见。主要 表现食欲、反刍障碍,泌乳量降低。 四、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加以诊断。常用酮粉法(定性)、 改良氏水杨醛比色法(定量)检测乳、尿、血中酮体加以早期诊断。 五、治疗:补糖抗酮、促进糖原异生。 1.葡萄糖疗法,应用口服、注射方法补糖 2.激素疗法,应用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替代疗法,应用水合氯醛(瘫痪牛禁用)等